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智看待:“明亡清兴”,究竟是“人祸”还是“天命”?

 思明居士 2023-01-11 发布于河北

在十七世纪中叶,发生了一件影响东亚大陆乃至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大事——总兵力不足二十万人的八旗铁骑,只用了短短二十年时间,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征服了拥有上亿人口、经济和文化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的明代中国。

要知道,在明朝覆灭五十年前的万历时期(1573—1620),国家的综合国力一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峰。除了在社会、思想、文化、对外贸易等领域出现了较大进步之外,明廷还通过“万历三大征(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丰臣秀吉的“大东亚野望”)”,稳定了国家内部以及国际周边局势。因此,有学者认为,“明清易代”是一件“原则上不可能发生,然而真实发生了”的重大历史事件。

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灭亡的原因究竟都有哪些?如何梳理明清易代的深层次原因?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文章图片1

崇祯自尽,明朝灭亡

1)“不可能之事”,真的是纯属偶然吗?

1)亡于内忧,还是外患?

不少国内学者认为,明朝“亡于李自成而非满清”。坦诚说,这种观点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实际上,多尔衮在《与史可法书》中就指出,“国家(清朝)之抚定燕都(北京),乃得之于闯贼(李自成),非取之于明朝也”。

文章图片2

李自成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自成起义绝不是一个突发事件,明朝的灭亡更不是“纯属偶然”。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几十年来不断加剧的社会动荡所招致的最终结果。

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至四十二年(1614)间,明朝境内相继爆发了十余次较大规模的兵变和民变。

天启七年(1627),自陕西至广西沿线各地,均爆发了声势较大的农民起义。其中,陕北地区的起义规模最大,涉及人数最多。进入崇祯六年(1633)冬后达到高峰。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大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宣告灭亡。

文章图片3

农民军进北京,一路势如破竹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农民个别的、零星的反抗无时不有,但真正能撼动根本、致王朝死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二三百年才有一次”。简言之,这些人认为,如果将明朝的覆灭单纯“归咎”于农民起义,是不全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军是明朝统治的“终结者”。

在当下,学界普遍将明朝的覆灭,归咎于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官僚阶层与军队的腐朽堕落(拓展阅读:一文概述:明朝灭亡,到底冤不冤?)。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些观点不准确,但任何一个都似乎很难单独地解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放得更远,以“全球化”的视角来关注明朝的“灭亡问题”。

文章图片4

影视作品中的农民军和明朝豪绅形象

2)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像明朝一样崩盘

值得玩味的是,与晚明一样,与中国相距遥远的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也在十七世纪中叶了爆发了一系列“不祥事件”。更为“巧合”的是,如果将时间线向前延展半个世纪,我们就会惊讶的发现,彼时的英国同样处于国力巅峰。

文章图片5

斯图亚特王朝

1588年,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即位。她依靠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支持,稳固王权,恢复新教法案,大力发展航海贸易和殖民事业,并于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起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并在1600年主导创建了东印度公司。

与此同时,英格兰文化也在这一时期有了蓬勃发展,相继涌现出了以莎士比亚、培根等为代表的文化巨匠。另外,国家人口也从1485年的220万,飙升至1600年的400万。因此,英国史学界将这一时期称为“伊丽莎白时期”和“黄金时代”。

不过,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末期,旷日持久的英西战争、爱尔兰危机、农业歉收和饥荒、议会反专利权的风暴以及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和中央官僚机构的腐败、社会下层的贫困、流离失所的难民,让国家局势变得日趋微妙了起来——显然,这一现状也和明代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图片6

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

1603年,终身未嫁且无嗣的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在临死前,她暗示愿意让接受基督新教教育的表侄孙,即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1566—1625)继承英格兰王位。伴随着詹姆斯一世的即位,都铎王朝被斯图亚特王朝所正式“取代”。

与伊丽莎白一世不同,英国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斯图亚特王朝的多位君主,几乎都是“道德堕落和能力低下者”。

历史学家霍利迪认为:“詹姆斯一世的继位是一个不祥的开端,(因为)他是一个粗鲁、自负、迂腐的君主。那个谄媚的枢密院,其伦理道德之衰败,已在莎士比亚的很多伟大悲剧中有所反映”。

