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大附院ICU收治了一位80岁高龄的病人,患者本身有着严重的糖尿病。由于糖尿病,他的血糖升得特别高导致了酸中毒,尿里出现酮体。据医生介绍,经一夜治疗患者已脱离危险。 血糖值突然飙升的情况在以往病例中比较罕见,但疫情特殊时期,却频繁在各家医院的急诊科出现。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究竟为何会演变为如此棘手的危重疾病呢? ![]() 糖尿病遇到新冠 急性并发症是死亡率翻倍的罪魁祸首 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与应急指引》显示,伴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10.1%~20.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患有糖尿病,新冠危重症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达22%。 很多人不理解,糖尿病日常没有太多不适,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也认为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了就行,为什么新冠病毒会使糖尿病症状突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保持血糖的稳定,但糖尿病往往会合并代谢综合征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疾病容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这里必须要提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这两个糖尿病的重要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都是由于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缺乏引起。而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就存在于人体的胰腺微血管以及胰腺β细胞上,新冠病毒一旦侵袭就可能会导致胰腺损伤,继而影响到胰岛素的生成。同时,新冠感染可能会引发炎症,也同样会促使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而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等异常情况。这也是新冠感染高峰期时,各大医院急诊科都有多例糖尿病相关的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原因。 另外,新冠感染还会唤醒全身免疫细胞进入“战斗”状态抵抗病毒,可能会激发“细胞因子风暴”,也就是出现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情况,这时血糖飙升,同时胰岛素缺乏,危险叠加,使得糖尿病从临床慢性病急速演化成高危病情。 科学看待“高危” 合理应对 防大于治 糖尿病患者对新冠感染需高度重视,但不必过度担忧。首先,应该摆正心态,防患于未然。时刻牢记“提高免疫力是关键”,日常做好饮食和运动的管理,良好的生活状态是健康生活的前提。新冠感染高峰期间,做好周密防护,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其次,做好血糖监测。及时了解血糖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运动、饮食及用药。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周监测2~3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密切监测三餐前、三餐后及睡前血糖。 ![]() 最后,遵照医嘱坚持规律用药和注射胰岛素,切忌擅自停用药物。同时还可以选用中医药进行协同治理,比如《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提到的津力达颗粒。 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共192例患者)和荟萃分析(共1810例患者)结果,发现联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3.0mmol/L)、空腹血糖(1.34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0.92%),同时安全性良好,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改善代谢状况。 作为被2017版及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唯一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成药,津力达颗粒能够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改善症状,适合糖尿病患者居家常备,推荐津力达颗粒与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联合服用。 因此,即使进入新冠感染高发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必过度紧张焦虑,防大于治,做好科学防护、日常管理及按时用药,维持血糖平稳即可很大程度降低重症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