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丈原退兵——战争史上最完美的大撤退

 茂林之家 2023-01-18 发布于湖南

《孙子兵法》曰:“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意思是身系万人安危于一念之间的大将,在战时必须首先考虑万一战局不利的情况,失败了如何处置的局面,这样才能百战百胜。这就是为将之道,不负部众对自己的信任,部众敢于以命相托。

打仗是什么?

大将率万众之军,蹈不测之地,战场充满变数,所以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不能只想着成功,必须充分估计失败的各种可能性,并提前做好应对的方案。

所以,中国古代兵法家们最为推崇的,就是能在“败仗”中败而不乱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兵家。

顺风仗人人会打,只要三军奋勇追击,猛冲猛打即可。

而在作战不利,进退两难时如何选择?怎样把部队毫发无损的撤下来?

这是对一位统帅的真正考验。可以说三千年来能做到这一点的军事家寥寥无几,而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

什么样的大撤退才算完美?

文章图片1

敦刻尔克与英国的距离

现在讲战争史上最成功的大撤退行动,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这种撤退实际并不算高难度的!

其一:敦刻尔克距英国只隔着一条海峡,距离100公里左右,轮船小半天就抵达,这是占有地利。

其二:无线电通讯已经普及。只要有电台配备,统帅部命令瞬息间就可以直达步兵班,这是通信联络之利。

其三:英法军队节节败退已有时日,英国早有全面撤退准备,凭借庞大的海运力量,巨舰轮船数量充足,成功撤退亦是理所当然的。

而一千七百多年前,深入魏国境内的十万蜀汉北伐大军的撤退,才是真正的战争史上最高难度、最完美的撤军。

文章图片2

从五丈原到汉中的距离

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南,与汉中的现代公路距离200余公里,而古代没有现代筑路技术,山地行军距离至少800里。

三国军队平均一日行军速度40里,要走20天。

由此,驻于五丈原的蜀汉北伐军,已经是悬师远征,深入千里。

蜀汉十万之众的北伐大军在与强敌对峙时,统帅病逝。诸军将领不慌不忙,严格遵照诸葛亮生前预定的遗策,以旗帜金鼓为号,在联络只能人力和快马传递的情况下,十万之众,上百支营队协调如一人,硬是全须全尾、有条不紊的交替掩护,从前线全身而退。

这才是史上最成功的撤退行动,真正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文章图片3

公元234年,二月。

经过了三年休养生息后,汉丞相诸葛亮再次征兵,共召集起了十万之众的大军,发动了他生前兵力出动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这三年来,诸葛亮全面总结了前几次北伐失利的原因。

针对道路难行,后勤乏力等等不利因素。组建了专门的后勤辅兵运输队,并制造了大量有利于在崎岖山道上运载物资的“木牛流马”,作为交通运输工具。

文章图片4

此时的蜀军,从部队整训,到粮草、兵甲、器械等军资,都作好了充足而周密的准备。全军部队号令严明,营伍整肃、甲坚兵利。士众斗志踊跃、军容鼎盛,完全当得起天下一等强军的称号。

然而,诸葛丞相运足了力气,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用不了。

因为魏军只是坚守,决不出战!

魏国的对策。

魏国朝廷上下一致以为:诸葛善练兵,蜀军精锐,不可与之争锋。而诸葛亮孤军远征,利在急战,难以持久。因而,只须坚壁固守不战,时间一长,蜀军必败。

文章图片5

以司马懿为前方统帅的在魏军,抢占了有利地形,数十万大军虽然兵多将广,却只是深沟高垒、筑起营盘,防御严密的像铁桶,牢牢挡住了蜀军的前路。

战前,司马懿为诸将分析蜀军的行军路线时,曾对诸将这样说道:“诸葛亮若有勇略,就应该从武功进军,然后沿山势向东攻击前进,则事有可为。不过,其人擅长治军,用兵却谨慎过头。所以吾料其会西上五丈原。如此,我诸军则无事也。”

司马懿讥笑诸葛亮过于稳重谨慎,实际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假设一下,若让他与诸葛亮换个位置,让他以一州之力伐天下,而让诸葛亮率数十万精兵防守,那看他司马懿敢不敢不谨慎、不稳重?

