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培坤:《背影》(后记)

 新用户3069QkdY 2023-01-13 发布于江苏
背    影 (后记)

作    者:吉 培 坤
图    片:选自网络


《背   影》创作感言
一篇《背影》散文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朋友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此对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文章里讲的都是真实的事情,写的都是真实的感受。其实,多少年前就想动笔写《背影》了,因为这些背影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在我眼前晃动,挥之不去,欲罢不能。但一直下不了决心,因为写事情好写,抒发感情也没问题,但我想通过这些事情要准确表达我的感悟,我的思想,却不知从何说起,如何表达。
我想表达的仅仅是父子之情吗?不是。我是要通过表达父子之情来说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呢?我一直说不清楚。直到最近才想明白,我要表达的是代代传承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子女看着父母的背影,不光是想感恩,更是要继承父母的优良品德和传统;父母看着子女的背影,不光是希望他们快快长大,更是希望他们能将父母的精神、好的家风和中华民族的好的传统包括全人类的好的传统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人类才能不断进化。
所以,我在最后一段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人总是要变老的,总归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违背不了。但是,人类又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着,生存着,发展着,前进着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完成着历史的交替,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再次谢谢各位朋友的赏读和点评。

附:师长和朋友对散文《背影》的点评摘抄
面对背影,是一种单向思绪,比面对面交流,情感更丰富,更真实,更有冲击力。培坤的文章中对老师,对父亲,对儿子的背影以及儿子对自己的背影,都传达了丰富的人间真情。对背影的记忆及当时的感受,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为此文点赞。
——盐城师专老校长,我的盐中老师周荣秋
背影,是每个个体成长的印记;背影,是每个家庭爱的传递的标识;背影,无数的背影,构勒出了一个时代的画卷!一一读吉培坤的《背影》有感 
一一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大学同学黄辛隐
背影中,走过了一代代老人,成长了一代代新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老兄选取了人类社会更新的一个特殊视角,精彩好文!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学同学徐文华
 源自经典,高于经典,再创经典。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大学同学汪汉忠
文章朴实无华,感人肺腑,每每读起都会深深地触动心灵。文乃心声的表露,生活历程的再现。读吉兄的文章就可清楚的知道他对人生平凡生活的深刻领悟。语言朴实亲切,没有一点做作性的华丽,但感人至深,这不正反映了吉兄的为人处世的品德吗?
关注父亲的背影,欣赏儿子的背影。有辛酸也有欣慰,有感恩也有寄托,就这样一代代繁衍着、传承着。
——江苏邳州市史志办公室主任,编审,大学同学王朝堂
读了同窗兄长的作品,颇有感触。面对面相互凝视,是追求共情。一方凝视另一方的背影,则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种寻求。凝视父母的背影,看到的往往是一座高山,以及倔强屹立于山石之间的一棵青松,有感动,有崇敬,有内疚。凝视子女的背影,看到的往往是一株幼小的树苗,或者是一棵正在长粗长壯的树,一种成长,一种希望,在心头荡漾。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既是对父辈的深深的感恩之情,又是对下一辈的浓浓的希望之情。
——盐城师院教授,大学同学李如鹏
我相信,但凡对背影行注目礼的人都是内心有爱,情感深厚之人。
——盐城师院教授,串场晚晴群友乔善宝
朱自清写了父亲的《背影》,吉教授既写了父亲的,又写了儿子的《背影》。这是亲情的传承,是人生奋斗历程的传承。注目背影,感悟生命,给人启迪。
构思新颖独到,文笔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动人。这是一篇可以让青年人深受教育的优美散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串场晚晴群友凌震三
读完教授美文,想起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的目送有些许悲凉,教授的《背影》则充满了传承的脉脉温情,让人感叹生命是一场轮回,爱,永不消逝。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串场晚晴群友袁正华

写背影,话亲情的文字多了。
这不是一般背影,这是一片深情。
我希望在这个假期里学习写作的孩子们好好地读一读这篇文章。先用心去感受真情,体悟深情,那份情可能就在极平常的生活之中。
作为退休中学语文老师还希望孩子们学习本文的构思,由照片中老师的背影,说到自己记忆深处的背影。望长辈的背影,再到看孩子的背影。
这篇文章,如果你想要找到什么优美的词句,你可能会失望,真情向来是朴素的。
——盐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串场晚晴群友刘百生

平凡背影,演绎三代情感,

生活琐屑,击荡时代浪花。

点赞!

朱父买橘嘱茶房,心怀大爱,

吉父修车资读书,情感深藏。

父爱如山,天下皆同。

母爱泉涌,涓滴润子!

——建湖二中语文高级教师,串场晚晴群友徐杰凡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每次给学生讲朱自清的《背影》,总是被那浓浓的父子之情感动着,今天读吉教授的《背影》,同样的感动又涌上心头。

背影里有情,背影里有爱,这种情爱温暖着人间的世世代代!

“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珍惜这人世间的甜吧!

