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东坡

 白河观潮 2023-01-10 发布于河南

父亲的东坡

 文 | 郭明亮

    我写这样的文字很随意,就像父亲生前去东坡干活一样,有时扛着农具还不知去东坡哪片地,甚至不知去地里干啥活,走着走着就有了思路,忙忙乎乎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下午过去了。

    父亲活着时总是闲不住,经常扛着农具就一个人去了东坡,那些年我真不理解,我和村里那些机灵鬼一样在嘲笑着我的父亲,“能干出啥名堂?”也不知从哪天起,我变成了父亲的性格,也闲不住了,有空就持着手机开始敲字,父亲的忙碌在东坡,我的忙碌在手机里。

   “我大一天到晚在东坡干活,咱家的麦子能多收多少?”我问过母亲,我的语气里充满了对父亲的不敬和讥讽,还有更多的不解。正在擀面的母亲哑口无言地看着我,过了许久才说了一句,“你大就是干活的命,他爱干活。”“我大就是个傻瓜!”正在烧锅的我冲着母亲说,母亲生气了,拿着擀面杖追打我,我跑了,生气中带着一种委屈感,难道我说错了吗?

   现在我写作了,和父亲是一模一样的忙碌着,终日没太多回报的劳动着。父亲当年一个人在东坡干活是快乐和开心的,他总是忘记了饭时,每次都是我站在场面子的空地上,手作喇叭状地大声喊着,“大,回来吃饭,我妈叫你吃饭哩。”我写作忘了饭时,孩子有时打电话说,爸,吃饭,还写啥呢!我开家长会了,儿子在桌上放着一封信,他写到,“爸,少写作,多管我学习,你老了要靠我,那些文字靠不住。”


   从那天开家长会归来后,我反思了好几天,孩子说的没错,我应该好好对待孩子的学习,把写作的事不要太认真。可过了还没有一个月,我又想不通了,按时接送,每月的生活费按时充足到账,学习在学校,我在管子店里,我如何做算是关心?如何做算是冷漠?我坐在店里不卖管子写作错了吗?我就不能给自己创造一些精神食粮了吗?我又不内疚了,继续自己的人生,和父亲当年一样,无论我如何的反对,他还是吃完饭扛着农具就去地里干活了。

   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即便是你在正轨上努力地赚钱,估计临终前你也满足不了自己。我没有说不努力地赚钱,我只是想说人要有个爱好,适当地养心也是一种幸福。父亲当年在东坡干活确实没有太多的收获,可他乐意啊!他喜欢那种生活方式!就像我写作,我喜欢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我追求的是心里的一种舒坦和幸福感。要是真的不写,我也务必有多么优秀,我还是卖管子的我!

【作者简介】郭明亮,笔名,南塬人家,陕西省渭南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生于沋河川,靠吃东坡的麦子长大成人。已步入不惑之年。漂泊于城市,认识的人多与我说话的人少。孤独寂寞了一个人经常喃喃自语。在手机里写说说和娱乐小说。一个专写平凡人故事的平凡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