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手心理学揭示残酷真相:你再好,他也会不爱你

 鱼白书生 2023-01-11 发布于江苏

认识一位律师朋友,他曾和我们说过一个现象。

几乎在所有因丈夫出轨背叛而导致离婚的案件中,妻子总会问同一个问题:我这么好,他为什么还要出轨?

是的,这些妻子们确实很棒。

她们有的是职场精英,有的是全职妈妈,不论扮演几个角色,她们都做到了贤惠持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然而现实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哪怕自己的妻子很好,丈夫依然会背叛妻子,婚内出轨,导致离婚。

正因为执着于“我这么好,他为什么还是不爱我”的痛点,很多人在遭遇感情创伤后,沉浸痛苦之中,难以自拔,无法疗愈。

甚至,很多人因为对方的离开,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和否定,丧失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分手心理学》这本书中,有个观点非常好:有自我,才能有爱情;能独立,才能有爱情。

书的作者曹雪敏,是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生,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她的从业生涯中,累积来访者1000多人,咨询时长超过5000小时。

积累了众多临床案例的她,深刻知道情感和婚姻关系中,所有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在写《分手心理学》时,曹雪敏也尽可能地去考虑到大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她也会相应地给出答案。

书中浓缩了她的经验和心得,她把晦涩深奥的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放进书中,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告诉那些在情感关系中失利的人们,想要走出感情的沼泽,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活出自在安宁。


01 坦然接受,是疗伤的第一步

很多失恋的人,明明内心极度悲伤痛苦,却依然在人前故作坚强,强颜欢笑。

碰到亲朋好友询问时,也会隐瞒情况,拒不承认自己失恋,甚至拒绝讨论这个话题。

播客“Steve说”的主播史秀雄说过一句话:“分手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象征着被抛弃,被拒绝,个人价值被否定。但是在和无数来访者接触之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分手也可以成为非常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那些不敢面对,不敢承认失恋的人,就是感觉自己被拒绝被否定了,自我价值荡然无存。

所以他们害怕谈论这个事实,就像他们害怕被其他人看扁一样。

殊不知,分手只是一个情感关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一种人人都可能经历的体验而已。

如果一个人,想要尽快摆脱失恋的负面影响,走出泥潭,开始正常的生活,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失恋的事实。

不论好坏,先接受这个事实,坦然面对它带给自己的压力和失落,会有助于我们快速恢复状态。

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学》书中告诉读者: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感受,不排斥,不压抑,也不评价,试着找到这些感受正在告诉自己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倾听自己的情绪,坦然接受现状,会更快地疏通心底的抑郁。 

02 感情关系中,角色变化导致需求变化

在时光的流逝中,很多夫妻都会质疑对方变了,变坏了。

因为他们做出很多背叛婚姻和爱情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他会变坏呢?

原因很简单。

变化才是常态,只是变坏是你不希望看到的意外。

夫妻也好,恋人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相处得越久,关系自然会发生变化。

男女在这段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打个比方,婚前男女只是谈恋爱,角色就是男女朋友,彼此陪伴就足够了。

婚后有了孩子,原来的女朋友变成了孩子妈妈,变成别人口中的儿媳,她的需求就比之前多了。

她渴望被丈夫嘘寒问暖,也渴望被公婆尊重,也希望被孩子喜爱。

当她的需求增多时,当其中任何一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都会影响她的情绪和状态。

如果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负面情绪一直没有被疏解,一旦爆发,后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生活充满了变数,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也在变。

所以,我们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是不一样的。

亲密关系中,只有及时看到对方新的需求,及时给予回应,找到双方都满足的平衡点,这段关系才不会被时间打败,才能持久。

03 没有无条件的爱,除了爱自己

总有人期望另一半无条件地爱着自己。

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这世上唯一无条件的爱,其实至于自己爱自己。

其他的爱,都有条件。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因为孩子是他爱情的结晶,是自己的骨肉,有血缘关系,所以他会爱孩子。

丈夫爱妻子,因为妻子温柔体贴,是他生活中的好帮手,所以他深爱妻子,并且希望妻子一直贤惠下去。

父母会因为孩子听话孝顺而更爱孩子,当孩子出现叛逆,违背父母意愿时,这种爱甚至会被冲淡。

亲子关系的爱,尚且要谈条件,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和情侣。

与其讨论对方会不会无条件地爱自己,不如深刻剖析一下到底什么是爱。

爱其实包括三个要点,一是爱还是不爱,二是爱的深浅,三是爱的表达方式。

亲密关系中,把这三个问题捋清楚,对促进两人的关系更有益处。

很多时候,爱人之间不是不爱,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对。

这也是曹雪敏在书中提到的另一个观点:爱得舒服很重要。

用对方想要的表达方式,表达爱意,才会令对方舒适。

在很多夫妻中,妻子会要求丈夫承担家务,帮忙料理家中的琐事。

对男人而言,这简直是种折磨,于是他们无视妻子的诉求,拒绝做琐事,结果导致妻子不满,关系濒临破裂。

要知道,忽略琐事,就是忽略爱的表达和爱的人。

关注琐事,帮妻子一起打理,理解妻子对家务琐事的重视,丈夫才能体会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如果只是打着爱的旗号,却从未按照对方的诉求去表达这份爱,这样的关系相处起来是不舒服的。

不舒服的东西,往往被排斥,被拒绝。

爱得不舒服了,爱也就是到头了。 


04 对未来怀有憧憬并积极投入

曹雪敏《分手心理学》中,提到了很多科学研究和心理学知识,帮我们走出分手的影响,重新构建自我,借力成长。

其实,不论我们是单身,还是和爱人在一起,我们自己决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未来有着重要意义。

当我们对未来怀有憧憬,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并且愿意为了将来的幸福,积极投入行动,我们才更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当我们可以轻松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日子过得温暖充实,当我们自己对生活充满热爱,我们才更可能长久地经营一段感情。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自爱,自有人爱。

有自我,才能有爱情,能独立,才能有亲密。

有些分手,不是你不够好,只是对方的角色和需求变了,而你恰好无法满足他的角色需求而已。

这和你自身优秀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你再好,对方也会不爱你。

走出伤痛,看见自我,拥抱自我,我们才会离幸福更近一步。

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人能在变数中,准确看到对方的需求,并且积极响应对方需求,建立一种平衡关系,让彼此感到很舒服。

希望你我都能重新认识亲密关系,找到真相,解决问题,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从容相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