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論語心说|雍也篇6.7:論颜回為甚麼可以‘三月不违仁’

 liuhuirong 2023-01-10 发布于湖北
《論語心说|雍也篇6.7:論颜回為甚麼可以'三月不违仁’》----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八月十二 于自家作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出自《孟子·离娄下》)作为一個人啊,得知道有哪些事,是'人’不能做的。

你不做的事儿,你排斥了哪些事儿,你拒绝了哪些事儿,你回绝回避了哪些事儿等等,等等,這是判断你是否具备'重要外部特點

道理是這樣的。一個人有没有达到'的境界,這個很難説。我不知道,在《論語》中,孔子也经常説:自己不知道(既:“不知其仁”,或者:“不知其仁也。”出自《論語·公冶长5.5》与《論語·公冶长5.8》)。

(在《論語》的记述中)孔子不知道冉雍“仁不仁”,但是“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出自《論語·雍也6.1》)孔子説,冉雍可以:“南面”,但却不知道冉雍是否达到了'仁’之境界(详见《論語·公冶长5.5》),以及,在《論語·里仁4.1》當中,所明确记录的:“子曰:'里仁為美。’”(出自,《論語·里仁4.1》)我們可以得知:'仁’不是外在的一種:“表现形式”。'’應該是:'内在的思维以及思考模式’,甚至説,是:“思想境界”了。('是不可见的但'不仁’是可见的

既:判断一個人'無仁’、或“(既:”(既:還没有达到'仁’,這種“思想境界”)的標準有很多......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論語·学而1.3》)

子曰:“予之不仁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出自《論語·阳货17.21》)等等。判断一個人的内心世界里'远仁’、'背仁’,這是有標準的,你只要看他做了甚麼,就可矣。一個人,“巧言令色”(“巧言令色”,出自《論語·学而1.3》),那,這是《論語》中记载的:可以判断一個人的内心世界,是“鲜仁”(既:“远仁”、和'背仁’......)的標準之一。“宰我問:'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期可已矣。’子曰:'......于女安乎?’曰:'安。’”(出自《論語·阳货17.21》)

宰我(孔子弟子)欲将三年的服丧期,改為:一年(既:期可已矣。”出自《論語·阳货17.21》),并為此而向孔子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論語》记载,孔子對此(既:《論語·阳货17.21》记述:“宰我問......”)并没有直接提反對意见,只是問他:“于女安乎?”(你心安吗?“于女安乎”,出自,同上)宰我答:“安”(既:我心安)。

故,《論語》记载孔子曰:“予之不仁也!”(既:“子曰:'予之不仁也!’”出自《論語·阳货17.21》)這説明:人做出來的事情、包括,且不局限于行為,和言論等等......這會直接导致他人對你进行一个:“你不仁”的评判,与判断。即便你做過一百件好事,一万件好事按照《論語》的標準孔子(包括我们'真’儒家們......)也未必會説:“你有仁”。

因為,'仁’,是看不见的。'’是内在的是一種:'思想,以及説是思维模式的被提升的层次’。叫做:仁。仁是看不见的,但'不仁是可见的所以哪怕你做再多的好事儿你也向人“証明”不了你“有仁

反之只要你做一件“恶事”者:“壞事”就能'近乎完美’的向世人証明没有仁”。做'人’難就難在這兒了

難的是,一辈子不能失误和犯錯。你做了再多的好事儿,也“証明”不了你有:仁(以《論語》的標準而言)。但反之,你只要犯一點錯,那“不仁不義”,有可能,就會給你'戴上’了。就像《诗经·大雅·抑》所説的,既:“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出自《诗经·大雅·抑》

道理是這樣的。而,在《論語》當中地孔子,也并没有説:“颜回有仁”。

《論語》中,孔子并没有這麼説(既:颜渊“有”仁)。《論語》中,只是记述孔子説:“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既:“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出自《論語·雍也6.7》)“不违仁”,和“有”(所谓的'有’......)仁是两码事。

不可混淆一谈。道理是這樣的。颜回“不违仁”,實際上,就等于説是:'颜回知道甚麼事不做’。僅此而已。知道甚麼事不做、或者:不能做,而只做該做的事儿,這就叫:'不违仁’

1.

道理是這樣的。我説,就七个字,既:'保持理性守规矩’。完了。

這(既:保持理性,守规矩),就叫:不违仁。僅此而已。孔子自己也説,既:“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論語·述而7.30》)'守规矩’,有這麼“難”吗。'克制’自己,不就行了吗。

2.

而,這(既:'克制’自己,守规矩)也是《論語》中记述:孔子教育颜回的話語。“颜渊問仁。子曰:'克己复礼為仁......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勿視勿聽勿言勿動。’”(以上,皆出自于《論語·颜渊12.1》)孔子教育颜回,要:守规矩,并保持理性。

而,颜回也是這麼做的;這既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出自《論語·雍也6.7》)的重要原因了。

道理是一樣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八月十二 于自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