然而司马懿的分析,却是很准确的。当斥堠来报,蜀兵果然全军屯驻于五丈原时,司马懿哈哈大笑,料定了只要相持几个月下来,悬师远来的蜀军必定粮运不继,不战自败。

五丈原屯田。

文章图片6

而诸葛亮实际早有准备,驻军五丈原后,一面调兵遣将,挑战魏军,同时令各部队开垦屯田,以备长期驻扎。

若不是诸葛亮英年早逝,这仗结果还真不一定。

而无论蜀军如何挑战,魏国大军就是坚守营垒。司马懿认定了蜀军悬师远来,难以持久,所以就像一只千年老龟一样,一动也不动。

在两国大军对峙期间,又发生了几件趣事。

一:司马懿写了一封很有名的家书。

古代与现代一样,前方的战事总会牵动着后方人们的关注。司马懿有个胞弟叫司马孚,此人是个三国时代的军事迷,经常给司马懿写信,讨论兵事、询问前方战事进展如何。

司马懿回信说:“诸葛亮心怀大志,可惜未遇机宜。多谋略、而少决断;善治兵、却缺乏权变。今虽拥众十万,却己经堕吾谋画之中,假以时日,必被我所破!”

司马懿实不愧为战略家,战局进展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魏军只是谨守营垒,无论蜀军如何挑战,只是巍然不动。任诸葛亮之智,也无可奈何。

蜀军如猎豹觅食,魏军防守却如缩成一团的刺猬,浑身尖刺,让蜀军无从下口。

二:诸葛亮的激将法。

文章图片7

于是,诸葛亮遣使者赴魏军大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

什么礼物呢?

就是胭脂、水粉,首饰、花衣裳、红裙子等妇女用品。并附书信一封,言道“司马公坐拥强兵,为何畏敌如虎,忸忸怩怩,如妇人之状”等等云云。

文章图片8

三国是一个重名节的时代,士大夫之间一言不合,那就要拔刀杀人的。

所以诸葛亮这封信,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当然,诸葛亮非常了解司马懿的老奸巨猾,也知道凭这样的手段,无法激怒司马懿,但是这样的侮辱,却可以激怒魏军将士。

果然,主帅受此大辱,魏国三军将士勃然大怒,诸营群情汹涌,纷纷请战。

这是个很棘手的情况!

司马懿可以在私下笑谈“诸葛亮已计穷矣”,然而军心士气却是决不可泄的,所以不得不做出一番要与诸葛亮拼命的姿态,用来抚平军中的情绪。

文章图片9

司马懿与魏国朝廷的双簧戏。

于是,司马懿故意在诸将面前大发一通愤慨,拔剑明誓,咬牙切齿表示,要雪此大辱、诛灭蜀军等等。同时并上书朝廷,要求与蜀军决战。

然而司马懿向朝廷送上上请战书后,又附有一封密函,详说明了前线形势和军中情况。

为了安抚军心、魏朝廷任命太尉辛毗急赴前线,持节督雍凉诸军事。辛毗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抵达,向诸军重申朝廷命令,严令诸军继续坚守,不得与蜀军浪战。

文章图片10

于是,在魏军大营中,出现了这样一横很滑稽戏:

装出一脸愤怒表情司马懿与诸将披甲执兵,要求出战。

而辛毗高举节杖,用朝廷命令强压诸将,厉声严令其等不得出营。

于是,魏军士卒纷纷这样说道:非大将军无勇,实乃朝廷不许出战也!

这一招确实很妙!