文章图片7

詹姆斯一世(1566—1625)

至于他的儿子查理一世(1600—1649),尽管在即位之初,做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王权、整顿纲纪的努力,但是,他“不仅像父亲一样固执己见,并远不及他的父亲明智”,还“笃信自己的权力是天赋的,并将最终大权交给自己挥霍无度的少年朋友白金汉公爵”,因此,相关改革收效甚微。

当然,他最受时人诟病的,非其主导推行的宗教改革莫属。具体而言,查理一世对清教徒进行了残酷镇压,不少清教徒作家被处以枷刑、烙刑和割耳刑等刑罚。另外,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与议会的关系维系乃至为人处世等层面,这位仁兄同样让人一言难尽。

文章图片8

查理一世(1600—1649)

1642年8月,一直与议会不睦的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祭旗,第一次英国内战正式爆发。1647年3月,议会军攻克了查理一世在威尔士的最后一个据点——哈莱克城堡。至此,第一次内战以议会获胜告终。

查理一世被击败后,国会希望他能够接受君主立宪制。不过,他对此并不买账。同年11月,查理一世从纽马克特逃至南方的怀特岛,并秘密同苏格兰展开了谈判并缔结了秘密条约。另外,他还与控制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的长老派取得了联络,并加紧煽动各地王党叛乱,最终挑起了第二次英国内战。

与第一次内战一样,查理一世再次被击败。1649年1月30日,时年49岁的他以“背叛国家和人民”的罪名被处决。

文章图片9

被处决的查理一世

3)两大王朝迅速崩盘的几个“共同点”

首先是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直接矛盾。

在明朝后期,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冲突可谓尽人皆知。实际上,在斯图亚特王朝,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斗争同样“精彩纷呈”。

实际上,早在都铎王朝后期,国家一直就为财政问题所困扰。在当时,政府在名义上隶属于王室,相关开支要从国王的国库中支取。鉴于政府和王室开支的不断增加,国王不得不大肆举债。

尽管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王室基本上抹平了“欠账”。不过,伴随着詹姆斯一世的即位,王室开支再度出现了巨额增加。数据显示,截至1606年,债务已经飙升到了60万英镑。为了“填坑”,他不仅设立了一些新税目,还大肆依靠卖官鬻爵增加收入。一系列“蜜汁操作”下来,使得王室权威和社会风气急转直下。

查理一世即位后,同样因为征税问题与议会爆发了多次激烈冲突,甚至在1628—1639年间直接解散了议会。与此同时,他不仅依靠卖官鬻爵来扩大财政收入,还恢复了詹姆斯一世设立的各种税目,并实行专卖制,增加关税,将船税扩大到内陆,甚至重提王室过往的森林所有权,要求使用者补交重税。

文章图片10

英国内战主题绘作

其次是大规模民变的爆发。

早在都铎王朝时期,圈地运动引发的官民矛盾就已经变得极为激烈。对此,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在其著作《乌托邦(1516)》一书中辛辣地指出:“羊原本是温顺的动物,但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

数据显示,在1455—1607年间,英国中、东部的 24个郡共圈地516676英亩,占到了土地总面积的2.76%。不过,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实际圈地的面积数要远比官方的统计数据大得多。

为了保证税收和兵源,政府尽管相继颁布了不少禁止圈地的法令,但收效甚微。为了防止农民反抗,政府又同时颁布了严酷法令,旨在惩办流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批穷人不得不漂洋过海,前往美洲谋生。

文章图片11

Robert W. Weir 1843年油画《船上(五月花号)的清教徒》

不过,只能留在英国本土、数量更多的英国穷人,选择揭竿而起。数据显示,以林肯郡骚乱(1536)、求恩巡礼骚乱(1536—1537)、西部叛乱(1547—1549)、凯特叛乱(1549)、怀特叛乱(1553—1554)和北方叛乱(1569—1570)为代表的六场骚乱,沉重动摇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到了查理一世统治时期,英国最终爆发了长达9年(1642—1651)的内战。最终,战败的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所有的这一切,似乎又能依稀看到晚明的影子。

文章图片12

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荒原

4)欧洲和东亚大陆,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当然,基于疆域、人口、地理环境等角度看,中英两国存在着明显差距。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几乎整个欧洲都处于遍地狼烟的状态。换言之,英国的乱局,更像是“欧洲大乱斗”的集中体现。

