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铸大钱到印小绿纸,谁输出通胀坑邻居?似曾相识的魏蜀吴货币战

 思明居士 2023-01-17 发布于河北

三国魏蜀吴,谁压榨老百姓最狠?

恐怕要数刘皇叔了。

看这枚“直百五铢钱”,就是他在四川的“杰作”。

文章图片1

直百五铢

字面意义上,这个“直”就是“值”的意思,也就是说,我虽然是一枚钱,但“面值”却是一百,从你手里换古法“汉五铢”,能换100枚!

是你你换吗?

当然不乐意了。

那个年代没有纸币,铸币的价值就看本身贵金属含量的多少,一枚钱再大再重,也不能顶我100枚吧?

事实上,“直百五铢”也有很多版本,即使是最良心的那一版,一枚也只有古法“汉五铢”的3—4枚重。换句话说就是,用这样的钱,通货膨胀至少25倍,官府只是加铸了几个字,就可以换取民间至少25倍的物资和劳务。

文章图片2

古法“汉五铢”

难怪《三国志》里说,刘备集团铸钱之后:

数月之间,

府库充实。

几个月就把库房填满了,这些钱物哪儿来的?

当然是搜刮的民脂民膏。

可你不用也没办法。

刘备手里有刀,手下有兵,你不用他铸的钱,你说他会怎么样?

因为归根结底,蜀汉和魏、吴不一样,刘备一直是外来户,大半辈子就没有过苦心经营过的根据地,刚占住荆州南四郡不几年,又过来打益州,长期外线流动作战,说的不好听一点,和黄巢、张献忠差不多,实际就是一支“流寇”。

文章图片3

公元214年,刘备围攻成都,因为长期穷困潦倒,发不出军饷来,就按照标准的“流寇”作风,向士兵们承诺——

老子只要成都城,其他一概不论,城破之日,仓库里的钱财物资,都给弟兄们分了!

后来老刘确实也是这么干的,据说将士们连兵器都丢掉了,争先恐后大肆抢掠,好端端一个成都城,搞得一片狼藉,也难怪,益州土著一直不待见他们。

所以后来刘备拿出一套“直百五铢”来,笑眯眯的送到你面前,已经是很温柔很克制的手段了,放眼益州,谁敢不从?

刘备死后,这种“大钱”后来还“冲出益州、走向世界”,引发了一场三国货币战,而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蜀汉的盟国吴国。

文章图片4

影视作品中的刘备形象

当年蜀吴两家关系不错,双边国际贸易很活跃,你想想看,这里有什么暴富的风口吗?

没错——

就是从吴国大量走私古法“汉五铢”,到蜀汉融了铸成“直百五铢”,这样三四枚铜钱的量,出来就能当100用啊!

当然了,个体经营绝对没这么大的能量和技术实力,事实上,这是蜀汉的政府行为,他们就是这样玩货币战,对外输出“劣币”,大量套购吴国物资。

那吴国为什么不禁止“直百五铢”的使用呢?

首先说,咱俩做生意,不能因为你的钱“水”,就禁用吧?

好比中国隔着太平洋,看老美印小绿纸收割全世界,但没办法,贸易还得搞,咱不能把美元给禁了呀。

文章图片5

再者说,咱都知道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你想禁也禁不住。

至少在蜀吴的国际贸易商路上,老百姓会把“良币”,也就是足值的古法“汉五铢”收起来,想方设法,先给不靠谱的劣币“直百五铢”花掉,蜀汉的“注水钱”,自然就流通开了。

而且你记得吗,马爷有过这么一段话——

……

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文章图片6

现在我只要把古法“汉五铢”走私到蜀汉去,铸成“直百五铢”,至少25倍、也就是2500%的利润——所以谁都别拦我,刀山火海我也上!

就这,吴国能禁的住吗?

当然了,吴国也可以拿“直百五铢”去买蜀汉的物资,但是就像上面说的,你挡不住铜钱大量流失。当古法“汉五铢”潮水一样涌入蜀汉,吴国这边也就通货紧缩了,特别是远离蜀吴商路的吴国内陆地区,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下行百业萧条。

具体说来,通货膨胀是钱越来越“毛”,东西越来越贵了;通货紧缩则是流通领域“缺钱”了,相对来说钱少物资多,东西越来越便宜。

文章图片7

比如原来市面上,流通十块钱和两个馒头,那一个馒头就值五块钱,现在钱都被蜀汉抽走了,市面上只剩两块钱了,即使馒头不再增多还是两个,但一个就只能卖一块钱了。

那你说,馒头商、面粉商、笼布商、柴火商、送馒头的快递小哥……这一整条馒头产业链,是不是都“谷贱伤农”,亏到家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经济衰退,甚至影响政权的稳定。

那孙权如何反击?

