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境即仙——独探圆明园方壶胜境:走入传说中的东海龙宫秘境

 飞行的书卷v3pd 2023-01-11 发布于北京

作者:飞行的书卷

时间:2022年8月25日

地点:北京-圆明园-北远山村”-“若帆之阁”-“天宇空明”-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赞为“即境即仙”之地!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所以这处景观谈不上模仿任何地方,属于圆明园独创。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

方壶胜境基本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福海东北岸湾内,四宜书屋之东,涵虚朗鉴之北。

方壶胜境原是海神的祭祠,是我国园林中仅有的一座。它是面临福海东北的一个内湖,大小水面之间,有一座可开启的吊桥作示意性的分隔,当桥开启,大的龙舟可由福海进入内湖,直达突出湖中的迎薰亭。

主体建筑是对称布置、前后三组的殿堂,上覆黄色琉璃瓦,倒影于水面上,犹如仙山的琼楼玉宇,极为壮观。特别当游人透过桥洞,远望福海中心的蓬岛瑶台时,更会产生漫游在仙境的观感

这处景观的设计来自于古代的神话,《列子》中,曾记载着古人想象中的仙境:在渤海之东有一座无底之谷,被称为:归墟,这座无底之谷,漂浮着五座仙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上的亭台楼阁都是金玉建成,栽种着茂盛的五彩玉树……

乾隆笑秦始皇派人出海寻觅仙山却一无所获,于是命人在圆明园内建造了人间的仙境“方壶胜境”,这里是圆明园内最为金碧辉煌的园林。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金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每当薄雾在水面上升起的时候,这里如梦如幻,宛如仙境,乾隆将传说中东海的龙宫移植到圆明园,在乾隆的心目中,不管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他都应该拥有。

目前方壶胜境前内湖,夏天有荷花,可以从内湖乘船出福海。

此景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旁边有曲桥回廊、汉白玉拱桥,而“山”字形汉白玉的亭基屹立湖中心。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仙山琼阁般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与里面均采用严格的对称布局,又一个中轴线连着南北两个群组。

在方壶胜境以西还有一组充满意境的景区——三潭印月,该景区是圆明园仿建的西湖十景之一。在池中设三石塔。石塔残件尚存留在遗址。

整个方壶胜境景群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焚毁,焚毁初期,这片遗址上还残存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构件,其中以石制为多。虽然经过1900年战乱和民国时期的军阀盗运,以及当地民人的拆挖,这里残存的石构件还是数量很多的,1985年来经过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建筑残件。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这样描绘《方壶胜境》,诗中充满了自豪感:

海上三神山,舟到辄风引去,徒妄语耳。要知金银为宫阙, 亦何异人寰?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东为蕊珠宫,西则三潭印月,净渌空明,又辟一胜境矣。

飞观图云镜水涵,挐空松柏与天参。

高冈翔羽鸣应六,曲渚寒蟾印有三。

鲁匠营心非美事,齐人搤掔只虚谈。

争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惭。

视频:方壶胜境遗址实拍讲解

附注:以下才是真正的方壶胜境秘境

方壶胜境除了供游人观赏的那片角落外,还有一大片秘境未对游人开放。

进入这片秘境有两条道。

第一条是从大后方切入:从“北远山村”一直往东走,经过“若帆之阁”继续往东,一直走到“天宇空明”附近后,再往南切入方壶胜境后方。这条路属于未开发景区,没有景区路可行,全程土路,荒草茂盛,森林密布,全程无人。一个人走十分吓人,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条路:

你按正常景区路进入方壶胜境,在方壶胜境游船停泊处,有一道很高的铁栅栏,其中一侧深入水面。如果你乘人不备,冒险爬过去,就能抄捷径进入这片秘境。走入这片四处堆满巨石的遗址,到处有散落的龙头石,貌似来到了龙宫

视频:独探圆明园秘境:误入一片貌似龙宫的遗址,到处有散落的龙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