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3个抑郁症患者中,便有1个被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1-07 发布于北京

研究表明,大约每3个抑郁症患者中,便有1个被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另外,难治性抑郁症在大脑机制中和普通抑郁症有着明显的差异。

抑郁症的成因十分复杂,家庭和外界环境的压力、共病机制、或是基因等遗传因素均可可能会使个体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个体康复的概率也并不是100%,可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症状的反反复复。

什么是难治性抑郁症?

难治性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指的是患有重症抑郁症(MDD)的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对适当的抗抑郁药物(比如传统的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治疗没有充分反应。这种反应不充分通常被定义为在接受至少一种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后,抑郁症状减少不超过50%

造成难治性抑郁症的原因复杂多样:不良的童年经历或是童年创伤、治疗中断或是断断续续、共病精神障碍等。在临床中,经过4次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的累积缓解率(remission rate)仅为67%;在一些MDD患者中,有10-20%的人群在经过2年或是更长时间的治疗后,仍存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有学者统计,大约每3MDD患者中,便有1个可能会是难治性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伪耐药/伪难治(pseudo-resistance)”的情况出现,比如一些患者服用的抗抑郁药物的剂量并不是最优剂量、或是由于无法忍受副作用而提前停药的患者,这些原因均需要考虑在内。

*抗抑郁药物有不同的种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来开具处方,比如有些患者出现的症状和睡眠相关较多、而有些患者则是情绪波动大等。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有何不同?

无论是难治性抑郁症还是常见的重症抑郁症,和大脑的联系都密不可分。通过对大脑的研究,人们可以有效预测不同精神类疾病在大脑结构或是功能上的异同,从而在临床中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学者便发现了难治性抑郁症和重症抑郁症的异同。相较于普通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的特点是:(1)大脑中默认模式网络中功能性链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显著下降;(2)默认模式网络区域和大脑其他区域的功能性链接明显降低;(3)默认模式网络呈现过于活跃的状态。

默认模式网络(有时简称为默认网络)指的是一组相互连接的大脑结构,这些结构被假设为功能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扣带回后部(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等。

默认网络的概念其实是学者在无意中注意到那些本该“休息”的实验参与者,其大脑活动水平显示惊人的活性;也就是说,这些参与者并没有从事特定的行为学或是脑力任务,只是在安静休息。


在抑郁症中,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叫做思维反刍。学者发现,默认网路和亚属前额叶皮层(sgPFC)区域之间功能性链接的上升可以有效的预测抑郁症思维反刍的水平。

*思维反刍是一种持久的认知形式,专注于发生在过去(或是正在发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导致个体产生情绪困扰。思维反刍除了在抑郁症中有明显体现,在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障碍中也有体现。

https://www.ncbi.nlm./pmc/articles/PMC4524294/

新型抗抑郁药物

作为新型的抗抑郁药物,近些年来氯胺酮也时常会进入大家的视野。氯胺酮于1962年首次合成,并于1970年被批准在美国使用,用于兽医医学,并在越南战争中广泛用于手术麻醉。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学者发现氯胺酮有着潜在抗抑郁效果。在2019年,FDA批准了一种名为艾氯胺酮(Spravato)的处方氯胺酮,通过鼻腔喷雾剂给予,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学者发现,参与者在接受仅仅单剂量的氯胺酮静脉注射40分钟之后,其抑郁症状和自杀倾向便显著降低。

*氯胺酮的作用机制:氯胺酮是谷氨酸NMDA受体的抑制剂,同时也参与调控其他神经递质的环路。同时,氯胺酮还会参与炎症因子的调控。比如,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可能是由于其抑制了促炎因子再巨噬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产生和释放。

参考链接:

Hamilton et al (2015). Depressive Rumination, the Default-Mode Network, and the Dark Matter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Thakurta et al (2012). Rapid Response with Ketamine on Suicidal Cognition in Resistant Depression
Runia et al (2021). The neurobiology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neuroimaging studies
Voineskos et al (2021). Manage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