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美好(2023)12◎无有

 木石匣 2023-01-12 发布于内蒙古

无有

【1】

    犹太教里,造物主耶和华创造世界之后,就和犹太人签订协约,信仰耶和华,方可获得耶和华的拯救,并赐予犹太人以美丽的迦南之地。也就是说,慈善事业的利他行为,本质上是利己行为。

    慈善捐款,一半是出于教义,天下人类都是上帝之子,人人平等,人人都应该得到上帝的眷顾。另一方面,今生行善,也可以为进入天堂做好铺垫。

【2】

    基督教之所以是普世的,在于他人人平等的学说。另一方面,基督教受罗马帝国的影响,很好的糅合了法治传统,并也因此具备了民主的雏形,使基督教义深得人心。基督教各派关于教义分歧的争论,大都是民主讨论通过的。所谓的异端及宗教审判,也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的。对比中国文革的大鸣大放大造反,它无疑更加理性一些,也少死了很多人。

    凡事,只要死人,都称不上道义的。

【3】

     所谓的和谐,就如美国总统的宣誓仪式。

     手按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则是《美国宪法》。对前者有所敬畏,才不至于飞扬跋扈;对后者有所惧畏,才不至于无法无天。

【4】

    时间是用来虚度的,欲望是用来发泄的。

【5】

     宗教与科学,如同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6】

     行走改变生活。

     当你静止与某个地方,你会觉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但当你行走天涯海角,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宇宙间的蜉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在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就是一种静止的文明,经年累月的在一个地方春种秋收,导致中国人习惯以“坐井观天”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总以为自己居于“四方之中”。即便是周游列国的孔子,也未能逃脱这种桎梏。在《论语》中,只有“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诞生于地中海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以及14、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则标志欧洲文明是海洋性的开放文明。

     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圣贤周游列国,从未出过海;苏格拉底为代表希腊先贤,则总是在伊奥尼亚群岛、克里特、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及希腊本土间扬帆过海。

     海洋与陆地文明的比较,前者随波逐流,流于变化;后者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7】

     察觉一个人的内在,只有三点,一是看这个人的穿衣打扮,一个人的着装可以窥察其家境;二是看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一个人的语声身态可以窥察其忠奸优劣;三是看一个人的写字,一个人的字体基本上可以窥察出一个人的天性。

【8】

     一叶落,而知秋至。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禅宗云门的文偃大师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他有一个公案——一语涵盖乾坤,一语截断众流,一语随波逐流。文偃的禅机是涵盖乾坤的,但平凡的我们更适合随波逐流。如道生言:一阐提皆可成佛。在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传统思维下,每个人都是有佛性的。

【9】

     人佛之间,惟系于心。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温和的,孔子之让,老子之虚,佛陀之无,都体现了儒释道的共性,那就是包容,这也是三教融合的基础之一。可怜那个毕生追求权力意志的尼采,那个反基督的尼采,他如果生在中国,也许就不会疯掉。最起码,在中国的历史里,还没有见到哪个哲学大家、文化大家疯掉的。但在政治家里,会装疯的委实不少。按照这个逻辑,政治学应该划为艺术的行列,属于舞台表演的范畴。

【10】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痴迷于某种状态,会感觉灵魂出窍的快感,那是脱离于身体桎梏的自由。当发觉身体是行尸走肉的工具后,仿佛宇宙的最高实在就在眼前,一切豁然开朗。

     生命的形式是空泛的,但我们却要脚踏实地;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但我们却要假戏真做;生命的真谛是虚无的,但我们却要信以为真。

    所以,活着就是一种悖论。努力活着,就是在实践悖论。

【11】

    夫妻是孽缘,无缘不合;儿女是宿债,不债不来。

    看来,人生就是一种感觉罢了。

    幸运的人,体验的是快感;不幸的人,体验的是痛感。

    幸福的人,可以把痛感当做快感;不幸福的人,是不敢去尝试快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