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星台-与星汉苍穹的约定

 江南一鱼6jvvqc 2023-01-15 发布于江西
Image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屈原《天问》

早在上古时代,在大地上俯仰生息的人们便开始在晴朗的夜晚遥望星空。

当为人们提供光与热的太阳在天际隐去,暗含着许多奥秘的万千星辰与在圆缺之间切换的月亮,便开始遵循着一定的轨迹在天际流转。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星轨  摄影师:焦潇翔

然而,当第一个人将天上星辰的更替与地上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的时候,原本遥远而美丽的宇宙,便瞬间变化成投注于人类身上的巨大阴影。

月亮的晦朔究竟意味着什么?
星辰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政治权力的更迭?
当人们的眼光再放远些,白日里自天际划过的太阳,是否也暗藏着些许奥秘?

Image
英仙座流星雨  摄影师:黑泽

为了探究这些天体的运动轨迹,人们修建起高耸的观象台。借由它,行官们夜测天象,试图自这些庞大的信息中解开星星传达的秘密

而中国目前现存的最早的观象台,便坐落在河南,登封。


嵩阳地中


星星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它似乎与四季更迭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却又因为人们对生死的恐惧,隐隐约约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Image
明代隆福寺藻井,布置有琼楼天宫,天宫下为彩绘的二十八星宿神像,藻井的最上方是一幅星象图,作藻井以象征九十九重天宫  摄影师:禹涵

而对信奉“天授君权”的中国古代的帝王来说,这一份来自天空的信息,总是与权力的更迭有着神秘的联系。

Image

为此,由于观象台“与天地沟通”的特性,历朝历代在建立观象台时都慎之又慎,每一座观象台的位置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基本都在它所属朝代的政治中心附近。

Image
北京观象台  摄影师:禹涵

那么问题来了,建于元代的这座观星台,为什么会坐落在登封呢?

这还得从古人所相信的“天地之中”观念说起。

受限于数据的积累与工具的缺乏,在古人的认识中,一度有过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天地观。

Image

在这个阐释里,大地是一个平面,而天像一个盖子一样笼罩着大地。

既然天地为“圆方”,那么便有中心可寻。以此为依照,人们逐渐找到了“天地之中”的概念。

虽然,随着人们对天地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天圆地方”的概念也有了变化,但“天地之中”依旧深深影响着之后历史的发展。


Image

“中”的指导下,有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过程里对“居中”的执念。我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 ——“中国”,足以证明这一观念影响之深远。

不过,中国毕竟是一个很广的范围,哪里又称得上“天地之中”呢?

周公给出的答案是,禹都“阳城”。

Image

阳城,即史书中记载里夏朝最初的都城,据史料推测,为如今的登封及周边地域。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史记·夏本纪》

不过,在夏朝时,登封虽然“天下之民从之”,但尚且没有关于它是“天地之中”的记载。

Image

直到周公在辅佐武王灭商后,考虑到国家治理的方便以及一些政治上的考量,才有了在地中附近建都的举措。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周礼·大司徒》

经过“立表测影”的测定,登封终于被正式认定为天地之中所在。在之后千年间,中国天文的发展史上,登封也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Image
周公测景台  摄影师:风之语

“昔者周公测影于阳城, 以参考历纪。……先儒皆云:夏至立八尺表于阳城, 其影与土圭等。” ——《隋书·天文志》

自西周以来,登封便成为了古人测量天文测量的最佳选择,历代都有天文官在这里进行天文观测、编制历法。

即使是在其他地方取得的数据,也要“遥取阳城数据为准”。

Image

就这样,登封作为天地之中的地位延续了近千年,一直到明末清初,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将地球观念带入中国,人们才逐渐放弃这一观念。


四海测验


公元1276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入职太史院,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编撰新历。
Image

