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读书日:别假装自己很努力,读书是读给自己听,不是秀于他人看。

 安啦亲子阅读 2023-01-06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说来惭愧,最近一段时间,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放下容易,想拿起来就难了。

在这个到处充满焦虑的世界,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很多人离开学校之后,基本上就和书本告别,再也拾不起兴趣,用心去读一本书。

短视频,碎片文字等等,占据了人大部分的休闲时间。没有时间读书,成了大多数人不读书最大的借口,可真的如此吗?

安啦君正是上面说的这类人,唯一能够安慰自己的,那就是自己对读书还有那么一点兴趣,但有些误区。

工作之后,所读的书,基本上都是以解决工作问题为基础,特别是在编程之路上,阅读一本经典的编程书籍,对自己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般来说,经典编程书籍,章节都非常详细严谨,结构目录清晰明了,内容案例非常具体,从入门到掌握,可以循序渐进,还能时不时对某一个特定的章节反复琢磨,这一类型可以说就是实用的工具书。

工具类的书籍,带着问题去看效果更好,这就是安啦君在工作时读书的模式。

为什么说有误区呢?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只顾读专业书,其他书籍一概不看。

回想起来,确实如此,工作上的问题能够找到对应的工具书解决,如此这般,那么就越喜欢这样的模式,对工作之余的书籍没有兴趣,这样一来,直接导致自己接收的信息单一,其他领域就聊不上了。

人除了工作,毕竟还有生活,抛开工作,没有了其他领域的输入,和其他人交流起来的时候,能聊的话题就比较少,很多时候就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好比坐井观天,只识得自己的一方天地,对外界了解的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就真的成了井底之蛙了。

2、焦虑之下,一味求快

在明白自己的对其他领域的内容短缺之后,安啦君开始尝试着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当然都是从自己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开始。

如大家所看到的,在当下,读书已然成了一门生意,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樊登读书会的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樊登老师读完一本书后,再把其中他认为是精华的内容提炼出来,归纳总结后,再把这些内容打包给他的粉丝。

一天一本书,短平快,这个模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毕竟,读书是一件耗费时间的事情,习惯了快餐文化,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静下心来,从头到尾耐心读完一本书呢?

樊登老师的这种读书模式,恰好符合了这种想读书,但又不想逐字逐句精读书的需求,只需几块钱,就能够把一本书的精华读完,还能够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安啦君对这种模式不太感冒,一开始选的是快读模式,从读书改成听书,而且把自己训练成了倍速听书,以2倍3倍的速度听完一本书。

相对只读他人的总结而已,表面上是把一本书读完了,这个有一定的优点,就是短时间内能够通读全文,给自己一个大致的判断。

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倍速听书的过程中,没有时间思考,毕竟听和思考的过程不能同时进行,如果听一下暂停一下,不如直接看书。

只知大概,遇到细节,经不起推敲。

如此看来,想要读好一本书,一味求快不是一件好事,欲速则不达。

3、过分追求展示

在读书的过程中,安啦君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养成读书习惯,安啦君也加入了好些读书的社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