除了英国之外,法国境内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反对王室统治的斗争;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地,相继爆发了寻求独立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即便在德国、荷兰甚至瑞典境内,均出现了规模不小的暴动事件。

举个例子,总人口只有60万的法国“小镇”普罗旺斯,在1596—1635年间发生了108次民变和起义事件,1635—1660年更爆发了156次,即便在1661—1715年间也多达110次。客观地说,如此大规模的民变和起义,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文章图片13

加泰罗尼亚起义主题绘作

几乎在同一时期,在除了明代中国之外的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境内,也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局面。

先看朝鲜。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前半期,经历了壬辰倭乱的朝鲜,爆发了极为严重的水旱灾,濒临崩溃的国家经济一直都没有“缓过来”。

1624年初,“李适之乱”爆发,叛军一度攻占了王京汉城。尽管叛乱最终被平定,但百姓生活变得更为困苦。1627年和1636年,八旗铁骑两度南下,朝鲜王朝的统治遭遇到了最为严重的危机(拓展阅读理性讨论:为什么朝鲜孝宗总想“反清复明”?)。

文章图片14

《南汉山城》中的清朝官兵

再看日本。进入十七世纪后,日本境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到了17世纪40年代,“宽永大饥荒”(1642—1643)爆发。根据日本史料记载,“自江户至京洛,北国沿线人马皆饿死,道路上躺满了尸体”。与此同时,食物价格上涨到空前的水平。

为了谋求生路,很多百姓只能被迫卖掉农具、牲畜、土地甚至是子女;一些人选择尽弃财物,逃至他乡,充当流民。

文章图片15

揭竿而起的日本百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亚和欧洲境内均爆发了大规模的族(国)际战争。

在东亚地区,先后爆发了四场大规模的战争,即明缅战争(1576—1606)、中日朝鲜战争(1592—1598)、明清(后金)战争(1616—1644)和中荷台海战争(1661—1662)。

席卷了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让各国损失了大量人口。数据显示,在1621—1632年的十年中,瑞典死于战场上的军人高达5—5.5万之多,在1633—1648年间的阵亡人数更是前一个十年的两倍。

在德意志地区,当时的史学家们认为,“三十年战争”导致的人口损失可能达到一半到三分之二之间;最新的统计数据指出,神圣罗马帝国人口减少了约15—20%,其中在“主战场”梅克伦堡、波美拉尼亚和符腾堡等地,半数居民死于战争。

一言概之,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上最不安定的时期。

文章图片16

“三十年战争”主题绘作

2)明朝灭亡背后的自然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居然存在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难道是巧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基于全球化的视角看,自然因素与“初具雏形”的全球化进程,同样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1)气候恶化:明朝灭亡的导火索

资料显示,自十四世纪开始,北半球的气候出现了转寒迹象,并于十七世纪达到极点。具体而言,十五世纪初截至19世纪末,全球相继出现了两个温暖时期(1550—1600和1720—1830)和三个寒冷时期(1470—1520,1620—1720和1840—1890)。

其中,以十七世纪为最为寒冷,冬季平均温度比今日要低2℃。对于明代中国而言,这一变化表现更为显著。对此,国内学者总结了明朝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 明朝前期(1368—1457):气候寒冷
  • 明朝中期(1458—1552):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小冰河期
  • 明朝后期前半叶(1557—1599):夏寒冬暖
  • 明朝后期的后半叶(1600—1643):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小冰河期
文章图片17

数据显示,晚明时期几乎是“最冷的”

值得注意的是,17世纪的第五个小冰河期的“杀伤力”最为巨大。具体而言,在1571—1644 年间,北方大部均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低温天气,如36次初霜、雪期提前,终霜、雪期推迟的现象。

其中,1620—1640 年是最为寒冷的时段,比如北京的冬季平均气温要比现在低2℃左右;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初霜期比现在提前了30天以上。

气候显著变冷,使得北方大部冷冻频发,灾情严重。综合各地地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最早可追溯至嘉靖(1522—1566)前期,从万历十三年(1585)开始变得愈发显著。