其实有两条道,一条是学魏国,淡化货币,尽量走实物经济。

魏国为啥没有被蜀汉的水钱冲击到?

因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基本打烂了,袁绍四世三公这么牛,部队一度只能找桑椹、野枣当饭吃,袁术更靠南一点,士兵们就从水里捞蚌蛤、水产充饥;只有曹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率领军队屯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文章图片8

影视作品中的曹操形象

所以曹魏政权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屯田制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对商品流通不太关心,更看重实物物资。曹丕时代甚至废止了铸币,倒退回原始的以谷物和布帛当货币,民间交易就是以物易物。

当然这么搞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奸商们用水泡谷子增加重量,拿偷工减料的薄帛来替换标准布帛,照样可以“人造通胀”,在中间吃差价,但实物经济的好处,就是避过了蜀汉水钱的冲击,诸葛亮再聪明,也不能用“直百五铢”从魏国套购物资。

吴国的第二条道,也是今天大多数国家的对策。

遥想2021年初,刚刚上台的拜振华,抬手就增发美债1.9万亿,灯塔国实施了几乎是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大放水,同时也是全球大收割。

文章图片9

这个时候,只有“魏国”这样勤勤恳恳“屯田”发展,物资充沛的“制造业大国”,在严格金融管控的前提下,靠实体经济压仓,还能立得住,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只能跟着一起放水,不然就是坐以待毙。

你增发5亿美元,我也跟发3亿欧元;

你增发美债、我也跟发欧债;

你通胀我也通胀,你敢零利率、我就负利率,大家一起摆烂,who怕who啊?

一千八百年前的孙权,也是这么选的。

摆烂货币战正式打响,是在东吴嘉禾五年(236年),孙权首发“大泉五百”——你蜀汉不是一枚顶100枚吗,我的宝泉一枚能顶500枚,看你狠还是我狠?

文章图片10

大泉五百(左)和大泉当千

两年后,东吴继续加码,又推出“大泉当千”,一枚能顶1000枚,理论上讲,可以抵挡十倍的蜀汉“直百五铢”。后来在考古发掘中,还出土过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一枚铜钱竟然能当5000枚来用,真不知道你是货币还是冥币?

东吴的这一波摆烂,简直令人发指!

那你说,我不摆烂、不贬值行不行?怎么就死路一条了?

那就坐等收割吧。

说一个比较近的例子,抗战初期,倭国是怎么收割国民政府的。

话说国民政府在1935年废止“袁大头”,改为推行法币。你用小纸片换老百姓手里的银元,我凭什么信你呢?

文章图片11

“袁大头”银元

最开始,国府还是满仗义的,为了稳定币值,承诺法币与英镑挂钩,1法币兑英镑1先令2.5便士,靠上了当时最硬的国际“硬通货”。后来淞沪会战爆发,大量资金恐慌外流,国府就咬着牙抛售外汇,也要维持法币坚挺。

到1939年3月,中英双方成立了中英外汇平准基金,通过无限制供给外汇来维持汇率,后来还把美国也拉了进来,各方投入大量外汇,成立了中英美平准基金,显示出决不摆烂的姿态。

结果怎么样?

被日本人钻了空子。

就像当年刘备在成都强推“直百五铢”一样,倭人用刺刀逼迫沦陷区老百姓改换伪币,强行用伪币兑换民间的法币。

到1938年底,倭人已经换来了3000多万法币,这些钱陆续投到上海的外汇市场换取外汇,4个月就掏空了中英平准基金,还拿去国统区套购战略物资,同时向对面输入通胀,损人又利己。

文章图片12

法币样品

这种情况下,你还能继续坚守吗?