元太祖 成吉思汗

Image

元世祖 忽必烈


然而,新历的编撰工作非常困难,前人留下的数据散佚、错漏,且测量的工具毁坏,编纂工作数据不足。

况且相比起唐宋时期的国土范围,元代的疆域范围极大。在这样广的范围内,日月食数据、各地昼夜长短、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位置等,都有着细微的差异。

Image

而要编撰一本精准的历法,这些数据偏偏是不可或缺的。

为此,郭守敬向忽必烈提议,向唐朝开元年间天文学家僧一行学习,带人在全国不同地区观测点进行天文测量忽必烈听后非常赞同,并马上批准实施。

由此,这被后代史书命名为“四海测验”的行动拉开了序幕。

Image

郭守敬与同行们一起在元朝的疆域范围内,从北纬15°的南海,到北纬65°的“北海”为止,建立了27个天文台和观测台。

“设监侯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其中,登封的观星台则作为四海测验”活动的中心观测台站,是当时27座观象台中唯一的一座为“高表测影”这一方式建起高台的观测站。

在这里,郭守敬发明了多种观测仪器,汇总了天南海北的数据,编撰出了《授时历》。

Image
民国嘉业堂精刊本《授时历故

《授时历》的精度与1582年西方《格里高利历》(即如今的公历)相差无几,又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

在这部历法中,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

经历过七百余年的更替与变革,这27座观星台如今只有这一座保留了下来。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  摄影师:风之语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登封观星台,在经历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早已其实是一个由多座建筑组成的建筑群。

Image

按照中轴线从南至北,分别分布着照壁、大门、戟门(也称仪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观星台、帝尧殿多个建筑。

- 照壁、大门、戟门 -

照壁、大门和戟门都是进入观星台主题建筑之前的礼仪性建筑。

Image
观星台照壁“千古中传”字样  摄影师:风之语

其中,照壁是一座硬山式屋顶的壁形建筑,其上嵌有石匾一方,由清乾隆年间的邑令施奕簪“千古中传”四个大字。

- 周公测景台 -

周公测景台,又名“无影台”,是周公为了测定“天地之中”而建立的土圭。因周公测量时,规定土圭高八尺,所以又叫“八尺表”。

周公测景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石柱为表,台座为圭,石表南边刻有
“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Image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的周公测景台,是唐代在测景台旧址重建的。测景台后的周公祠,是明代为了保护“周公测景台”所建,也有纪念周公姬旦测天下之中的意义。

而在周公祠之后,就是整个建筑群的主角:观星台。


石尺量天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在公转时,又以南北极为轴线自西向东保持自转,转幅最大的一圈称为赤道。自转产生了昼夜,向阳为昼,背阴为夜。

Image

公转一圈是一年,而自转一圈是一天。一天的规律很好找,即日升月落。但一年的规律则需要持续不断的观测每一天日月星空的变化。


Image

周公测景台  摄影师:风之语

于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随着时间的变化,太阳位置在改变,竿子的影子也在地面位移。此时若在竿子下方布置一个“平面”,即可以在这个平面上记载影子变化的规律。

观星台就是以这种原理运作的,它于至元十三年开始修建,是一座依照传统天文仪器“圭表”而修建的建筑。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  摄影师:焦潇翔

观星台坐南向北,台体石圭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整个台体用水磨砖砌成高约9米的方形覆斗状。明嘉靖七年整体修葺时,在台顶修建了2个小房间,用于日常工作以及存放天文仪器。

Image

观星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凹槽的东、西两壁略有收分,呈现一个倒梯形的形状。

Image

在凹槽底部,延伸出一条不与观星台相连的石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天尺”。

石圭(量天尺)长约31米,下部为砖砌基座,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上边还设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为长条状泄水池。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  摄影师:刘客白

而在凹槽的上部,有一条横在两个小房间之中的铁杆。天晴的正午,太阳就会将铁杆的影子投射到石圭上,方便观象员标记和测量。

Image

经过长期记录,我们发现日月每天起落地平线的位置都不相同,如果将每天太的位置定时做上记号,将一年中的记号相连,即黄道(地球上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

