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以来京剧唱腔的新板式(中)

 顺其自然h 2023-01-16 发布于北京

建国以来京剧唱腔的

新发展初探

图片

张正治

二、新板式(中)

   1、〔反二黄〕新板式

   ①〔反二黄碰板〕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南方来信》四大伯'狗连长指挥着探照灯四方照看”唱段。

   这种新板式是吸收〔二黄碰板的结构和〔西皮二六的节奏采用“减板增眼.的手法(即将〔二六〕“一板一眼”的两小节变为“一板三眼.的一小节),融合〔反二黄〕的旋法加以变化创作出来的。

京剧《南方来信》,李和曾饰四大伯

'狗连长指挥着探照灯四方照看”唱段

   ②〔反二黄二六〕、〔慢二六〕、〔快二六〕

   这几种新板式出现在一些现代剧和新编历史剧的唱腔中。有的单独成段,有的则作为〔反二黄〕综合板式唱段中的一个层次,用于唱段的前、中、后。分为“一板三眼”4/4,“一板一眼”4/2,有板无眼”4/1种形式。

   “一板三眼”形式的比较少,称为〔二六。如《杜鹃山》柯湘“黄连苦胆味难分”唱段。它是采用〔反二黄慢板〕上下句紧缩句的结构和吸收〔西皮二六〕节奏'减板增眼”加以重叠交错,襁合/反二黄慢板)与〔二黄原板〕(提高四度)的旋律加以变化,并吸收〔西皮的部分音调等创作出来的。

京剧《杜鹃山》,杨春霞饰柯湘,“黄连苦胆味难分”唱段

   “一板一眼”形式的比较多,有的称为〔二六〕有的称为〔慢二六〕,有的则称为〔快二六〕,有的称为〔慢二六〕或(快二六〕的,主要是吸收〔西皮快二六的节奏与结构,采用“减板增眼”的手法,融合〔反二黄〕的旋法(有的还吸收〔西皮〕的旋律)创作出来的。如《红云岗》郑英田唱的〔慢二六〕“朦胧中一声雷将我震醒”唱段。称为〔二六〕的,主要是釆用现代作曲技法吸收曲艺或地方戏的节奏与音调创作出来的。如《龙江颂》江水英“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四方”唱段的中间部分。

   '有板无眼”形式的也比较多,一般多称为〔快二六〕(有的简称为〔二六〕)基本都是吸收〔西皮快二六〕的节奏与结构,融合〔反二黄)的旋法(有的还吸收〔二黄〕、〔西皮〕的部分音调)创作出来的。如《蝶恋花》杨开慧'将碧血化云霞飞向朝阳”唱段的最后部分。

京剧《龙江颂》,李炳淑饰江水英,“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四方”唱段

   ③〔反二黄流水〕、〔快板〕、〔垛板〕

   这几种新板式出现在许多现代剧和新编历史剧的唱腔中。很少有单独成段的,多作为〔反二黄〕综合板式唱段中的一个层次,用于唱段的中间或最后部分。基本都是“有板无眼”4/1形式。它们的创作,与〔二黄流水〕、〔快板〕、〔垛板〕所吸收的节奏与结构完全相同,只是融合的是(反二黄〕旋法(也有的还吸收了其它声腔的音调掺杂一起)。〔反二黄流水〕如《苗岭风雷》龙岩松“这支箭揭露了敌人的阴险手段”唱段的中间部分,〔反二黄快极)如《红灯照》林黑娘'狂飙横扫老龙头”唱段的最后部分;(反二黄垛板〕如《红色娘子军》吴清华“找见了救屋,看见了红旗”唱段的最后部分。

京剧《红色娘子军》,杜近芳饰吴清华,“找见了救屋,看见了红旗”唱段

   〔反二黄摇板〕

   这种新板式分为“无板无眼'和'一板一眼”两种形式。两种形式都具有“紧拉慢唱”的特点。单独成段的较少,多作为一个层次用于〔反二黄〕综合板式唱段的前、中、后。

   “无板无眼”形式的,主要是吸收〔二黄摇板〕的伴奏特点,结合〔反二黄散板〕的旋律创作出来的。如《桃花扇》李香君“你本是名家子受人尊敬”唱段的开始部分。但也有的则是以〔反二黄散板〕的旋律为基础,吸收〔二黄摇板〕的伴奏特点和〔高拨子〕、昆,曲与〔二黄〕的音调,加以重新组织创作出来的。如《洪湖赤卫队》韩英'秋风阵阵催湖浪”唱段的最后部分。

   “一板一眼”形式的,也是吸收〔二黄摇板〕的伴奏特点,但釆用'减板增眼”的手法,结合〔反二黄〕等旋法固定其节奏创作出来的。如《蝶恋花》杨开慧“将碧血化云霞飞向朝阳”唱段的中间部分(其伴唱部分是吸收湖南民歌《浏阳河》的音调)。

