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磊 导读东晋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地位超然,后世书家多以王羲之书法为范本进行学习,甚至形成了“崇王”的书学观。“崇王”的观念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影响最久远,且影响最深刻的观念之一,自魏晋到现在,“崇王”思想一直贯穿于书法史之中。 晋人书法用笔刚健爽利,无拖沓之感,尤表现在尺牍书法上,虽篇幅较短,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韵致。《嫂安和帖》,又被称为《伏想帖》,此帖为书法刻帖,传为羲之书迹,文以行草记之,用笔极为流畅舒展,字与字之间多有连带,由于此帖风格上与羲之常见书迹有所不同,故此帖是否为羲之真迹,尚有待考究。《嫂安和帖》的整体面貌于羲之书法中较为独特,少了几分“平和”之气,而多了一些“凌厉”之感,字势连绵,牵丝引带,有“一笔书”的意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文末附《嫂安和帖》释文) 王羲之书法《嫂安和帖》版本一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肃府本》中: ![]() 王羲之书法《嫂安和帖》版本二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关中本》中: ![]() 王羲之书法《嫂安和帖》版本三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东京大学藏本》中: ![]() 王羲之书法《嫂安和帖》版本四此版本收录于《宝贤堂集古法帖》中(日本国立图书馆版): ![]() 王羲之书法《嫂安和帖》版本五此版本收录于《宝贤堂集古法帖》中(哈佛大学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