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文明冲突,还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老庄友华 2023-01-09 发布于海南

人是文明的产物,但却能够分出文明与野蛮。即使自以为很文明,但在另一种文明看来,却被认为是野蛮。

文明与文明之间会发生冲突,文明与野蛮之间更是会发生冲突。

1993年,亨廷顿提出,今后国际间的冲突将主要在各大文明之间展开,这种冲突不但持久而且难以调和。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有人将这个事件看作文明冲突论的重要例证。

1996年,亨廷顿系统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现在的主要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

亨廷顿提出,未来冲突很可能发生在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之间亨廷顿是在提前预警,还是在制造文明对立?这就看如何解读以及如何应对了。

文明冲突的根本是三观冲突,但表面看来是利益冲突,并且能够引发利益冲突。

在利益弥合之下,可以掩盖三观冲突,但是如果某一个文明预见到与另一个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那么就可能先下手为强,想办法整合、同化,甚至消灭另一个文明。

地球之上的文明冲突就像科幻故事里外星人与地球人之间的文明冲突,在不知道对方存有何种居心的情况下,为求自保,会选择先下手为强,先行摧毁对方文明,使其失去还手之力,否则自己就可能被对方摧毁。也就是先摧毁了对方再说,因为首先需要自保,如果连自保都做不到,那么其他也就免谈。

地球上的文明也存在类似风险吗?好在不同文明相互之间能看到对方,不是完全的一无所知,但是现实的冲突也会明显暴露出来。

文明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共存共荣来化解,但是当文明的底层逻辑不一致,甚至相互否定,那么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现实例证:鹅乌冲突表面看来是直接的利益冲突,但不可忽略的是,还存在严重的文明冲突。鹅乌两国早已经走上不同道路,并且将要越走越远,两种文明已经出现异质性。道不同不相为谋,但鹅想与乌为谋,乌却想避而远之,结果最终走向热战,这其中,文明冲突发挥着潜在的不可忽略的甚至根本性的作用。

简单的地缘政治、冷战思维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鹅乌冲突,因为这其中存在着明显的文明冲突。

一个族群的主流文明取向不同,其主流价值观也会不同,那么对利益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

野蛮时代对利益的看法是,强者可以攫取弱者利益,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被认为是正当的。就像战国时的兼并,即使表面上会说出美好的修饰词,比如惩罚不义,救他国民众于水火,但其实质是以力争雄,行霸王之道。

世界文明是否已经从利益冲突,转变为文明冲突?这是一个大问题。

国与国的纷争自然主要是出于利益,要么是眼前利益,要么是长远利益,但是在二战以前,国与国之间不会为了文明不同而发生冲突,古代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各类宗教战争,也不过是基于土地与人口资源而发生的战争,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冲突。

那么,现在的人们真的就活成了更重视精神,乃至超过了对物质利益的考量?

实际上,文明冲突的背后依然是利益问题,只是牵涉的利益更加长远,考虑的是几十年甚至更久远的利益。

在主张全球化的文明话语里,文明冲突论是被批驳的。当然,文明冲突论并不是主张文明冲突,而是看到了在热战之后,人类文明可能由军事冲突转化为文明冲突,进而转变为经济冲突,乃至军事冲突。

任何一个族群的主导者,都会声称自己的文明是优秀的,甚至是最“正能量”的,但是在其他文明眼中,却可能是落后的,野蛮的,甚至是倒退的,反人类的。

比如伊的头巾,阿的女子教育,在其他文明看来简直不可想象,自然也无法接受,但维护此种文明的人却认为理所当然。

宋代女性从四五岁便开始缠足,四五岁女孩子的大拇指被硬生生掰断,压在脚下,那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脚的长度,直到骨骼定型后将布带解开,然后缠出一只“三寸金莲”。缠足女性在成年后将缠脚布解开的时候,已经成了人造的残疾人缠足一直延续到20世纪,现在距离彻底取缔缠足也不过100年。血腥的缠足文化与伊的头巾、阿的女子教育相比,头巾与女子教育简直已经算是很文明了。

