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后身体虚,怎么回事?怎么办?

 为什么73 2023-01-10 发布于北京

原创 王蓄之 天下无疾 2023-01-10 08:3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

先说说退烧药。生活中,一旦出现发热,尤其老人和小孩,许多人都会很焦虑,哪怕体温只有38.5度,也要吃退烧药,马上把体温降下来。实际上,在外感病初期,发热是正邪交争的表现,不一定是坏事;我们需要适当加强一些,对发热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知道,强行退烧的结果,未必是好的。因为很可能会损伤正气。

本轮疫情以来,应用最广的退热药,主要是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从西药药理角度看,两者的退热机理大同小异,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作用。不过,从临床观察的角度看,这两个药在退热时,往往都会伴随明显的出汗

这种通过发汗来退热的方法,在中医,也是应用最广的退热方法,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具体用药,从峻猛的麻黄、桂枝,到温和的荆防、薄荷,都有发汗退热的作用。只不过,中医眼里,发汗也好,退热也罢,都不是治疗的目的,中医的目的是解表,解除表邪。

中医眼里,发热是正邪交争的表现。相应的,正邪如果不再打仗,热就退了。要停止这场战争,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正气打败邪气,把邪气赶走。不过,要打败邪气,常常也不是件易如反掌的事;至少正气需要身强力壮才行。那些阳气虚弱,或阴液不足的人,要打赢这场仗,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中医在解表时,会尤其关注人体正气的状态

阳气不足,可以用太子参、党参、西洋参、人参,以及生姜、干姜、附子,来帮助补充、提振阳气;阴液不足时,可以用麦冬、沙参、石斛、生地,以及花粉、芦根等,来补充津液。在此基础上,正气得以补充,解表的效果才能有望实现如果不是这样,对虚人也要强行发汗,结果会怎样?

要知道,出汗这件事,也不是件简单的工作,需要阴和阳的配合;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换句话说,出汗的过程,对阳气和阴液,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尤其是大规模,如流水般的,大汗淋漓。如果原本就存在阳气或阴液的不足,再强行发汗的话,就会很容易加重正气的亏虚,从而让病程拖的更久,或病情出现反复。

鉴于本轮疫情过程中,解热镇痛药的广泛应用,有理由认为,使用退烧药的人群中,有相当部分,原本就存在正气亏虚的情况。此时,不顾正气水平,强行发汗,很可能是后续大量出现神疲、乏力等所谓“新冠后遗症”的重要原因

临床上,无疾遇到这种正气不足,出现的病情反复或迁延,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午后或晚间发热,出汗少,恶寒轻,舌红少津液,是阴虚发热,宜青蒿鳖甲汤加减。

高热退后,身体虚弱,口渴乏力,舌红,宜竹叶石膏汤善后;以大米汤滋养胃气。

上午发热,或全天发热,疲乏,小咳嗽,恶寒,舌色淡白,或脾胃不和,宜人参败毒散加减。

发热,虚寒明显,舌色白暗,大便不成型,宜附子理中

气虚无力,可在解表方药基础上,加党参;防化热,用太子参;虚明显,用人参;津液亦不足,用西洋参。

口渴明显,可用沙参、麦冬;严重者,加生地。

气阴两虚,肾精不足,可重用黄精15-30克。

脾胃虚弱,不胜药力,可加姜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