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渐华 2023-11-09 发布于山东


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两千多年的王朝专制统治结束。

但是王朝结束并不代表中国就现代化民主化了。王朝虽然结束,但护卫王朝的伦理根基还在,尤其是程朱理学的雾霾还笼罩在中国上空,父权思想、皇权思想依然禁锢着大部分的中国人。女人裹小脚、烈女殉夫、三年守孝、家庭父权、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迷信,等等旧道德旧文化还压制着国民,造成了新制度与旧伦理旧思想的极不匹配。

这时候,急需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来改变这一切,是时势使然。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终于还是来了。第一个出场的是陈独秀。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一个杂志——《青年杂志》,宣传民主和科学,主张推翻陈腐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这份杂志专门开辟一个文艺栏目,刊登西方的文学作品,并介绍西方的文艺思潮。陈独秀亲自撰文批评了中国旧文学被形式拘束,在内容上又脱离现实的巨大毛病,主张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文艺改造。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这样,陈独秀就把这场运动的大旗竖起来了!

旗帜虽说竖起来了,但陈独秀自己却不知道从何着手。因为他那时候对文学研究并不深入,只是意识到要改变,却无法实践,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锁钥之处在哪里。所以他的杂志上依然发表谢无量那些老旧腐朽、毫无意义的旧体诗。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与《新青年》

这时候第二个人出场了。谁呢?

——胡适。

其时胡适正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他生在一个传统家庭,小时候也是阅读了大量古书,尤其是读了很多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小说,在读中学时又读了林纾、梁启超等维新人士的书。

他感觉,这些白话书籍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比那些艰深古涩的书,更能让人清楚明白。从此就埋下了他思考中国文学的种子。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青年胡适

胡适在美国读书期间,就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字与文学的问题,与同在美国的其他留学生一起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辩论,并且尝试写白话诗,并将诗集取名《尝试集》。渐渐地,他总结出一些脉络,提出了自己的八项新文学观点:

一、不用典。

二、不用陈套语。

三、不讲对仗。

四、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五、须讲求文法。

六、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不摹仿古人。

八、须言之有物。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胡适

1916年10月,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提出了这八项主张,并明确提出了“文学革命”这个词。

此时的陈独秀虽说拉出了大旗,正愁不知道怎么充实旗帜上的内容,和胡适通信后,他发现问题所在了,也从胡适这里找到方向了,什么方向——推广白话文。

不到一个月,胡适又整理了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寄给陈独秀。之前他还提的是“文学革命”,而这次却提的是“改良”,原因跟取《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一样,都属于胡适谦虚温和的性格体现。

一来他知道这是破天荒的大事,必然会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取一个稍微温和点的提法,招来的敌对情绪不会那么强。

二来他也是刚开始尝试白话,这中间还有许多问题他也没思考成熟,最后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功也说不好。所以取一个温和的提法,既是他作为学者的严谨体现,也算是给自己预留一点后路。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和胡适

陈独秀在收到胡适的前一封信后,见八项主张过于笼统而模糊,对“文学革命”本来还有些怀疑。待他收到第二封信后,立即表示赞成,而且改革的态度比胡适更加激烈。胡适说“改良”,直率性格的陈独秀直接要“革命”,并正式在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刊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关于这一点,两人的通信可见一斑。

胡适在1917年4月写信给陈独秀,信中说: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绝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陈独秀回信说: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文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这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战争。现在“军旗”竖起来了,“军械”也充实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战场太小了,“斗士”太少了。单单《新青年》一份杂志,影响力很有限。

这时候,便该第三个人出场了——蔡元培。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蔡元培是前清进士,旧学底子非常深,但他并不迂腐,而是具有维新思想,并赴欧洲学习考察过,接触了西方的新思想。他早年也一直在开展进步活动,组织过光复会,后又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

1912年中华民国刚成立时,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后来因为革命的反复,他辞职后奔走海外。等他在1916年底回国担任北大校长时,他就想着要革新思想和教育,以北大为战场。可他手下缺大将,他急需一位文科学长来替他排兵布阵。

这时候,他的朋友汤尔和向他推荐了在上海办杂志的陈独秀。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陈独秀、胡适

蔡元培对陈独秀的《新青年》和“文学革命”早有耳闻,而他也赞成陈独秀的主张。于是乎不惜“三顾茅庐”,亲自登门造访其时正在北京的陈独秀,请他出山。

陈独秀忙着回上海办《新青年》,一开始是推辞的,并举荐胡适代替自己。直到蔡元培提出《新青年》可以转到北大学校里来办,陈独秀这才应允。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鲁迅

1917年1月,陈独秀来到了北大,《新青年》来到了北大。同年8月,胡适在陈独秀的去信相邀后也回国了,任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所主任。原本就是《新青年》撰稿人的刘半农也被聘为北大教授。周作人也是这一年进的北大。

此外,先后进北大的有李大钊、钱玄同、刘文典、沈尹默、沈兼士等,稍晚一点,鲁迅也来北大兼课。

三个人的风云际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就这样,北大改革与《新青年》结合,这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就由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的发难,和一大批新斗士的拥趸,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