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杀手”不能代表浩然正气

 吴营洲文存 2023-01-10 发布于河北

秉烛夜话

——听高鹤声老师谈古说今

吴营洲

“政治杀手”不能代表浩然正气

在任何时代,恐怖暗杀行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
秦皇嬴政统一全宇后,把统一所必须的中央集权,恶性膨胀为唯我独尊的皇威与极权,使用杀鸡取卵和竭泽而渔的政策,役使民众如牛马,宰割苍生若猪羊,把天下生灵逼入恐怖的深渊和赤贫的绝境,严重地阻止了历史向前。于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乃使嬴秦皇朝只存在了一十五年,就匆匆走过了历史政治舞台,降下了它的那面代表凶残与暴戾的黑旗。
然而在统一全宇以前或完成统一之初,嬴秦却是迎合了天下人民渴望一统的心愿,顺应了历史前进之所必然,所以才能打败了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东方六国“合纵”之兵,于是秦王乃能“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
当时的嬴秦与嬴政,确曾代表过历史前进的动力。
正是在那当时,燕国执政——太子丹妄图固守一隅,坚持分裂与混战的原来局面,他不求富国、强兵以增加抗御能力,也不是施惠政于燕民以期求扭转燕人向秦之心,而是通过田光这个黑社会的牵头儿人,找到了荆轲这么个杀手,去执行他们的谋杀行动。其实他们也未必明白,纵使能够杀死嬴政,必也不能遏阻燕国必亡而秦必统一之历史大趋势。
关于另一个著名政治杀手,《史记·刺客列传》言:“……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就因为他自以为,“政乃市井之人,……诸侯之卿相……枉车而交臣”,乃不问雇主与其所欲杀者之间孰是孰非,便挺身以赴。因此可见,这个人的头脑中完全没有是非观与正义感!俨然是一个黑社会暴徒。
《竹书纪年·周烈王五年(前369)》记曰:“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这个韩山坚,即严遂——严种子,便是聂政的雇主——严二爷。《资治通鉴》则较详地记述谓:“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走(指韩廆)哀侯,哀侯抱之,刺(指杀手)韩廆兼及哀侯。”被刺的韩相侠累就是韩廆。这个杀手临下手时,就连那位特殊人质,一国之君——韩哀侯也一并捅死了!可谓为了满足雇主的要求,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矣。
在当代文豪某的笔下,其姐聂荣为显弟名,便可以成为“唐棣之花”。然而时代早已经变迁了,那个为了显扬己名,就打了里根总统一黑枪的美国暴徒,却不可以和他们姐弟并列,凑成第三朵!这是违背“天意”与民心的行为。司马迁给他们几个杀手特立《刺客列传》,只不过是说,历史上曾发生过这么几件事情而已。又在其《赞》文里,只有两句淡淡的“……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之评语,姑且不论此言是否溢美过当,却也并没有给他们以“浩然正气”的高度评语。
再返回来说,就是在既已统一之初,募得沧海壮士狙击秦皇于博浪沙的张子房,在那当时,也该算是违背历史而行事的不明智之举。
纵使是在秦始皇既已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了以后,诅咒他速死的人,也并不是全都能代表正义与真理。例如:在降落于东郡地面的那颗陨石上铭文说“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那个人——显然是代表了旧日六国贵族们之心愿,妄图把历史拉回到六国分立与混战之局,重温他们昔日的醉生梦死——当然只能算是为反动势力代言。
又例如:嬴政死前一年,持江中遗璧去往关中的平舒道上向归朝之使诅咒嬴政说“今年祖龙死”的那个人,如果仍只不过是希望恢复六国分立之局,则他也还是悖逆天理与人心而行事。倘若他所期望是得到一个宽政而爱民的新皇朝,则在亿万庶民遭到“偶者弃市、诽谤者族”和“死者日成积于市”之惨以后,盼望苍生乃得一舒,那么,他就算是顺应了历史进展的规律和广大人心之所望,哪管这个新皇朝传至几代以后,仍会出现一个其残虐可比嬴政的暴君。
又或许,往地铁车站里暗放毒气弹者,那是偷偷摸摸杀人的鬼蜮之行,而荆卿则能够不惜自己一死地面对秦王,所以他就显得“光明磊落”,他就代表“浩然正气”了吧?
那些使用自杀手段放置气车炸弹以残害平民者的,又如杀害萨达特与英·甘地的凶手,都也自知必死!难道他们就都算是光明磊落地有了“浩然正气”吗?
那些干了恐怖行为以后,打电话声称“某件事情,由我们某某组织负责”的人,就都算是“大丈夫,行不更名,作不改姓”,就也都算是“光明磊落”者;因而便都具备“浩然正气”了吗?
那些身绑炸弹拼出自己一死,用以截持飞机的暴徒们,就都算是有了“浩然之气”吗?若然,乘坐在飞航于国际航线上之飞行器中那些旅客们,尚有安全之感与否!
倘若给予职业杀手以“浩然正气”这么个的美誉,则这一类的黑杀手与黑组织就会不绝于人世了!
倘若雇用这般具有“浩然正气”之黑杀手的国际黑社会,一旦掌握了核材料与核技术。那时,世界上的所有特大城市都有可能在睡梦中突然化为灰烬!不知到了那时,为了他们的那份“浩然正气”,生活在世上的人们还有安全与否?

相关链接

秉烛夜话——听高鹤声老师谈古说今

古香薰炉与陀螺仪

妲己其实很无辜

“天波府”的悲哀

项羽的《垓下歌》究是何意

辛弃疾创作《永遇乐》的真实用意

刘邦其人与其“人物形象”

关于“炊事员”的传统职称

“变相图腾”的起源

为“赤壁之战”的后果一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