实际上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太阳是相对静止的,所以黄道也可以理解为地球公转的轨道,它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形成了黄赤交角。

Image

在地面上的人们,记录每天日影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在记录地球公转的轨迹,公转一周为一年,所以根据日影在石圭上的长短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出一年四季的时令变化。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  摄影师:刘客白

早期的圭表大多都是采用木杆、石柱,甚至土堆。通过度量太阳照射在上面时所投射下来的影子长短,可以用来定方向、节气、时刻、地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Image

周公在《周礼》中规定了圭表应该“高八尺”,八尺就成为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测量标准。

但在登封观星台,为了提高测量的读数精度,石圭圭面至台面上侧的横梁的距离达到了40尺, 这一高度是传统立表测影所用8尺之表的5倍。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石圭长度比较  摄影师:风之语

“今以铜为表, 高三十六尺, 端挟以二龙, 举一横梁, 下至圭面, 共四十尺, 是为八尺之表五 。圭表刻为尺寸, 旧寸一, 今申而为五, 厘毫差易分别。”——《元史》

高表导致影长增加,使得对影长的测量值也相应增加,读出来的数据就更加准确。

“圭表”在中国天文史中,不仅逐渐演化出与观星台类似的测量用具,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日晷也是由圭表演化而来,它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指针“晷针”和石圆盘“晷面”组成。

Image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在晷面上移动,以用于显示时刻。

Image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日晷  摄影师:禹涵

不过,如果碰到阴天,还是会对日晷读数产生影响。太阳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用到“水”了。

滴漏壶,一种精度颇高的计时仪器。它的原理与沙漏相似,通过水滴匀速转移到另一件容器的过程来实现计时。
Image国家博物馆藏 元代铜壶滴漏

“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明万历 孙承基《重修元圣周公祠记》

而无独有偶,观星台石圭并非平行于地面,而是南高北低,且石圭表面也有双股水道。

Image
观星台石圭双股水道  摄影师:刘客白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逸,我们不能确定石圭的这种设计是否有滴漏的计时功能。

有人说水道是用于石圭建设时取平之用;也有人说这是元代时滴漏壶的组成部分。

古人的设计,或许也等待后人寻找一个答案。


中宫星辰


不论昼夜,观星台始终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除了作为圭表量天,夜晚的观星活动同样重要。

白天不见星空,不是因为白天星空消失了,而是太阳光过强,将其他行星的光亮完全掩盖,只有背向太阳时,浩瀚的宇宙才会出现在眼前。

Image
天文站与星河  摄影师:黑泽

对星官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星辰、研究星轨的变化。千百年来,一代代人仰望星辰,经过了无数次校勘比对,才大致了解了星空的奥秘。

宇宙中有无尽的恒星存在,距离地球近的星星显得大,远离地球的星星显得小。表现在星空,就是明暗有别。古人无法探知星星距离地球的远近,就只能把星空当成一个球面(即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Image
国际空间站拍摄的银河与地球  NASA

我们将星星所在的“球”称为天球。观星,就是在球内看球面,看球面的星星有什么变化。

“天球”也如同地球一样,有着南北极和天赤道。以天球南北极为轴,它在自东向西转动。

Image
故宫博物院藏 清金嵌珍珠天球仪

到了夜晚,你会发现一年四季总有一些星星一直都在,又总有一些星星可能只有一个季的“值班时间”。

靠近南北极的星区,几乎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块星星被古人分为“三垣”。

而那些靠近黄道与天赤道的,并非永久出现的星星(实则是由于地球公转被遮掩),西方称之为“星座”,我们称之为“二十八宿”。

三垣二十八宿,即古代中国所能观测到的星空。

Image
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 天文分野图

为了进一步划分天域,古人结合远古信仰、一年四季以及《易传》中对四象的描述,将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分别由四象统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则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群星。