只能放弃固定汇率开始摆烂,实施外汇管制,放任法币贬值,到1941年9月,国内价格上涨到1939年3月价格的1588%,翻了将近16番。

当然国府并未放弃斗争,而是以另外的一种方式,继续和倭国打货币战,这个咱们改天再说。

同样道理,蜀汉也不会坐看东吴摆烂,自己被“反收割”,同样是换了一种方式,把货币战升级。

前边说了,最“良心”的一版“直百五铢”,大约顶3—4枚古法“汉五铢”,然而随着货币战升级,这“良心”的分量,就越来越轻了。

汉代1铢大约折合今天的0.65克,那么古法“汉五铢”就是3.25克,再给它乘以四,13克左右,就是“直百五铢”的原始发行价了。

文章图片13

重约9.5克的直百五铢钱币

但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已经有9.8克——3.2克不等的“直百五铢”,说明蜀汉的铸币,是持续不断偷工减料,因此造成的通胀摆烂不断升级,而最轻薄的“直百五铢”水钱,你猜已经到什么程度?

——不足0.5克!

别说五铢钱了,这连一铢都不到,甚至已经小到没法再在上面铸字了,放今天也没啥收藏价值。

这种钱,也被四川的老百姓戏称为是“鸡目鹅眼”。

咱们就取个整,假定一枚“鸡目鹅眼”重一株吧,那么“直百五铢”的通货膨胀,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500倍,可以和东吴的“大泉五百”PK一下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孙权当然也要反制。

考古发掘显示,“大泉当千”铸币最早是在20克左右,后来也逐渐减重,从12克到4克,后来甚至比一枚古法“汉五铢”还要轻;“大泉二千”则先天不足,一出来就是“猴版”,最大的也只有12克,后来最轻的已经不足6克。

文章图片14

9.3克的东吴大泉二千

蜀汉是只减重、不增值,还有一定可用性;

东吴可是一边减重、一边增值,两条腿走路,于是造成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面值更大的钱、分量反而更轻,您们城里人可真会玩儿!

又因为通货膨胀的无差别收割,老百姓和世家大族难得的成了统一战线,一起激烈反对。

刘备、诸葛亮确立的治蜀方略,是法家路线,严刑峻法六亲不认,但东吴政权是万万不敢得罪江东世族的。于是货币战打了整10年,看看库房里基本也满了,孙权首先认怂。

公元246年,孙权表了个态,大意是说——

没想到啊没想到,群众里面有坏人啊,当初是我的警卫排长谢宏,非得劝我铸大钱,现在看来是个馊主意,大家都觉得不好用,那就不用了吧,不过乡亲们放心,大钱都交给官府收兑,我们吃亏,也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文章图片15

影视作品中的孙权形象

孙权说的漂亮,但黄门侍郎谢宏建议铸大钱,可没建议你偷偷给钱减重,变本加厉坑人吧?反正领导从来没有错,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废了大钱,东吴拿什么当货币?

只能是学魏国,走实物经济了。

据《三国志》引《江表传》的记载,后来在东吴买猎犬、买柑橘,用的都是帛或者绢,一只好猎犬,甚至能卖到几千匹帛。

这也意味着,东吴从此以后但求自保,只剩下“眼前的苟且”,不敢再对老百姓抽骨吸髓,图谋什么北伐中原,“诗和远方”了。

大家一起击鼓传花,最后雷还是炸在了蜀汉手里。

但你不接还不行,蜀汉只有一州之地,不到百万人口,却要承载一整个国家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和魏吴两家三足鼎立,花销实在太大了。

文章图片16

影视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

另外,因为众所周知的内外因素,它又必须不断北伐中原,维系自己的政权合法性。诸葛亮时代就不说了,后来轮到姜维主事,《三国演义》里说他九伐中原,但是从正史《三国志》里面查,实际上北伐了11次,你说这不是劳师糜饷穷兵黩武,还能怎么说?

那就继续铸大钱,继续搜刮吧~

后主刘禅时期,又多次进行币制改革,反复割韭菜,最后一次推出的“定平一百”铜钱,标准版直径16毫米,逐渐消减到不足8毫米,比黄豆粒大不了多少,还轻薄如纸。刘皇叔父子俩仁义为本,一贯“爱民如子”,想必深受四川人民的爱戴!

文章图片17

重量仅有0.6克的“定平一百”

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走阴平小道,多绕了七百里的崇山峻岭进到四川盆地,最后只剩2000多人的疲惫之师,毫无重装备全是轻步兵,后来居然一路拿下了江油、涪城、绵竹、成都,把蜀汉打了个对穿。

要说邓艾多厉害,其实也不见得,因为除了绵竹那边还打了一仗,诸葛亮的孙子诸葛瞻送上了人头,其他三座城池,都是主动投降的。

怎么说呢?

天府之国,不陪你们老刘家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