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节奏训练,让体育课更“带感”

 昵称GKCwlMik 2023-01-06 发布于广东

长期以来,体育老师中普遍有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能好节奏感就好,运动表现就好。比如篮球运动中,认为学生跑得快带球一定快,打球就厉害,事实并非如此。运动表现好不好,除了体能要跟上,节奏感也很重要。

运动节奏感是任何体育运动都存在的一种内在韵律感,不同运动项目节奏感不同,例如篮球、足球有球感,游泳有水感,台球有手感。这主要由各运动项目自身的动作模式所决定。

通过节奏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节奏感、掌握动作要领、合理分配体力、提高运动水平以及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

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运动节奏感:

音乐训练法

训练节奏感可以从音乐入手,因为人体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都在一定的生理节奏中,对身体施加有规律、带节奏感的刺激能够使身体各系统产生节奏性变化,音乐自身的快慢韵律感,能够让人的身体产生节奏感。

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利用不同节奏的音乐旋律,帮助学生调整身体运动。

例如,在体操类、健身类街舞、定向越野中,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节律和身体的节奏感结合起来,让音乐的频率舒缓身体,促进内部循环稳定,达到身体协调。在田径、跳远、拔河等训练、比赛时,可借助激昂的音乐营造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投入到运动中去。

呼吸训练法

时间是动作节奏的关键,但运动中人没办法总是盯着秒表。不过体育老师有更方便的方法:通过专注于呼吸,来训练学生的运动节奏感。

也就是利用身体“口令”去计时,数呼吸频率。

以5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等中学常见的中长跑项目来说,控制呼吸节奏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学生在奔跑过程中会呼吸急促,胸闷气短,这是换气频率太低,头脑和肺部缺氧的表现。

训练学生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方法。

在开始阶段,呼吸频次和程度不能过于猛烈,应该用鼻子进行气体交换;在途中跑阶段,应该口鼻并用,同时用嘴巴和鼻子呼吸;到了冲刺阶段,应调节呼吸,深吸一口气,紧咬牙关,然后用鼻子呼吸,奋力冲刺。

再比如,做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时,推荐的做法是“离心吸气,向心呼气”。呼吸尽量平缓,目标是在呼气的瞬间开始向心动作,吸气的瞬间开始离心过程。你的肺活量短期内是恒定的,所以如果足够平缓,那么伴随呼吸的离心过程和向心过程用时就基本相同,而且相对较慢。至于动作底部和顶部,建议在偏难的位置停止,做一次浅呼吸,再继续动作,比如在俯卧撑的底部、引体向上的顶部。

呼吸训练法不仅能很好地掌控运动节奏,而且对提升运动本体感觉很有帮助。

变化训练法

在单项运动中变化训练法也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节奏感。

实际的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探索在日常体育项目中发现新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新鲜有趣的运动中,保持热情和主动性,通过教学实践训练节奏感。

比如,足球训练中利用敏捷梯训练节奏感,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让学生身体逐渐的适应运动负荷节奏感。首先,先让学生进行双脚交替进出的方式跨越敏捷梯。然后,让学生进行单脚跨敏捷梯的方式依次进行训练。最后,让学生们通过一脚过敏捷梯,一脚带球的方式进行训练。

体育老师在节奏感训练中,要用专业化的语言指导学生触球,帮助学生掌握高速下控球的方法。当学生开始感到累的时候,再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变速上,以快速加速法、变向法,改变运动的节奏,提高带球的节奏感。

需要注意的点

1、掌握好节奏训练的方法。

在进行有关节奏训练之前,我们应对该运动项目的“节奏动作”进行分解并逐点示范,以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相关动作技巧。首先对动作逐点分解,随后对各点动作进行具体详细的动作示范,待讲解完成后,示范标准动作,再进行动作模仿联系,在原地熟悉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训练。

2、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针对性训练

应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针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找到科学合理的节奏训练方法,对运动中的各要素和影响节奏的各要素相互适应,互相调节,练好基本功,让节奏感训练水到渠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