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客 隆冬时节,白雪覆盖着中条山。窝在蜗居,品读词牌《石州引》数首佳作,想象着来年春二三月,十里长亭,柳树嫩黄,柳絮没入梨花,烟横水际,人流如潮,送别晚鸿迟归。 词牌《石州引》似乎为北宋贺三愁贺铸首创,又名《石州慢》,因贺铸《石州引》词中有句“长亭柳色才黄”,又名《柳色黄》。《宋史·乐志》入“越调”。双调一百零二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多有变格。 1、贺铸《石州引》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简释】 作者贺铸,北宋中期词人,字方回,人称“贺三愁”,“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三愁者,有两说:其一,因一首哀婉凄美的《青玉案》而得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用三个短句将闲愁写尽,故称“贺三愁”,又因“梅子黄时雨”此句之妙,得名“贺梅子”;其二因其“长身耸目,面色铁青,相貌奇特,口无遮拦”,人见人愁、鬼见鬼愁、神见神亦愁而得“贺三愁”雅号。虽然长相别致,但是他的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自号庆湖遗老者,系其自称贺知章后裔,知章居庆湖(即今浙江镜湖),实际上,贺铸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长期生活在北方。自称贺氏“北宗狂客”。晚年退居苏州,闭门著述。其作品介于豪放与缠绵之间(当代词学家龙榆生先生认为其作品“在东坡(苏轼)、美成(周邦彦)间,特能自开户牖,有两派之长而无其短”)。 薄雨:小雨。空阔:广阔。平沙:广袤的沙漠。龙荒:指塞外荒漠。古时沙漠中有地名曰“白龙堆”,故又称沙漠为龙沙或龙荒。王昌龄《从军行》:“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出关:出塞。关,此指河北临城,古代为北去的关口之一。恰如:恰恰是。画楼:有彩绘装饰的华丽楼阁。芳酒:美酒。红泪:原指泣尽而继之以血。此处指和着胭脂的泪水。经年:经历很多岁月,形容时间很长。杳杳(yǎoyǎo):形容遥远。音尘:音信,消息。方寸:喻心。丁香结:丁香的花蕾。唐、宋诗词中多用以喻愁思纠结。牛峤《感恩寺》:“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厌厌:通“恹恹”,忧愁苦闷的样子。风月:风和月,泛指景色。 【今译】 薄雨收敛寒气,斜阳拨开天晴,天地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十里长亭路边的柳树已嫩黄,不知何人倚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归去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还记得出关时也是这样情景。 出发前,你在画楼为我饯行时,你流着泪为我唱哀怨的歌声,没有想到竟然这样轻易离别。回首往事已经一年音信全无,你要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卷曲、丁香花打结重重。又是如同远隔天涯一样憔悴,两地苦相思空对风清和月明。 【赏析】 这是贺三愁伤别怀人之佳作。上片写初春景色。前三句写冬去春来的万物刚刚复苏,小雨收敛了寒气,斜阳映着晚睛,春意盎然。“薄雨”、“斜照”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个“收”字、一个“弄”字精当巧妙地描绘出了日暮天晴之景,其中“弄”字则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景写活,更显得生动活泼。“薄雨”二句以薄雨、斜照之意象组合成一幅北国早春雨后斜阳、春意空阔之境,寒、空二字透露出词人冷落、孤寂的心情。“春意空阔”用字简洁,缔领下文的近景和远景描写。“长亭”以下几句具体描写关外的景色。柳色微黄,才露新芽。不知有哪一位送别的人,傍着马先将它攀折下来。古有折柳赠别之意,在这里表现出思归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踏上归途了。在欲归未归之际,不禁遥想起,当初出关时也正是现在这个时候。烟雾艨胧,一片苍茫,在黄昏的暮色下,一群大雁正披着夕阳的余辉归来了。写雁寄情。雁归也象征着人的归心似箭。“烟横”三句承“春意空阔”而下,写词人远望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际,几点归鸦映带其间,更具象地展现出北国早春的荒野和苍茫,词人羁宦飘泊的寂寞感潜蕴于景中。“东风消尽龙沙雪”一句再次点明人所处的特殊的地域环境边塞,也交代了前文所见所感的动因。 下片是追忆当年出关之时的情景和抒发如今离愁的情怀。“将发”紧承“犹记”,引出当年饯别宴的场景。“画楼”三句写别时情态,而又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酒楼里酒香扑鼻,喝着美酒,听着伊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为自己送行,就这样,轻易地离开了她。“轻”字着意表现出作者当年的年轻稚气。未曾尝过人间悲欢离合之苦,如今才深深地感悟到。尤其是一年又一年之后,音信踪迹全无更加深了这种悔恨。这两句语浅情深,道出别后相思与相思而不能得的凄苦。在思、悔、愁中不禁感叹,“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这三句更进一步,继苦写愁,先以一个问句引出诗人别后之“愁”,继写雨后的芭蕉与丁香,明是写景,实是写情,以景衬情,绘出愁之深,愁之切。“新”字说明愁苦不断,双方的愁思伴随着时间愈结愈深,就像“芭蕉不展丁香结”一般。如何也解不开这思念与忧愁。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的愁苦之境,只能独自在天涯望断愁肠,双方都对着风月伤神。下片开始四句紧承上阕结尾,回顾临别情事,虽一刹轻易别去,而往事历历,记忆犹新。中以“回首”二句略提别后景况,最足牵人情思。欲知三句所写新愁之状,“芭蕉”句乃取用李商隐《代赠》一首成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甚为自然合贴,且预示结尾二句意。结尾二句则绾合彼此双方,以见两情之未了。全词都笼罩着哀愁的气氛。 全词由写现在的归心似箭,到追忆过去的轻易离别,又回到眼前的思念苦痛,结构精巧,笔势连贯流畅,“愁情”贯穿于始终。 【词格】贺铸《石州引》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 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 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2、变格:张元干《石州慢》 仅后片第二、三、四句摊破作六字两句有异,余与贺铸词相同。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3、宋-章谦亨《石州引》 半角庭阴,弓月映眉,珠露侵靸。花棚倒挂风枝,低罥鬓唇バ叶。凭肩笑问,甚日罢织流黄,泥人无语吟虫答。灯近悄分携,溜钗钿犀合。 一霎。莲丝易折。未稳栖鸳,陡惊弹鸭。几度空阶,宵永笛声孤擫。玉腰烟瘦,□□(缺两字)梨梦香消,醒来凉袖阑干压。不尽度檐云,写间愁千叠。 2023年1月8日星期天,古虞上阳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