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 || 六大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

 成中行 2023-01-06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在这个竞争激烈、卷人卷己的大环境中,处处充斥着阶层固化的焦虑,深度思维能力作为稀缺品,将成为这个时代个体崛起的最可靠武器。

这段时间趁着阳了在家休息,看了一本关于深度思维的书叫《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思维方法,职场、日常生活中均适用,想与大家分享。

文章图片2

什么是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 能长远考虑: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 能换位思考: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 能有效应对信息过载: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 具备全局观: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六大深度思维方法论

1. 思维逻辑链: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刻

思维就像一根链条,链条越长代表思维越深刻。深刻的思维能帮助自己挖掘事物的根本原因,推断事物的深远发展结果。

文章图片3

在实践中,基于某一个现象或问题,可以向前、向后不断进行延伸和拓展。

向前,利用5Why思考法追溯原因;向后,利用5SO思考法推断结果。

文章图片4

(1)5why思考法

5Why思考法即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案例:图书馆墙面出现腐蚀

针对墙面出现腐蚀这一现象不断问why,为什么墙面被腐蚀了?为什么清洁工要用腐蚀性清洗剂?为什么墙上有鸟粪……

通过不断的追问,最终就能发现最本质的原因,从而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文章图片5

但是,5Why思考法在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why的数量要灵活:不断追问下去,直到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为止。
  • 问题要有意义:提问往有意义的方向问。
  • 不要质问:提问不要带情绪,对事不对人,否则很容易变成了质问。
  • 回答问题要可控:回答时要往自己可以控制的事项上面回答,避免不可控制的内容。

(2)5 So思考法

5 So思考法指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洞悉事物的未来趋势。

案例: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消息对股票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成立消息发布,通利用5SO思考法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得出以下思维链条:

文章图片6

上海自贸区成立→本地贸易繁荣(上海物贸)→物流繁荣(华贸物流)→港口繁荣(上港集团)→港口周边土地上涨(陆家嘴、浦东金桥)和集装箱业务繁荣(中集集团)

同时商业繁荣推动金融繁荣(爱建股份和浦发银行)→金融设施生产商繁荣(御银股份)

5 So思考法在应用时同样有注意事项:

  • 逻辑链条会产生逻辑损耗:当一个漫长的逻辑链条中有很多概率推论时,会发生逻辑损耗,其推论的威力和准确度会逐渐降低。(逻辑链条概率传导定律)
  • 思维逻辑链有边界:逻辑链条越长,推论的概率较低,可能会没有实际指导作用。
  • 需要常识和专业知识支撑:只有这样,推论才具有可信性。

2. 换位思维: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如果不懂别人是怎么想的,很多努力或许会白费。因此,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自如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1)从别人的视角出发

  • 共同经历塑造共同认知:对于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体验的,可再次调出那些经历体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也许可以临时体验一下,如演员演戏;如果无法体验,就寻找有相应经历的人来帮助自己思考,如大咖经验分享。
  • 克服自我中心:经常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 建立抽离感:自我意识抽离,从第三视角看问题。

(2)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思维方法大师爱德华·德·波诺的著名思维技巧,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先后换位到六种不同的位置上去进行思考,然后把六种思考结果集中起来得到结论。

文章图片7
  • 白色思考帽:中立而客观,关注客观的事实和数据。(客观,尊重事实)
  • 绿色思考帽: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勇于创新)
  • 黄色思考帽:价值与肯定。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不要错失机会)
  • 黑色思考帽: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不要莽撞冒进)
  • 红色思考帽: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直觉)
  • 蓝色思考帽: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纵观全局)

在使用六顶思考帽时,白色帽子要在思考事情的早期使用,蓝色帽子在思维的最开始和结束时用。

3.可视化思维:让思维看得见

由于大脑“内存小”的弱点,我们需要图像来辅助才能达到深度思维的效果。图像的加入让思维变得可视化,思考更加直观、宏观与快速,就像给低配电脑新加了一根内存条。

(1)矩阵分析法

矩阵分析法是常见的可视化分析模型,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常见的经典矩阵模型如艾森豪威尔矩阵和安索夫矩阵。

