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其不得小汗,是汗出未透,寒闭而疼,风动而痒,扰及全躯,故身必疼痒。因为表邪未尽,汗出不透,单用桂枝汤,恐不能发扬卫气,单用麻黄汤,又防其耗伤营血,只有合二方各取其半,是为恰到好处。 《伤寒实践论》—桂枝麻黄各半汤 陈瑞春 桂枝麻黄各半汤,是一张小剂合方。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取三合,按原方的剂量是一个小剂量的组合。用以治疗既不可发汗,又不能止汗的太阳病变证。王邈达说得好:“以其不得小汗,是汗出未透,寒闭而疼,风动而痒,扰及全躯,故身必疼痒。因为表邪未尽,汗出不透,单用桂枝汤,恐不能发扬卫气,单用麻黄汤,又防其耗伤营血,只有合二方各取其半,是为恰到好处。”所以,本方治风寒邪遏在表的身痒,能取良效。临床上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等均可随症择用。 ![]()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荨麻疹 荨麻疹治以凉血清热祛风为常法。但临床上亦有风寒之邪阻遏肌表者,其特点是:见风即发,身体暴露部分明显,疹块颜色不甚红,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可以获效。 病案举例一: 吴某,女,44岁,图书馆员。1979年9月2日就诊。 患者荨麻疹反复发作,今全身瘙痒复发半年,发作时以身体屈曲部、头面部、腰部等处多见。曾住院治疗,使用泼尼松(强的松)、奎宁以及杜冷丁等,但终未能达到控制复发的目的。口不渴,大便多软溏,纳食一般。经期提前,量中等,有痛经病史,颜色紫而不畅,经前后头痛。脉缓稍弦,舌苔薄润。处方: 生地15g 赤芍、白芍各10g 丹皮10g 丹参15g 淮山药15g 川贝母6g 防风10g 地肤子10g 蛇床子10g 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10剂。 二诊:9月26日。前方服后,可以暂时减轻,但不能巩固。近日吹风后,发作更甚,疹块不甚红,发后搔抓即转白色,其他无异,脉缓,舌白苔而润。处方: 桂枝5g 白芍6g 炙甘草3g 麻黄5g 杏仁10g 大枣3枚 生姜3片 丹参15g 丹皮10g 生地15g 当归10g 川芎6g 知母10g 路路通5g 服5剂有明显好转,继之服20余剂,基本痊愈。随访多年未复发。 按:桂麻各半汤所治之荨麻疹,应是风寒郁遏肌表,取其宣肺祛风达表之功。但病虽在肌表,与血分不无关系,故以本方合四物汤,疗效更著。推究其理,应是治风与治血并行不悖的缘故。 病案举例二: 王某,女,28岁,工人。1979年2月10日就诊。 患者多年发荨麻疹,经常反复,遍身瘙痒,尤以身体暴露部分疹块为多,痒痛难以坚持工作。检查所见,头面四肢一经风吹,即起红色疹块,高出于皮肤,瘙痒特甚,烦躁不宁,饮食无异,二便正常。月经先期。脉缓如常,不数不紧,舌苔薄润。曾用清热祛风凉血药,西药抗过敏,以及镇静剂均罔效。拟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合四物汤试治。处方: 桂枝5g 麻黄5g 赤芍、白芍各5g 杏仁10g 生地15g 当归10g 川芎5g 炙甘草5g 路路通15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服5剂,每日1剂,分2次服。 两个月后,曾为其诊治的医师转告,病者服上药5剂后,疹块消失,病未复发,一切良好。 按: 桂枝麻黄各半汤为治风寒外束于皮肤之表证,合变通四物汤,养血凉血以疏风,内外合治,故能主治本病。 (二)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身痒 身痒无其他脏腑病变,皮肤无明显疹点,是风寒郁遏在表的缘故,故治疗应着眼于透表,桂枝麻黄各半汤有内外夹攻的优势,治身痒其效尤著。 病案举例: 王某,男,41岁,农民。1985年5月10日就诊。 病者进入春耕后,一直从事农田耕作,体力疲倦。前几天淋雨受寒,自行喝生姜汤,身体亦无明显不适,继续出工。昨因洗冷水澡后,全身起疙瘩,瘙痒渐次加重,搔抓后皮肤出现一条条红色痕迹,自觉皮下烧灼郁热不舒,微汗不多,烦躁不安。脉浮数有力,舌苔薄白而润。其他无明显体征。处方: 桂枝6g 麻黄6g 杏仁10g 赤芍、白芍各5g 防风10g 僵蚕10g 路路通15g 炙甘草5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桑白皮1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前方2剂,瘙痒明显好转,搔抓后皮肤痕迹减轻,皮下郁热感亦显著减轻,二便通畅,饮食正常,脉缓有力,舌苔白润。嘱再进2剂,以资巩固。甘半月后偶遇,询及身痒是否痊愈时,病者告谓,服4剂药后,一切正常,未复发病。 按:本例身痒,缘于风寒之邪郁遏,先有淋雨涉水之因,加之劳累紧张,可谓表虚于外,又复洗冷水澡乘肌腠之虚,湿邪犯表,正气抗邪,未酿成表寒郁遏之发热恶寒身重之表证,而形成寒邪郁表之身痒症。因其未有过敏原可查,亦无过敏史,故用桂麻各半汤小剂透达,加防风、僵蚕疏风透表,路路通为透风引药。方中并未多用凉血药,只取芍药一味,是其病机重在寒郁肌表,虽搔抓后有红斑痕迹,也不宜过多凉遏。故主方以桂麻各半汤,突出宣透表邪,疏风祛寒,足以奏效。这是临床用药的主次问题。不能一见身痒,即投大剂凉血清热药,使之表寒郁热不能透发宣散,反而凉遏,身痒多有反复缠绵不已。 ![]() 自我思考 刚过完新年,假日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阅读充电时间,期间读完陈瑞春先生的《伤寒实践论》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接下来的时间我也非常希望能和大伙一起领略陈瑞春先生的经方故事。 桂麻各半汤治疗的皮肤病多属寒邪郁遏肌表所致,患者可有恶寒,无汗,汗出得减等症状,原文说:“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本方可适当加入防风、僵蚕、路路通等祛风解表止痒,不可一见瘙痒便是血热,只得清热凉血误病,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本方合用四物汤、丹参等效佳,然临床辨证确然属血中热毒不少,荆芩四物汤、犀角地黄汤、当归饮子等疗血分的方剂不可不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