京剧《蝶恋花》,李维康饰杨开慧

   ⑤〔反二黄吟板〕(〔清板〕)

   〔反二黄吟板〕最初是出现在《海港》方海珍唱的〔反二黄〕综合板式唱段'忠于人民忠于党”中的“渗透了这码头的土壤”一句。为“无板无眼”散拍子形式。它并不是一种构成上下句结构能独立成段的板式,而是插入某一板式中间带有吟诵式的唱腔。其特点是干唱不加伴奏,旋律进行起伏较大,音域较宽,曲折婉转,抒情性很强,用以表现人物极为激动而沉重的心情。以后陆续出现于一些现代制和新编历史剧的〔反二黄〕综合板式唱段的中间,有的仍称为〔吟板),有的则称为〔清板〕。如《蝶恋花》杨开慧“将碧血化云霞飞向朝阳”唱段中“何时再重逢,同把山河放眼量”一句便称为〔清板〕。

京剧《海港》,李丽芳饰方海珍,'忠于人民忠于党”选段

   3、〔西皮〕新板式 

   ①〔西皮一板两眼〕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奇袭白虎团》崔大娘、朝鲜群众的'安平山上彩虹现”唱段中。

   这种新板式基本是借鉴朝鲜民歌三拍子的节秦,融合老旦〔西皮摇板的旋律,按照三拍子的特点固定其节奏创作出来的。

   ②〔西皮快二眼〕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柯山红日》杨帆、黄英的“怎能够在一旁袖手不管”对唱中。

   这种新板式是借鉴歌曲的8/3形式,将〔西皮流水〕、〔原板〕、〔二六)、〔散板〕和〔南梆子〕的旋律,加以组织一起创作出来的。

京剧《奇袭白虎团》,栗敏饰崔大娘,宋玉庆饰严伟才

'安平山上彩虹现”唱段

   ③〔西皮宽板〕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海港》方海珍的'细读了全会公报”唱段中。 „

   这种新板式为“一板一眼”寻形式。其旋律比较宽广舒展,伴奏紧密连贯,既有'一板一眼”的特点,又有〔摇板)紧拉慢唱的效果。它是吸收〔西皮娃娃调〕的定调调)和〔西皮摇板〕、〔散板〕等旋律将其节奏固定,以及将〔摇板〕伴奏的节奏“减板增眼”,并在伴奏过门中増进新的'特性音调”与节奏型,釆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出来的。

京剧《海港》,李丽芳饰方海珍,'细读了全会公报”唱段

   ④〔西皮排板〕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海港》马洪亮'大跃进把码头的面貌改”唱段的中间。

   这种新板式并不是能够单独构成唱段的板式,而是插在〔西皮原板〕中间起调解节奏变化的唱腔,上下句结构,'一板一眼”形式。由于它的特点是唱词和节奏具有相应的排比、对应意味,故而称为〔排板〕。实际上它是吸收传统剧《牧虎关》净腔〔西皮流水〕的结构(唱词为“扭扭捏,捏扭扭,扭扭捏捏捏捏扭扭”)和生腔〔西皮流水)的旋律加小过门组织在“一板一眼'形式中创作出来的。

京剧《海港》,朱文虎饰马洪亮,'大跃进把码头的面貌改”唱段

   ⑤〔西皮清散板〕

   这种新板式岀现在《红色娘子军》连长“英勇奋战为人民”唱段中的“党的关怀,同志们的信任”一句。其特点基本与〔反二黄吟板〕相同,只是旋律起伏不大。

京剧《红色娘子军》选段

   ⑥“一板两眼”〔西皮二六〕

   这种新板式岀现在《南天柱》兰嫂'今觉兰花倍芬芳”唱段。

   这种新板式是釆用传统〔西皮二六〕和〔南梆子〕的部分旋律,借鉴歌曲4/3的节奏创作出来的。其本身不单独成段,插入在综合板式唱段〔南梆子原板〕与〔西皮流水〕的中间,同前后的板式形成对比。

图片

   ⑦“一板一眼”〔西皮流水〕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柯山红日》卡玛'君来静静寂无依”唱段。

   这种新板式是釆用传统旦腔〔西皮流水〕为基础,为了配合舞蹈动作,按着“一板一眼”的特点,釆用“减板増眼”的手法,将每句加长垫头与吸收昆曲的部分音调加以变化创作出来的。

   ⑧混合节拍〔西皮流水〕

   这种新板式出现在《红灯记》李铁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

   这种新板式是为了表现新的语言音调和节奏,在传统旦腔〔西皮流水〕的基础上,将部分上下句釆用'减板增眼”的手法,变为“一板一眼”与“有板无眼”混合交替形式,并吸收生腔〔西皮快板〕与昆曲的部分旋律加以重新组织创作出来的。(未完待续)【来源:《戏曲艺术》1989年第4期】



扫码获取更多精彩



图片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