艾森豪威尔矩阵:时间管理工具

文章图片8

安索夫矩阵:战略分析工具

文章图片9

(2)工作仪表盘

想象自己面前有个“仪表盘”,然后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多个任务和问题汇集到 “仪表盘”上,分类展示管理,从而轻松应对多复杂任务。

文章图片10

以下是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一块白板展示各种任务和问题,随时更新标签。

文章图片11

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需要用数字化方式来提高效率。目前市场上的很多APP都具备任务管理、清单管理功能 ,可以帮助自己将“仪表盘”随身携带。

4. 流程思维:将工作越做越好的底层逻辑

伟大的成就不是因为有某种秘籍,而是来源于对流程的掌控和优化。

(1)全流程优化

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识别流程,并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就能做到(接近)最好。

案例:利用公众号进行商品销售

基于全流程优化理念,可以将此事件划分为以下的客户注意力流通流程,然后针对每个流程进行优化,如文章标题取的更有吸引力、优化店铺页面设计风格、支持多元的支付渠道等,从而实现销量的提升。

文章图片12

全流程优化具有复利属性,如果以上六个流程中,每个流程都比别人取得多30%的效果,则最终的成果将高达(1+30%)^6=4.83。

全流程同时也存在“复亏”,如果每个流程都做得比别人差30%,则最终的成果仅有0.7^6=0.117。

(2)注意优化顺序

一个任务可划分为多个流程,在时间、精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选择最容易优化的流程(技术难度低,耗时短)和最重要的流程(损益程度高、影响广度大、扩散度大)。

5. 生态思维:比个体力量更加强大的是生态

个体的变化趋势不仅由自己的特性决定,更由所处的生态所推动。当研究一个事物时,不仅要分析个体,还要观察整个生态,即周围的环境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1)淘金模型:竞争再激烈也能赢的思维方式

淘金模型的本质是共生模型,指在一个生态中不要只盯住某个点,而是思考整个生态的状况,寻找新的机会。

文章图片13

比较典型的是十九世纪美国淘金潮期间,很多人通过淘金获得了财富,但也有很多人发现了淘金背后的商机,通过提供衣服、住宿、食物水源、工具等赚得盆满钵满,牛仔裤品牌Levi’s的成功也是始于此。

(2)森林模型:不是天才的人也可以应对强大的对手

森林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位模型,当遭遇强者竞争时,除了与其死拼以外,还可以选择避开它的位置(时间、空间、食物等),在新的生态位上取得成功。

比较典型的是随着一线城市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人才流向大城市周边地区及临近的二三线城市,实现了很好的发展。

森林模型并不等于“遇到强者就逃跑”,而是离开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功的泥沼,错位发展。

生态位的选择时也不是越荒芜的地方越好,而是要基于自身情况和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生态位。

6. 大势思维: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

与宏大的趋势相比,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借助趋势的力量才能在人生中乘风破浪。

趋势,是因为某种内在规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科技进步是一切财富、一切文明的根本,世界上最大的趋势多是来自科技的革新,例如三次工业革命。科技进步是用人和资金堆砌出来的,而能够调动这些人和资金的是政府规划。

因此大的趋势判断还是要跟着政策走,如多看看五年规划。

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顺应了趋势,怎么也不会发展的太差,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马太效应在知识积累和财富积累中有很强的体现。

马太效应与知识积累:与知识欠佳的人相比,知识丰富者的知识优势会持续扩大。

文章图片14

马太效应与财富积累:越有钱的人越容易赚钱

文章图片15

马太效应在知识积累和财富积累领域通用,但强弱不一样,例如一个人由于天生贫困,在财富领域被马太效应压得死死的,但他在知识技能领域却有可能翻身成为马太效应的受益者。

文章图片16

这就意味着,在最初没有太多资产时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资产变成有用的知识技能,然后在知识技能领域进行马太效应下的优势积累,加速发展。当知识技能进入优势区域后,再转化成资产

这实际上就是变道超车,给我们在财富积累道路上的拼搏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