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十六)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最活跃的文化论争

 金色年华554 2023-01-12 发布于江西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最活跃的文化论争

“中华民族的一次自新”“开启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礼教、反文言”,传播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一场运动。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有关中国近代文化最活跃的论争和改革,它上承戊戌变法,下启“五四”运动,让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转变。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在1915年后发生新文化运动呢?

首先,晚清以来一系列思想和政治变革为新文化运动打下基础。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曾国藩等士大夫就已经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晚清出现了谭嗣同梁启超等批评传统伦理道德观的知识分子;清政府也努力推动变革,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推动立宪运动。1905年,科举考试被废除;1911年,君主制崩溃;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宣布经学不再是必修课程。

其次,袁世凯复辟北洋军阀统治激起知识分子反抗。

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开启专制独裁的进程,不但复辟当皇帝,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公开下令祭天祀孔、尊孔读经,并获得康有为、严复等知识份子的支持。

袁世凯复辟的行为虽然没得逞,但中国政权仍然处在北洋军阀控制下,军阀割据和混战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题。

袁世凯

为了对抗袁世凯的复辟举措和北洋军阀政府,孙中山曾发动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但都没能成功。

这种情况下,陈独秀等知识分子认为,革命虽然能够推翻传统的政治制度,但却不能改变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所以当务之急是改变民族的精神生活,这是任何政治行动和体制改革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这成为贯穿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陈独秀

那么,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到推广新文化成为席卷全国的运动,又经过了哪些步骤呢?

一、初创《新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9月-1917年初)。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期中撰文称,“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揭示六条“新青年”准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但论旨还比较空泛。

《新青年》杂志

此时,新文化的概念还没有提出,陈独秀的文章多是意见的表达,还谈不上学理的描述。而且,此时的编辑只有陈独秀一人,主要撰稿人多为陈独秀安徽老乡,后来陆续有吴稚晖、胡适、李大钊等帮忙撰稿。

当时杂志的主要内容是译介国外的思潮和点评时弊,比如介绍法国文明、俄国思想、日本文化、美国社会制度等等。自《新青年》第二卷起,陆续发表了以易白沙《孔子平议》为代表的反孔文章。但当时销量极为有限,每期印数1000本,业内知名度也非常低。

二、《新青年》杂志社迁至北京,以北大为根据地聚拢多位知名人士(1917年初-1918年)。

转折点是1916年底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也随之迁到北京。当时,在蔡元培的鼓励和庇护下,新式知识分子的精英人物云集北京大学。陈独秀作为文科学长,也聚拢了一大批资深学者和优秀学生作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作者,比如章士钊、蔡元培、钱玄同、鲁迅、沈尹默周作人沈兼士傅斯年顾颉刚等。

蔡元培

1917年到1918年期间,他们的精力主要在思想文化改革方面。总体上,《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提倡新学;反对少数人物享有政治特权,提倡民主、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十月革命爆发后还开始重视社会主义;反对传统的伦理,例如对政权掌握者尽忠、对父母尽孝等,提倡人人平等;反对传统的大家庭制度,提倡西方的小家庭制度,提倡女性的平等和独立,以及恋爱和婚姻自由自主。

影响比较大的是文学革命。《新青年》鼓励语文改革,改用白话文,讨论国语罗马字化和推行世界语的问题,并且介绍标点符号的用法;反对传统儒家哲学,提倡重估所有的经典,等等。

胡适

这些主张,基本可以归纳为两项,即“德莫克拉西先生”(民主)和“赛因斯先生”(科学)。《新青年》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改革,达成思想界领导力量的大联合,反抗军阀的统治。

《新青年》从一个安徽人主导的地方性刊物,转变成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因为北大全国最高学府的地位,《新青年》主导的文学革命等,开始成为“全国的东西”。

自1918年开始,《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出版。

三、论争引起舆论广泛关注(1918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

1918年以后,陈独秀的思想越发激进,倾向于群众运动,他创办《每周评论》,用来发表尖锐的政论文章。同时,一批热衷于新思想和文学运动的优秀学生,以胡适为顾问,创办了《新潮》杂志。他们大多数对历史和文学感兴趣,比如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等。

傅斯年

《新潮》坚持“批判的精神”、“科学的主义”和“革新的文词”,1919年1月出版第一期就受到全国文学青年的热烈欢迎。

《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三者相互声援,引发越来越多地关注。随后,两场论争,让《新青年》和文学革命在舆论圈迅速“蹿红”。

一次是在陈独秀指导下编辑们自导自演的双簧戏:钱玄同用假名字致信《新青年》(《新青年》有读者来信栏目),指责其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对文学革命攻击尤为猛烈。然后由刘半农代表《新青年》,对信中的观点一一批驳。双方文字都极尽刻薄之能事,极具戏剧性和观赏性,一下子激发了舆论的关注。

另一次是由翻译家林纾发起的。1919年2、3月间,他在《新申报》连续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同人,继而在北京《公言报》以公开信的形式两次致书蔡元培,攻击《新青年》与北大。

林纾

林纾的攻击非常毒辣,蔡元培也在媒体上进行回应。因为两位都是学界名流,这场论辩迅速引发舆论关注。一时间,北京和上海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林纾和蔡元培的辩论内容,还竞相发表评论。他们把“林蔡之争”称为“新旧之争”、“新旧思潮之冲突”、“新旧思潮之决斗”等,火药味十足。

陈独秀也趁机在《每周评论》上转载14家报纸的27篇社评,让原来的学术争论转发为大众关注的公共话题。林纾的攻击,无形中为《新青年》做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这场论争结束后,《新青年》及其同人名声大震,杂志印数飙升至一万五六千份。

当时批判《新青年》的旧派人士,不少跟北洋政府有关联,一方面出于“旧派”的怂恿,另一方面北洋政府也不能容忍这些“离经叛道”的新思想,所以对《新青年》一派知识分子也有打压的趋势,这越发激起社会各界对新派知识分子的同情。

四、“五四”运动让新文化运动升级(1919年5月后)。

从《新青年》转到北大开始,新式知识份子就跟学生进行合作。随着北洋政府和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关系越发亲密,知识分子和学生在共同的反日思想下越发团结。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虽然学生是这场运动的主体,但新式知识份子提出各种主张,以支持学生,蔡元培和其他大学领袖的抗议和辞职,都是学生最有力的支持。陈独秀还因为当街发海报被逮捕。“五四”后两个月里,这场运动变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的联合运动。

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

“五四”影响扩展至全国,让新知识份子和他们的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五四”之后半年内,全国白话文刊物一下子增加至400多种,各种介绍新思想的刊物纷纷涌现,全国工商界和教育界,纷纷出现各种学习和研究新思想的团体。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在社会各界开展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