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宜俊 七年级历史课培养核心素养的四点尝试

 昵称15221501 2023-01-12 发布于湖北

七年级历史课培养核心素养的四点尝试

            刘宜俊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  邮编:610100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减负增效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重视高效课堂的打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立足教材、尝试微活动、深度学习等方式和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进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历史教材;教学活动;深度学习;考古课 

2022年出台的新版课程标准再次强调: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掘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本文以七年级历史为例,谈谈笔者在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历史课堂上的四点尝试,求教于方家。

一、用好教材资源, 找准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部编版七年级教材内容丰富全面,每课设置导言、正文、相关史事、知识拓展、问题探究等栏目,它们可以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唯物史观、掌握历史解释、形成家国情怀。课后活动和每本书的活动课版块,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动手能力并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教材中大量的历史地图对课本文字进行了及时补充,将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直观、形象地落实了时空观念。丰富的文物图片辅助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利于形成史料实证观念。当然,更多的时候教材是将这些内容融为一体,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好教材的每个版块,让学科素养在课堂中轻松落地。

以历史地图的使用为例:在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时,教师展示教材《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两幅地图,指导学生找出遗址分布的特点(数目、地点),以及这一特点反映的相关信息。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独立找出遗址的特点,经过小组讨论,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遗址分布的地域,反映了水源、河流与气候在文明兴起中的巨大作用;遗址的数目,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与源远流长。接触历史课还不到一个月的初一新生,首次尝试用地理语言表达他们的历史理解,初步理解了时空观念。

这两幅地图还引发了一件有趣的事。部分同学对离双流最近的宝墩遗址产生了浓厚兴趣,因该遗址尚未开放,他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探宝”之旅,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在班上掀起了一次热潮,后续还催生出了一堂考古课。

二、精心设计活动,找到核心素养的绽放点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历史学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于也敢于尝试;但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教师可以依据这一学情,设计形式多样、耗时短、易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秦朝的统治》一课为例:教师以统一文字为切入点设计了“我写,你猜”的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民族认同感。课前,教师将班级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分别命名为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组,组员提前学习和熟悉本组对应国家的文字(网络自主搜索或教师提供),并在A4纸上用这些文字写几个字或一段话。课中,“各国”代表们当堂展示本国文字,全班同学集体辨识,猜测代表想表达的含义。大家给出的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们真实地体验了文字不统一的混乱,理解了“书同文”对政令发布、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的重大作用,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目标。

学习《原始农耕生活》时,基于绝大部分同学农业知识微薄(甚至有人不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米饭、馒头与田间的水稻、小麦相联系)的学情,教师设计了一次“辨识作物”的活动。课前,教师搜集了水稻、小米、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分类理好,发放到每位学生的课桌。课后,学生们观看大屏幕图片,聆听教师介绍,亲自触摸、辨认桌上的农作物。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稻杆,红彤彤的高粱,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他们真实地感受了中华农业文明的璀璨成果,明白了农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 感恩先民,重视传承的情感萦绕课堂,而农业是立国之本这一重要理念也悄然根植他们年轻的心灵。

这些活动用时短(几十秒或几分钟),易操作且有趣,既能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素养,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历史课堂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三、引导深度学习,激活核心素养的发力点

深度学习是指“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通过批判性的学习和思考,对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整合和构建,进而深度理解和把握知识、发展高阶思维、灵活运用知识于各类良构和劣构问题中的学习” 。[2] 它具有以下特征: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性理解、知识的整合构建、高阶思维的培养、知识的迁移运用等。[3] 这种学习方法因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高中使用得更为普遍。 但是初一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围绕教学主题,针对学生的“盲点”、“矛盾点”、兴趣点等,借深度学习之力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习《盛唐气象》之文成公主入藏时,教师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设计了一次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展示教材图片:阎立本《步辇图》,它反映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的场景,黄红为主的画面洋溢着和亲的洋洋喜气。紧接着教师出示第二则文字材料:

松赞干布曲折求婚路:634年,第一次求婚,被拒,大怒,认为吐谷浑是和亲的障碍;637年,出兵灭吐谷浑,进攻松潘,武力逼婚,大败,派使臣到长安谢罪,再次求婚;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摘自《西藏通史.吐蕃卷上》

如此戏剧化的历史让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1、松赞干布为什么一定要娶唐朝公主?2、唐太宗为什么会答应松赞干布的求亲?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出示第三则文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通过解读第三则材料和阅读教材后续内容,学生经讨论后得出结论:松赞干布娶的不仅仅是唐朝公主,更是唐朝先进的文明和唐蕃的友好关系。唐太宗的应允,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是这种宽阔的胸襟、强大的实力,唐朝不仅处理好了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经过生成问题—阅读资料—解决问题等活动,借助相关史料,思维层层深入,逐渐揭开了和亲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形成自己观点,发表自己看法。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四、借用活动课,拓展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除了传统的授课形式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课、选修课等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而拓展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让初一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部编版教材引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据笔者统计,仅七上教材的先秦时期就有五十三幅图片,共涉及上百种遗址和遗物。这些文物从而何来?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出土过程?它们的身份又是如何确定的?为解决这些疑惑,在同学们“探宝”热潮的推动之下,笔者利用学校周末托管开展历史特色课的契机,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基础,开设了一堂考古课。课堂分为三个部分:

1、活动准备:教师提前网购考古盲盒(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编钟等仿制文物)并埋在学校小花园内。学生自主组建“考古队”,组内初步分工,熟悉教师分发的相关资料。教师讲解史料的基本分类,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考古的基础知识、相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2、实地“考古”: 探测、发掘、清理出土“文物”,把出图的模型与手上的文字资料相互印证,甄别、筛选,确定“文物”类型和名称,清理考古现场;3、成果展示:小组成员共同协作,编订了本组的考古笔记和发言稿,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考古”成果。

这堂模拟考古课虽然非常简单,但孩子们乐在其中。他们用手中的“洛阳铲”、凿子和刷子,挖出了人生的第一件“文物”,写出了学习历程中的第一份考古笔记,“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等史料实证观念逐渐形成。而炎炎烈日下的“考古”工作,让他们真实的体验了考古工作者的艰难和辛苦,对这些文化的守护者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综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它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站在长远、终身且面向未来的立场培养学生,让学科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川 . 高中历史课堂微活动的实施策略[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0年.03(12-13)

[2]李明泽.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3]史宁.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202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