Image
河南省博物馆藏 四神云气图

东方苍龙七宿主春季,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
南方朱雀七宿主夏季,由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组成;
西方白虎七宿主秋季,由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组成;
北方玄武七宿主冬季,由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组成。

相对于二十八宿,北部星空的划分就简单许多,只在北天极附近划分出三个较大的星区:上垣之太微垣、中垣之紫微垣及下垣之天市垣。

Image

天市垣象征天上的繁华街市;太微垣象征天上官员政府所在地。

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是天上的皇宫所在,受到历代皇朝的重视。

中国古代皇宫的名字,有很多就来源于紫微垣,比如隋唐的洛阳紫微城,又或者明清的紫禁城。

Image
北京紫禁城  摄影师:马文晓

而在紫微垣中,有一颗被称为“紫微星”,我们十分熟悉的北极星。

历朝历代的帝王往往将紫微星作为皇权至高无上的代表。

当然,偌大的一个观星台,不只有观测功能,它同样在完成记录整理工作。这些附属建筑,常常也为记录前人功绩的而存在。

- 帝尧殿 -

帝尧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古称“螽斯殿”。因传说古帝尧百岁时崩于阳城,所以后人改螽斯殿为帝尧殿。

帝尧殿始建于明代,后因日军侵华战争而被毁去。如今我们所见的帝尧殿为2005年重修而成。

Image
观星台帝尧殿  摄影师:风之语

大殿在重修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元代大殿基址,所以现在帝尧殿所在的位置比之前南移了一段距离。

- 元代大殿 -

在如今的帝尧殿之后,有一座元代建筑基址。

该建筑基址平面呈倒“凸”字形,坐北朝南,根据主殿地槽设置情况,主殿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挟屋各面阔二间,进深三间

Image
最前方空地为元代大殿遗址  摄影师:刘客白

这是一座与观星台同时代的元代建筑遗址,与观星台同处一条中轴线上,这足以说明元代建造的观星台并非仅只一座孤立的高表测景砖台,而是一座具有观测、管理、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Image
告成观星台全景  摄影师:刘客白

除了这些附属建筑,经过长时间的散轶,当年观星台上究竟还有什么仪器,我们也只能凭借《元史》的记载猜测。

比如,
简仪与立运仪,一个负责侦测太阳时和天体的赤经、赤纬,一个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坐标。

除此之外,还有景符、“西域仪象”、测量星、窥几、正方案等等……

Image
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42年)  摄影师:禹涵

正是通过这些仪器,再加上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愈发完善的星宫图,也才让每一个新王朝,拥有了一代一更新的历法。


岁初正朔


在中国古代,人们所使用的历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历法会换呢?

对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来说,历法所代表的东西,其实远远不止于定下四季与二十四节气。

在中国古代,每一次王朝更迭后基本都会颁布新历法,开国或重要事件进行前都要设坛登高以祈国运。

Image

北京天坛圜丘,为明清帝王祭天之所  摄影:禹涵

一方面是疆域变化导致前朝的历法常常因地域不同出现误差,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同一项重要的行为,那就是“正朔”。

“朔”,原本是古人对每月初始时月相的称呼,而在这之后,月亮就像是重新出生一般,在天空中的亮面越来越多,一直到满月。

Image

新月影像 NASA

“朔”这个字,有一种初始,万物诞生的延伸意。所谓“正朔”,意思就是新年第一天的初始。

对封建的帝王来说,“确定一年的初始是哪一天”,拥有着浓厚的政治意味。

“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受命于天也。”——《汉书》

在原始社会的时期,人们尚不能理解天象的变化来自于何方,只能将其笼统地归于“天意”,“天意”将直接影响到一年的收成如何。

Image

北京天坛祈谷坛,皇帝于此祷告,在祈年殿中祈求国家一年丰收  摄影:禹涵

为了更好的解读“天意”,人们需要“与天沟通”。懂得如何与天沟通的人,常常在部落中拥有重要地位。而这种与天的“交流垄断”,让这一类人拥有了绝对的权利与地位。

Image

良渚古城瑶山祭坛遗址,良渚文明与天沟通的遗迹  摄影师:禹涵

到了夏商周时期,君王已经试图通过解读“天意”来证明自己是正统的皇权拥有者。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在“受命于天”的政治思想下,是否能对“天意”有着正确的解读,也成为这份皇权是否正统的标志之一。