资料显示,万历四十八年(1620),山东'十月,大雨冰,地厚尺许,树枝皆折,鸟兽多饿死';河北'五月戊寅,喜峰口雪三尺(1638)'。到了崇祯时期,灾情达到了新高峰,直到康熙二十六年(1667)才有所缓解。

文章图片18

“天下无敌”的大明朝,几乎进入了至暗时刻

除了降温以外,干旱也是激发全国性民变的重要因素。

结合资料看,整个十七世纪,是近五百年来三次持续干旱中最长的一次。众所周知,明代中国的北方大部份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度的升降与降水量息息相关——气温升高则降水就多,反之则降水少。

鉴于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因此,温度的变化对粮食产量、水旱灾爆发的频率以及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烈度,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粮食产量为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平均温度变化1℃,当下的粮食亩产量相应变化为10%;年平均降雨变化100毫米,粮食亩产量的相应变化也为10%。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明朝,损失的幅度甚至更大。

文章图片19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早在成化年间(1465—1487),旱灾就已经成为了令明廷抓狂的自然灾害。进入万历年间,旱情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以东北为例:

  • 万历元年(1573),广宁、锦州、海州等地旱灾;万历三年至十四年(1575—1586),辽东连年水灾;万历四十三年(1615),'辽左灾旱,司农告乏';
  • 泰昌元年(1620),'锦义自春至夏,逾时不雨,千里赤地',天启元年(1621),辽东久旱,五、六月彻日大雨;
  • 天启六年(1626),'霪雨为灾,山海关内外城垣倒塌,兵马压伤,时因粮荒';
  • 崇祯五年(1632),'沈阳大雨,民舍淹没颇多,野兽蛇蟒亦漂去','辽阳大饥,父子相食',崇祯十一年(1638),'辽阳旱蝗,秋禾噉尽',崇祯十二年(1639),'辽阳复旱蝗,秋稻靡遗',崇祯十三年(1640),' 辽阳大饥,父子相食'。

因为明朝一直对东北女真诸部奉行高压政策,动辄以闭市相要挟,使得双方矛盾不断激化。为了生存,旋即发动了针对明朝的劫掠战争,并最终建立了后金政权(拓展阅读传统的“华夷观”,是如何让明朝走向万劫不复的?)。

另外,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的北方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小冰河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负面影响,远比南方大得多。于是,饱受天灾困扰的华北人口,开始大规模的向南方推移。北方地区社会生产力和人口的双重下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满洲入关的可乘之机。

文章图片20

明朝时期的东北集市

大面积的降温和干旱,最终招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蝗灾和瘟疫。

先看蝗灾。崇祯九年(1636),大规模的蝗灾爆发于陕西东部、山西南部以及河南开封一带。崇祯十年(1637),蝗灾向西扩展至关中平原,向东扩展山东及江苏北部地区,并很快扩展到南起淮河、北至河北的广大地区。

从崇祯十一年(1638)开始,蝗灾开始向长江流域扩散,一度抵至江汉平原。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黄河与长江两大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及整个华北平原,都成为了重灾区。直到崇祯十四(1641)年,华北蝗灾开始出现了减退迹象,但长江流域的蝗灾却颇有愈演愈烈之势,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连续四年的特大蝗灾才“告一段落”。

文章图片21

遮天蔽日的蝗虫

再看看瘟疫。由于大规模流民的出现,瘟疫在明朝后期变得日益猖獗(拓展阅读瘟疫与社会大变革:黑死病是如何改变欧洲的?)。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从1408年到1643年,发生大瘟疫合计19次,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其中,始于崇祯六年(1633),最早爆发于山西的鼠疫最为恐怖。

崇祯十四年(1641),瘟疫传到河北,并随着起义军和流民传至更多地区。同年,鼠疫传到北京。史载,该年二月,北京城中“大疫,人鬼错杂”,“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进入后半年,疫情更为严重,“人偶生一大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病,亦半日死,或一家数人并死”。

