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泻株”要来?治泻有良方,艾灸止吐泻,护您胃肠康!

 为什么73 2023-01-09 发布于北京

                       (腹泻保养和调理——食用盐 姜片脐灸操作视频)

    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奥密克戎BA.5.2和BF.7为主,但新变异分支BQ.1和XBB已悄然来袭,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其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

    针对网传XBB毒株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至3天可以自行缓解。

“蒙脱石散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止泻药,是一种'吸附剂’。”

     蒙脱石散的原材料是蒙脱石,是一种天然的黏土矿物,蒙脱石特殊的“三明治”八面体结构使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包括吸附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因此它的口服制剂被认为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等有一定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

   但在治疗腹泻上,专家认为蒙脱石散并不是首选。虽然有些研究表明,蒙脱石散能够抑制急性腹泻、缩短腹泻病程,但是研究证据级别不高,还需要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检验,国内外指南对蒙脱石散治疗腹泻的推荐级别也不高,同时它同时具有副作用。

    “比如这种黏土矿物中含有铅,两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有铅中毒的可能性。”而且服用后还容易导致便秘,反而难以排毒。腹泻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千百年来,中医早已积累了大量经典验方,广大市民没有必要恐慌。

                              艾灸治寒性吐泻效果好

若灸溏泄,脐中第一

    一般的腹泻,无论是成人腹泻还是小儿腹泻,只要是寒性或者虚性的,换句话说,只要身体没有明显的热象,都可以艾灸肚脐。

     宋代王执中先生在《针灸资生经》中说“若灸溏泄,脐中第一,三阴交等穴乃其次也”。

     肚脐,就是神阙穴,现代灸法用点燃的艾条温和艾灸即可,舒适又有热感为度,每次20至40分钟,一天可以做1至2次,自己就可以操作,只不过在家里艾烟的味道比较大。

    中医的治法丰富多彩,中医的思路也是灵活多变。艾灸疗法是以点燃艾绒或艾条,在人体体表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和温热刺激防治疾病的方法,对改善寒湿性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有显著疗效,也可通过艾灸刺激特定穴位,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治法:调肠止泻,和胃止呕

选穴:中脘、关元、足三里

方法:隔姜灸中脘,关元,艾条灸足三里。

                                            1、中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2、关元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3、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方法

1、艾条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距离皮肤2~3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灸至呕吐、腹泻症状消失。预防用艾灸者可连灸7天。

2、隔姜灸

    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cm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至10壮。灸至呕吐、腹泻症状消失。预防用艾灸者可连灸7天。

                                              注意事项

1、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

2、艾灸时注意施灸高度及温度,避免烫伤;

3、温灸后可适当饮用温开水,忌寒凉饮品;

4、如若灼伤,可涂以烫伤膏,并用消毒敷料覆盖固定,以免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