——盐城市机电高职语文高级教师,串场晚晴群友陶玉琨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深情厚爱。母爱如海,父爱如山。取材背影写出人间真情实爱。文笔生花,自有妙处。
——盐城中学高中同学李必大

影与身随,文随影出。影本无情,文赋情感色彩。便得如影随形。道出人生一角。尤其背影,丢下的是阴暗,迎来的是光明,读出的是真情。
——串场晚晴群主乔永星
吉老师的《背影》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人生,精华了每段人生所处的不同时代。唯一相同的是人生的辉煌,没有捷径,需要努力和脚踏实地来获取。
——上海情愫群主丁  坚
吉老师的《背影》一文,生动刻画了三代人不同的背影所蕴含的真实人生;细腻地描绘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背影所折射出的社会情景和人生故事;由衷地表达了同一个鲜明的主题:时代虽不同,成才成功靠自身!唯有倾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才能铺就一条熠熠生辉的光明路!
吉老师的《背影》,很有文学大师朱自清名作《背影》的风骨,文字清丽简洁,记叙淳朴可亲,情感真实动人,确是一篇值得品读的优秀散文。
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才有打动人的力量;发自内心的感受才会引发共鸣的心声;把心交给读者的真诚才是你值得称道的人品和文品。
吉老师文如其人,向你学习致敬!
——上海情愫群群友徐迎才
三代人的背影,三代人的故事,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但每一代人也都有他们的人生目标,人生奋斗的足迹。正如作者所说:“从小时候的蹒跚学步……也看惯了多少背影”。包含着多少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这些都留给了岁月,留给了青春。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感人。
——上海情愫群群友景中笑

读过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今天又读到吉老师的《背影》。同样的背影,同样地娓娓道来却震撼人心,同样地感人,使人泪水夺眶而出。吉教授文笔超凡脱俗。
——串场晚晴群友张晓莉
三代人,父亲、自己、儿子的背影,饱含着作者的深情、一个家庭的血脉延存、饱含着欢乐与艰辛。更可贵的是从背影里折射出时代的“背影”,让读者产生共鸣。
——串场晚晴群友刘荣根
《背影》前有朱自清的《背影》呈现父亲的关爱,后有吉教授的《背影》呈现父子三代的关爱传承,更胜一筹。建议青年人能有机会多看看这些好文章
——串场晚晴群友徐    杉
吉教授的散文《背影》深情地描写了自己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之情,描写了对儿子的无限期待之情,值得我们认真阅读。此文把我看得眼泪汪汪的。
——串场晚晴群友孙方红
拜读《背影》毕,感想万千。《背影》题目太熟悉了,教科书中的朱自清散文内容深入人们心中。然而此文作者巧借旧题串联起一家三代人的舔犢之情。几件事都不大,但件件扣人心,叙述着长辈对晚辈成长的殷切情感。彰显百姓人家望子成龙朴素愿望,让好的家风代代赓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法娓娓道来。感人好文,值得学习赏析。
——串场晚晴群友孙继中

我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读培坤先生的力作《背影》的。我又是怀着敬畏和感恩的心情读《背影》的。我更是几乎含着泪水,心酸的心情读《背影》的。我甚至断言,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能写出这样的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的好文章的。
当我们还小,还未为人父母的时候,还体会不到。当我们已为人父母,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才有这种感觉。而当我们已步入老年,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朱自清也好,龙应台也好,其他人也好,他们的文章只是读。而培坤先生的文章却让我们直观地,直接地,直至沉浸式地体验和体会。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最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对子女的奉献何付出。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甚至比我们的父辈更担忧,我们甚至还要关心到第三代。
我几乎是含着心酸的泪水,读培坤先生的《背影》而想起了我的那一年。
1979年的初春,咋暖还寒。掰起指头算,我已是下放插队第十二个年头了。而且我已在农村成家并已成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也不准备返城了,想在农村扎根一辈子了。
当我的年近八十的父亲,怀揣着知青返城的通知书,步行了三十里,亲手送到了我手上。看到老父瘦弱的身驱,气喘吁吁的,那一刻我五味杂陈,感动万分,我流泪了。我打了几个荷包蛋给他吃,还说不饿。
这么大年纪了,走了三十里路,能不叫人心疼吗?老父只吃了两只荷包蛋就要走。我说用自行车送他,父亲不要,坚持自己走回去。
看着他那已佝偻的背影,望着他步履蹒跚,我又流泪了,这一走又要得好几个小时啊!
那个年代没有电话,公交车也不通,老父用脚步丈量着三十里路程,丈量着生命的里程。我知道他真的老了。而我下放十多年,却未能为他做些什么。
由于手头上还有很多事未办完,在向报到单位盐中请了大半年假于1979年秋报到时,未能跟老父再见一面。
那年冬天,1980年1月,父亲因病去世了。没想到父亲送通知书给我竟然成了最后一别。
父亲是在完成了他手上最后一个未竟事宜走的。没有遗憾了,却成了我永远的痛。
我读的书少,尤其是名人大家的书。今读培坤先生的《背影》,联系自己的实际,更加有体会,更加有感受。更加思念,更加怀念我的父亲。
培坤先生的《背影》堪称教科书式的文章,对后人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已不去想象我们的后人会怎么样?如果你看到那才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背着那么沉重的书包,会是怎样的心情。如果你的孩子或孙子坐在你车后,靠着你的背,上学放学,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时代不同了,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
培坤先生的《背影》留给我们的已是不太多的时间去思考,留给后人却有足够时间去思考。
——串场晚晴群友邱丕民

作者简介】吉培坤,男,江苏盐城人。1948年生,1966年盐城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1969年到1977年先后担任大队和公社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取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盐城师专(后升格为盐城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2008年退休。爱好文学,退休后创作了一些小说、散文、诗歌约30万字,发表在多个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