欢迎加入群聊:

文明一词听起来很文明,其实很可能是以文明为名,行野蛮之实。

不得不承认,文明是历史的产物,彼时的人们觉得很文明,但后人视之则是野蛮。即使身处同一个时代,但一种文明在另一种文明看来,很可能就是落后与野蛮。

哪一种文明甘心被认为是落后和野蛮呢?这不仅仅是认知问题,还涉及生死存亡的问题。

欧洲资本兴起的时候,各国封建势力合力围剿,以免资本文明之火蔓延到自己身上,所以文明不是简单的文化问题,而是牵涉生死存亡的问题。

如今,文明之间的敌视依然存在,哪一种是现代,哪一种是落后,哪一种是现代的文明,哪一种是现代的野蛮,各种文明会有不同认定。

那么文明与野蛮能否共存?其实,从历史到现实,文明与野蛮一直处于共存状态。那么文明与野蛮能否长期共存?如果共存会带来什么后果?

多元的文明肯定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以百年为限处于共存状态。那么,多元文明在共存当中,为什么会发生冲突?文明为什么敌视野蛮?简单来说,野蛮会侵蚀文明,甚至会将文明倒退到野蛮状态。

二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烧杀抢掠被严格禁止,因为人类汲取了二战的惨痛教训,必须对战争狂人作出严厉惩罚,否则人类永无宁日,但这样的目标只是脆弱地维持着,偶尔会有人突破禁忌。

虽然三战没有发生,但野蛮始终存在,并蠢蠢欲动,至少从现代文明角度来看是这样。那么如何限制甚至消灭现代的野蛮?有了这样的追问,也就有了发生文明冲突的可能。

各大文明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生存逻辑,而各大文明之间会形成利益冲突,无论是现实的利益冲突,还是文明之间的在某个方面的相互否定,都会激发文明的自我保护意识,甚至激发文明的攻击意识,因为一种文明会威胁另一种文明的生存。

这三年,尤其刚刚过去的一年,让我们见识了太多的文明冲突,从国家间到个体之间,文明冲突体现得广泛而深入。三观的错位与对立,使得国家间难以对话,个体之间也无法心平气和地沟通。

在面对现实生存的时候,可能无暇顾及所谓的文明与三观,但面对具体问题,需要表明立场的时候,文明冲突与三观冲突都会令人不安地暴露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墨家相冲突,与道家相冲突,与法家相冲突,此四家各占一个位置,有的处于表面,有的处于内里,有的可以堂而皇之地宣扬,有的只能暗地里运用,最终结果是在庙堂的,兼修儒法,外儒内法,失意的在道墨两家中寻找安慰。

不同文明之间,有的能兼容,有的注定无法相容,最终的博弈还是要看现实当中哪一方综合实力更强。

如今各个族群之间所持有的文明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之所以没有形成全面冲突,是因为经济问题将不同族群之间的利益捆绑到一起。由于利益交织,文明冲突被暂时隐藏,但文明之间的冲突一直都在。

从各种思潮的消长来看,最终会有一种思想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思想则会落入弱势、隐藏,甚至消失的境地。

当今世界虽然不同于战国,但文明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大体相似,那么在尊重多元的同时,也必然会有一种文明居于主导地位,就像一个社会一个人必然会自动形成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某一种文明如果能形成全球化,成为主导文明,那么信奉这个文明的族群一定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否则不足以支撑主导文明的传播与形成。

世外桃源、闭关自守、堑壕高筑,可以暂时保护一种文明,但注定无法形成主导文明,而主导文明最终将制定全球文明的规则,重新划定文明秩序。

未来,所谓文明的冲突,实际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未来文明会证明这个时代当中哪一种文明是真正的文明,哪一种文明不过是这个时代的野蛮。

2023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