文章图片22

电影《大明劫》剧照

面对天灾,北方人民的生活变得极为困苦不堪。根据士人郑廉(1628—1710)《豫变纪略》中的记载,

“崇祯三年(1630)旱,四年旱,五年大旱,六年郑州大水,黄河冰坚如石,七年夏旱蝗,八年夏旱蝗,怀庆黄河冰,九年夏旱蝗,秋开封商丘大水,十年夏大蝗,闰四月山西大雪,十一年大旱蝗,赤地千里,十二年大旱蝗,沁水竭,十三年大旱蝗,上蔡地裂,洛阳地震,斗米千钱,人相食,十四年二月起大饥疫,夏大蝗,飞蝗食小麦如割,十五年怀庆地震,九月开封黄河决。”

在西北,当地百姓的生活足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崇祯二年(1629),陕西籍官员马懋才上《备陈大饥疏》,里面有这样一段: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翼城之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矣。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后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

文章图片23

1942年河南大饥荒旧影

因为天灾,各地民变频发,流寇猖獗。

在河南“兼以流寇之所焚杀,土寇之所劫掠,而且有矿徒之煽乱,而且有防河之警扰,而且尽追数年之旧逋,而且先编三分之预征,而且连索久逋额外抛荒之补禄。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使奸民之不望贼而附,不可得也;欲使富之不率而贫,良之不率而奸,不可得也”。

在陕北,“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

文章图片24

电影《大明劫》剧照

实际上,即便是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南方,也未逃过气候剧变导致的灾难。宋应星(1587—1661?)就指出:“今天下生齿所聚者,惟三吴、八闽,则人浮于土,土无旷荒。其他经行日中,弥望二三十里,而无寸木之阴可以休息者,举目皆是。生人有不困,流寇有不炽者?所以至此者,蚩蚩之民何罪焉!”

坦诚说,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沉迷与内斗的明朝官僚机构,根本不具备解决如此恶劣局面的能力。由此可见,当我们讨论明朝的灭亡问题时候,“天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2)不容忽视的“全球化”进程

西方学界认为,十七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早期阶段,即“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

有学者指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旧世界得以跟新世界接触,藉由将大西洋从屏障转成通道的过程,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符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各地发生的事件都在一个互相连结的世界里共振共鸣,思想和贸易引发的效应越过重洋,就像蝴蝶拍动翅膀扰动了空气”。

文章图片25

工业革命,让欧洲迅速腾飞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以白银为基本货币的“世界货币体系”陆续发展起来了。进入十七世纪后,明朝的货币白银化也宣告完成。这就意味着,明代中国被正式纳入进了世界货币体系,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明朝经济的发展,愈发依仗境外白银的输入。具体而言,白银输入的变化态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十七世纪前半期,明朝的白银输入量一度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于是,一些学者认为,“白银输入量的震荡,也可视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截至目前,这一观点并未成为国内学界的广泛共识(拓展阅读:理性讨论:为什么明朝的倭寇这么狂?)。

文章图片26

明朝皇帝会见外国使臣

由于全球化的进展,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随之而来的国(族)际纠纷也越来越多。作为解决纠纷的手段之一,战争也越来越频繁,先进的军事技术出现也能以更短的时间迅速传播至世界许多地区,这对东亚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火器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其迅速传播,使得一些原本国力相对弱势的国家和地区政权,也能够建立和拥有相当强大的军力,向大国进行挑战。因此,明朝的“边疆局势”并不牢靠,明廷需要做出很大努力来对付这种局面。

更为不幸的是,明朝军事改革的主要成果,几乎全部落入到了敌手后金(清)手中,最终让中国历史被彻底改写(拓展阅读:什么是“中国”:清朝皇帝眼里的“中国”)。

文章图片27

明清易代,终成定局

3)尾声

西方学者认为,十七世纪亚洲的经济崩溃,远比欧洲同期的社会动荡更具威胁力。其中,以明代中国最为严重。

具体而言,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明朝全境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可朝廷依然横征暴敛,最终激起大范围民变,这给了东北的建州女真以“发育”的机会。进入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后,土地肥沃的长江流域也先后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同时,明朝灭亡也是全球性的“十七世纪危机”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不能以一个“偶然事件”来进行考察。要知道,如果单纯以“中国视角”来评价“明清易代”,很多问题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一言概之,自然灾害以及衍生出的大饥荒和大瘟疫,不仅让明朝折损了数百万的人口,更让明朝的统治濒临崩溃,最终被“后来者居上”的清朝彻底摧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