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法修心 一心应万物(六)

 菜青虫工作室 2023-01-07 发布于广西


六、心无外物,一心应万物。

正确地认识和建立人和宇宙的关联,这是人类文明的永恒问题。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世界是什么,也不是纯粹关注对人的研究,而是思考和探索人自身及其人和世界的关系。

人和世界的关系,通过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联系起来,任何一个事物,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不是王阳明关心的问题,这个事情或者现象对人有没有意义和价值、是否对人的生活和心灵造成扰动,这是王阳明关心的问题。

那么,请问:外部的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到底对人有没有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不是干扰到人们的心灵?其关键不在外部的事物,而在于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外无物”。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

(惠能)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大家都在听方丈师父讲授佛经,这个时候按说都应该聚精会神,什么风吹草动等,与自己何干!好好听老师上课才对。可是,有两个小和尚根本没有好好听课,心猿意马,开始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的问题!

初看起来,好像是风动幡动的问题,而问题的实质是两个小和尚没有好好听课,走神导致。

如果两个小和尚能够专心致志,什么风动幡动,与他何干?当时很多人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而惠能大师一下子说在问题的实处,指出这不是风动幡动的问题,实质是二者的心在动,所以震惊全场。

所谓“心外无物”,其实就是一个事情能不能干扰到自己、是否引起自己的注意是否对自己造成影响等根本在于自己的心

所以,王阳明指出,世界有没有意义,在于人心的赋予,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整个宇宙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也在人心

市场解读:

1、交易:谁谁谁赚了多少?某个大V看好这板块了?龙虎榜上谁来了?现在出了什么政策利好消息了?收到监管关注函了减持了怎么办?我的个股涨的好怎么还有比我涨的更好的?其实都是外界干扰而心动

女王提出专注于个股本身,他会把王朝方向,区间状态运行融合在个股之势中,用持续包容强硬反馈出来。

2、修心:法界,暂且理解为人觉悟的境界,类比个人的心性境界。一些你一眼看透的事情,就是你的境界比这事物所处的层面高,然后你自己内心是否去接应。

心里不接应就好,你当我是卖课我就是卖课,你当我是教授方法的老师我就是老师,月亮只有一个,80亿人心中有80亿个月亮,人们喜欢在他们心里如何作画这个月亮,也改变不了唯一的一个月亮,此谓如是,如如不动的安住、

心能生万法,知万法都是相都是虚妄,所以能用万法而心如镜,应物不迷,养好那份心气,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

常应常静,常清净矣,归一,回归自性,如何回归,损之又损,习性的剥落而已。质疑满天地,一缕快哉风。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经》其中有一句话,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个真正逍遥的人,一定是“心无挂碍”,没有什么可以扰动自己的心,这个时候才能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当初对阅读量,听视频的人少,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挂碍和痛苦,当治学之根立稳之后,其实是心稳了,则尽人事,听天命,而后顺其自然。既然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何须在意这一时半会的小困顿。

所以,庄子告诉我们,人生的修行就是超越一切挂碍:神人无功,至人至己,圣人无名,达到无所待的状态

所谓“天人合一”,是“两忘而化其道”,没有是非好恶之分,与大道混同为一,就是“至人无己”的境界,自我已经不单独存在,而是“与天为徒”、“与人为徒”,和自然无所区别。一个人真正做到“无我”才能“利他”。

“心无外物”,我们要不断的修好自己的心,有出世的高远,心无挂碍,又能积极做事,踏踏实实!修行,说到底不是谈玄说妙,而是修一颗心。

万法唯心,因心成体,心清明,百脉通,无论何门何派,我们修的都是心,都是一条路,往上能到哪里就看我们自己了。

守候周期,感知情绪,我是周期女王,万事万物皆周期 ,交易只用战略周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