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冬天本就难熬,又遇见新冠,便携穴位拯救中老年

 冯名雨艾灸 2023-01-08 发布于河南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今年57岁了,每年冬天就像是过鬼门关一样。能过去最好,过不去,人可能就倒下去了。

今年疫情放开,感觉今年冬天更难熬了,想问下冯老师,对于防疫,提高免疫力,有没有比较简单的穴位?最好不要有后背的穴位, 因为后背自己一个人艾灸不了,谢谢。

冬季对于没有集中供暖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非常难熬的一个季节。

我之前在农村的时候,每年到了冬天,村里面老人去世人数,比其他季节都多。

原因,大家都懂得,冷嘛。

今年的疫情放开后,虽然多数朋友依靠个人免疫力有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就康复了,但是我的微信每天都能收到一些年龄较大的朋友的咨询,有不少都是阳了半个月,甚至更久了,病症一直反反复复。

还的就是本身就有一些其他的病症,多种症状交杂在一起,更加不好解决。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一组穴位,主要都是位于四肢和身体前面的穴位,方便大家一个人在家艾灸

另一方面,对于身体偏寒,有湿有痰,咳喘,正气不足,病症迁延时间长的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穴位包括:合谷穴,复溜穴,内关穴。

(戳上图,可进店)


1


合谷穴

■.合谷穴,是一个综合实力很强的穴位,我们也把它叫做「万能穴」。

在对抗新冠感染后的诸多症状是,效果特别好。

第一:开鼻窍。

「四总穴歌」记载:「面口合谷收」。意思是面部和口腔的病症,用合谷穴的效果都非常好。

口,狭义指的就是口腔。广义,指的是各个器官的开口。比如鼻孔是鼻腔的开口,所以,鼻子不通气,流鼻涕,流鼻血都可以用合谷穴。

在比如扁桃体发炎,咽喉像刀子割一样疼,嗓子是咽喉的开口,艾灸合谷穴同样有镇痛消炎的效果。

第二:调气血。

合谷穴,从字面来看,合意思是汇聚,谷指的是山谷。合谷穴在手的虎口部位,虎口的大拇指和第二指就像山谷一样。

合谷穴属于大肠经,说明大肠经的气血汇聚的地方就在合谷穴。所以,合谷穴可以疏通身体的整个气血。

一次,一个患者在我的微信留言,说自己刚刚做完胆囊切除术,现在回家后感觉身体哪哪都是疼的。具体也说不上来到底哪个地方疼痛,就是感觉不得劲。

后来,就艾灸了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艾灸了三天,感觉全身疼痛的情况就消失了。

气血可以流经身体的各个部位,气血循环好,周身的垃圾毒素外排及时,没有垃圾淤堵经脉,经脉顺畅,很多病痛自然就消失了。

第三:清热解表。

一些新冠患者,在阳性过程中容易不由自主的出汗,「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受损,容易进一步导致心胸憋闷,心跳过速,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病症。

「大肠和肺为表里关系」,而「肺主皮毛」,皮肤和毛发归肺管辖。皮肤上有毛孔和汗腺,掌控着汗液的进出。

艾灸合谷穴,可以变相的调补肺气,肺气足,对于汗液进出毛孔的管辖力度就强。身体动不动出汗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位置」:右手拇指、食指张开呈90°,以左手拇指指尖关节横纹压在右手虎口上,指尖点到处即是。

2


复溜穴

■.复溜穴在这里和合谷穴相互搭配,对于多汗,自汗,动不动出汗的情况,有特别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止汗之外,复溜穴还是肾经的母穴。

有道是「虚则补其母」,复溜穴具有很强的补肾效果。

我们都知道「肾属水」,一旦肾的功能失调,很容易造成身体水肿。对于下肢水肿的患者,可以把复溜穴作为常用穴位使用。

另外,「肾主二便」,冬季肾气内敛,对于大便和小便的控制力相对而其他时间段,略有减弱。

此时外邪寒气入侵身体,造成肾气亏损,就有可能引发尿失禁,和大小便失调的问题。

复溜穴就能调节此类情况。比如一次线下的一个学员接到一个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就重点艾灸了肾俞穴,关元穴,复溜穴和太溪穴,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之前随时可能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已经改善,最起码白天不会在发生类似的情况了。

「位置」:太溪穴上2寸。

3


内关穴

■.最后是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养心的大穴位。

在这里主要起到「宽胸理气」的效果,毕竟新冠的患者以及阳康后的朋友,不少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胸闷,气不足的问题。

这个内关穴就是缓解此类情况的特效方法。

「位置」:腕横纹上2寸,两条大筋之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