分享

《大浪淘沙》之《竹林七贤》

 梦云39174913 2023-01-06 发布于天津

《大浪淘沙》之《竹林七贤》

《物相-心相》

2018年5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聚聚,特别是文人,聚在一起喝喝小酒,谈诗论画,交流彼此的艺术心得,绝对是一件大雅之事。

魏末晋初的几个哥们儿就经常聚会,而且是相对稳定的聚会,基本不带外人玩儿。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个人都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

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但是他们在生活上都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活动的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寻常人在竹林相聚那是打扰了竹林的清净与优雅,而他们,则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他们与竹林浑然一体,平添着彼此的神秘。纵酒放歌的酣畅淋漓,特立独行的桀骜不驯,让才思敏捷的他们为后人流下了关于竹林的记忆。

嵇康:善古琴,作品是《广陵散》

阮咸:制作了同名乐器——“阮咸”

刘伶:好酒,传世作品《酒德颂》

向秀:竹林七贤瓦解之后,写有《思旧赋》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朝廷所不容,阮籍、刘伶、嵇康对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有个性的人们往往会做出有个性的事情,而个性的坚持是孤独的,我想正是这种孤独感让他们聚在一起,和竹林浑然一体。

阮籍,母亲去世,人家来吊孝他不哭,人家走了,他悲痛地吐血数升,不是他不知道孝敬,缺少最起码的道德,他是不愿意让道德变成一种廉价的表演,我家的事情你们干嘛操心?真是个性十足。阮籍还是幸运的,嵇康就不幸了,娶了皇帝的女儿做妻子,当上了驸马爷,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可遇不可求。他却在大夏天的穿着厚棉衣在大柳树下生个火炉打铁玩,结果被说成违背社会礼俗,“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被压上刑场砍了头。临刑前,三千太学生集体跪下,向这位音乐大师做最后的求教,嵇康一曲《广陵散》弹罢,独自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是死于特立独行的千古第一人。  

有人认为竹林七贤皆是些脱俗之人,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共有的俗气,各自又有各自不同的俗气。其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都以苦苦的挣扎来蔑视俗,打破俗,跳出俗。其可悲之处在于,他们挣脱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沮丧,或“迷途知返”,重新与俗合流。

“竹林七贤”作为千古的话题,为绘画留下了永远也画不完的题材,历朝历代,名家名作层出不穷。郝双良绘制的《竹林七贤》,构图疏密得当,聚散有序,笔墨苍润、精粗兼具、布局井然,轻重虚实相辅相成,以竹为背景并穿插于画面人物之间,营造了灵动洒脱的艺术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