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道德经》 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告诫

 新用户86028838 2023-01-09 发布于内蒙古

我曾经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故能玄虚的装x的文章,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一本书真的浅薄如此的话,也不会流传至今了。

如果它是皇帝的新装,那不用说,历史上多少聪明人早就会揭穿这个谎言。

但《道德经》却流传到现在,而且再过一两千年可能也不会消失。

首先我们先看什么是“道”。

道是人类思想的最底层法则。

老子不是理科生,他是文科的,所以他的道不应该是自然法则,而是人的思想法则。

真正的人类文明应该起源于语言和文字,文字是什么?

文字就是代号,给宇宙万事万物起一个代号,给心灵上的念头也起个代号。

这样我们用代号来解释代号,文字阐释文字,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今天的人类思想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文字能代替真实的世界吗?

很多东西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

你能跟一个从未尝过酸味的人,描述桔子的味道吗?你能跟从未见过光的盲人,描述颜色吗?

你怎么能去跟一个人描述智慧呢?

真实的世界是如此的复杂,而人类的文字体系却如此的贫乏。

文字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而这个世界是连续的。

如果用文字描述世界,就像用筛子去筛面粉,真实的世界就会从间隙中漏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就是把文字从人的头脑中移除,然后你体验到的真实,就是道。

孔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世界级的人师终生做的都是修补完善文字操作系统,而老子做的是要抹除文字系统,留下原始的真实的体验。

真理也就是“道”,就藏在人类语言文字之外的体验里。

所以老子是独立于人类思想系统之外的智者,如果人类的思想是Windows,老子就是DOS系统,甚至是0101010这种形式存在的。

他的道无法用语言描述,道是一种状态,一种体验,一种觉悟。

那道有什么用?

如果你得道了,你就会获得智慧和快乐。

智慧和快乐有什么用?

这两个可能是一个人类个体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

也许你此时此刻脑海中浮现的是第欧根尼这种的快乐且有智慧的穷逼,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足够智慧,可以利用智慧去赚钱。

马云即使抛弃所有的财富和人脉,让他重新开始,他会失败吗?

快乐是内在的享受,智慧是一种理解外部真实世界的能力。

它可以让一个人有能力获得所有内在以及外在的美好的东西。

道德经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

老子是被迫写《道德经》的,他想出函谷关,结果被守卫拦住了,这个守卫是他的信徒,名叫尹喜。

因为他太崇拜老子了,他请求加强迫老子留下文字。

当时老子已经90岁高龄,他认为老子如果不为后世留下点什么,就太可惜了。

老子没办法,只好留下来住几天,写下《道德经》。

其实,老子不是不愿意写东西,而是他认为道也就是真理是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道”是超脱语言文字之外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来解释“道”,因为一旦解释就是错误的。

但老子没法,不得不写,只好在开篇第一句写下:“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凡是可以被说出来的真理,都不是恒久的真理。

这句话等于把后面5000多字的内容全部否定了。

所以如果无法理解这一句,后面全文全会背也是徒劳的。

道德经用五千字的文章来否定文字,所以它里面写的都是悖论。

他希望用悖论让人意识到逻辑的谬误,让人看到人类思考理智的表面和其实疯狂的内在。

老子为什么要否定以文字形成思想?

接下来老子解释了,为什么他要否定文字,以及为何否定人类以文字来形成的思想体系。

当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那是因为丑存在。

当天下人都知道好是好,那是因为恶存在。

这两句话表达的就是人类文字思想的谬误。

这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告诫。

举个例子,我们看过老外的大阅兵,都看到他们走的队伍参差不齐,乱的跟狗牙啃得似的。

但他们不在乎,没有人关注队伍是否整齐,所以乱并不存在,即使队伍乱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心中一旦没有“整齐”这个概念,“乱”也就毫无意义了。

没有人关注它,它就毫无意义。

如果有一天,美国人请中国教练去训练他们的士兵,整齐这个词就出现了。

“乱”也就出现了,当队伍中有一个人不齐也是乱,一毫米的乱也是乱,绝对的整齐永远无法到达,乱才是永恒。

当人追求美的时候,当他以为在向美行走的时候,却不自觉地走向反面;

当人想要成为圣人的时候,不自觉地感到有力量将他向卑劣牵引;

当人渴望人生幸福的时候,却发现痛苦如影随形。

这就是人类思想的悖论,你创造了上帝,就出现了魔鬼。

因为如果没有魔鬼,那么人世间的苦难和痛苦就无法解释。

你怎么可能制造一枚只有正面的硬币呢?

你怎么可能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呢?

你怎么可能只要“自制力”,而不要放纵呢?

上帝和魔鬼总是同时存在。

所以,中国古代有那么多不道德,其实是道德家孔子是始作俑者,他太强调道德了,所以才有那么多不道德。

这就是人类追求的悖论,因循思想,走向反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因为你身处黑夜,所以才会去寻找光明;一个处在阳光下的人,是不会去寻找光明的。

可你一旦苦难给一个人的眼睛上了颜色,即使身处光明,看到的依然是黑暗,这个悖论蕴含着巨大的人生悲剧。

顾城是知道这个的。

如果翻看迈克尔杰克逊的整容照片会发现,他在某个阶段是非常帅的,整容非常成功,如果他停下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

但显然他没有停止,他要美,却坠入可怕的深渊。

他要美,但心中潜藏的是丑;他要爱,心中却有恨。

如果把美当做是一张白纸,丑是白纸上的一个墨点。

整容就是把那个墨点擦掉,开始是成功的,的确墨点小了很多,但整容的人却一直盯着墨点看,长期盯着一样东西就会放大,所以墨点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变大了。

他想追求美,但眼里盯着的是丑(墨点),心中想的也是如何抹去丑,所以他就坠入深渊。

一个2岁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丑吗?、

孩子会有干净和脏的概念吗?

孩子有幸福和痛苦的概念吗?

他头脑什么都没有,他是无意识去做的。

一个孩子没有刻意去追求幸福,也没有刻意去逃避痛苦,头脑中没有幸福和痛苦的概念,所以他是幸福的。

最后,了解这些会让一个人幸福吗?

很抱歉,并不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知道这么多道理,还是无法过好一个人生?

思想是死的,是陈旧的尸体,是一种现实世界的代码,你怎么可能在文字上面找到快乐呢?

为什么成年后总觉得时间好快,因为你错过了它。

如果我们每天头脑喋喋不休,一辈子都活在语言里,就会错过很多东西。

我们会错过爱,错过时间,最终错过人生。

体验是活的,是流动的,是全然的。

真理无法通过语言传达给另一个人,但却可以通过日常相处传达。

就像一个蜡烛点燃另一个蜡烛,古代的师徒之间是每日相处在一起的,这种方式传道才是真理。

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人就像感冒了,就突然一下子变了,世界也明亮了起来,眼睛也明亮了起来,因为你被对方点燃了。

所以这篇文章毫无意义,看了也白搭,并不会让你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