Image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历代帝王像(节选)

“历法”,则代表了对天意的解读。根据天文推演的历表,成为了王朝正统的象征。

对一个王朝来说,奉谁家的“正朔”,即遵用哪个政权的历法,就代表了谁家拥有统治权。

正如司马迁谈到历法时所说:

“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袄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读,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史记·历书》

在以司马迁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心中,历法本是用来与天神沟通的,是为军国大事、王朝更迭服务的。

早到汉代木简历书,晚至如今的“黄历”,这种思想影响之深远,以至于在历朝历代都有着“正朔”的需求。

Image

苏州文庙藏 帝王绍运图碑,“正朔”代表了王朝的正当性

讲到这里,我们大概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每当新朝代的开始,皇家就会重新制定一部新的历法。

华夏古天文,既有其进步性,却也因此有了阶级局限。



斗转星移


即使天文台严谨地证明着它的科学属性,但在东方,人们还是会自觉地将奇异的天象同人间祸福相联系。

在这种观念下发展的天文学,为我们留下了领先世界的数学与历法,但却因为它自带占卜祸福的属性,为皇权所垄断。

从西周开始,原本负责观星的巫觋被纳入正式的官僚体系当中。

自西晋起,朝廷颁布了“禁星气,谶纬之学”的法令。一直到明清,观星都是独属于朝廷的“私学”。

Image
修建于北宋皇宫中的水运仪象台,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天文仪器,被誉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钟。  摄影:禹涵

为了禁止私人观星的活动,历朝历代禁令无数。唐朝有法律规定,私人家中不能私藏观天象的仪器、天文图书等,“违者徒二年”。如果有人观天象妖言惑众的更会判以绞刑。

为了彰显朝廷观星的正规性,各个朝代都设立了不同的机构从事观测工作,高大的观星台也在朝廷的推进下建立起来。

Image
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42年)  摄影师:禹涵

中国的历朝历代分明都有设置有观象台,但帝王都需以“正朔”来标榜王朝正统,朝代更迭,前朝的技术与工具常常被授意毁坏。残留至今的,只有寥寥几座了。

Image
北京古观象台布置手稿

观象台这一类建筑,曾证明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却也埋下了思想上固步自封种子。

但星空,不会拒绝任何人的仰望。随着封建王朝逝去,中国的天文学翻开新的一页,逐渐与世界接轨。我们对星辰的情愫,终于得以抒发。

Image
南京博物院藏 明万历摹《坤舆万国全图》这时对地球大陆板块的认识才趋于成熟

观星台就像父辈,给予了我们知识与技术,却依然想守护那历史中的无限记忆。

Image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距今约有4700年的历史,比世界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要早近500年。

漫长的时光里,谁是第一个在华夏大地上仰望星空的人?我们早已不得而知。但只要我们来到观象台上,一代代古人伫立于那星空下的身影,总是会变得无比清晰。

Image
登封告成观星台  摄影师:焦潇翔

在灿烂的星空之下,唯有这古老的建筑,历经风霜,巍然挺立。


-参考献-
牟宗琪. 登封观星台内部结构与隐蔽缺陷探地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张家泰.“天地之中”与登封观星台.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
关增建.登封观星台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
江晓原.中国古代历法与星占术——兼论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大自然探索,1988.
张家泰.登封观星台和元初天文观测的成就.考古,19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