让朝廷诏令背了锅,既维护住了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又平息了将士们出战之心,成功的化解了诸葛亮的激将法。

《晋书.晋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司马懿)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

诸葛亮的无奈。

文章图片11

诸葛亮当然一眼就识穿了司马懿的把戏,对姜维等人说道:“自古大将在外,皆有专断之权,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懿若真敢与我交战,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向他的伪朝廷上请战书?这老贼畏惧我甚深。无非就是借助诏令来掩饰自己的胆怯罢了。”

此时的诸葛亮,犹如一个孤独的无敌剑客,拔剑四顾心茫然。

诸葛亮北伐,以小欺大,以弱制强。能让拥兵百万、名臣良将遍地的强魏这样的大国,对其如此畏惧。三千年来历代名将能做到这一步的,唯有诸葛亮一人。

所以,有人说诸葛亮不知兵,那明显就是在说梦话。

《晋书.宣帝纪》:初,蜀将姜维闻(辛)毗来,谓亮曰: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汉相诸葛亮逝世。

文章图片12

先前,当诸葛亮遣使者至魏军营中送胭脂水粉衣饰时。奸猾的司马懿装出一副与诸葛亮惺惺相惜之态,不露声色的询问着蜀军使者:

“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啊?”

蜀使对曰:“我家丞相起居如常,身强体健,日食米三四升。”

司马懿又问政事,比如蜀营中赏罚是否公平,纪律严不严,会不会有虐待士卒这种事,诸葛公忙不忙啊等等。那样子,就像是诸葛亮相交多年的老朋友。

蜀使当然是义正词严的回答说:“我军纪律严明,奖罚公正,军中士气高昂,决无滥罚。凡二十鞭以上刑罚,皆要由丞相亲自审核判决。”

而蜀军使者不知道的是,这一番义正辞严的回话,却是泄漏了天机。

文章图片13

蜀使走后,司马懿高兴的与贴身幕僚们说道:

“统率十万大军的人,要亲自判定二十鞭以上的刑罚。如此任劳于琐事,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没料竟如司马懿之言。

两军对峙百余日,八月时,诸葛亮心力交瘁、积劳成疾,终于病逝在军中,时年五十四岁。

战争史上最完美的大撤退。

文章图片14

诸葛亮名为蜀汉丞相,实际上就连蜀汉后主皇帝也得听他的。

而他之所以被称为千古忠良楷模、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仅仅是他敢于以一州伐一国,而是他在临终之前,不但全部交出权力,还把谁可接班,深入敌国北伐大军怎样安全撤退等等问题,安排得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打仗时,一支部队的攻防进退,事先都得要有周密计划。

发起攻击要分左右翼,安排好主攻、助攻、佯攻。

行军时要有前锋与后卫,撤退时要安排好交替掩护、层层阻击。

而重中之重,大军每一次行动,都要留出足够的预备队,才能以防万一。

自古以来,战争史上任何一次大仗小仗,都得要有案,按这个套路来。而不分秩序、不留预备队,一窝蜂的全军忽然向前、全军忽然向后,结局都一定会是大溃败。

所以当诸葛亮在前线身染重疾,自知命不久矣时,立即就抱病制定了详细的撤军计划,并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文章图片15

由此,深入敌国、悬师远征的蜀汉大军,在主帅病亡之后,仍然不慌不忙,诸军交替掩护,有条不紊的烧营而走。

当诸葛亮死,蜀汉北伐大军全线后撤,当地百姓都已经在奔走相告时,而魏军统帅司马懿却还在狐疑满腹的犯着迷糊。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虽然也得到探报称诸葛亮已死,但他怎么看,也不觉得正在撤退的蜀军像一支已经丧失了统帅的军队。

死诸葛亮惊走生仲达。

文章图片16

初时,魏军闻讯蜀军丧主帅、已全线退兵,当然立即出兵追击。

而这一切,皆在诸葛亮临终前的预料之中,且早有安排。所以,面对魏国追兵,正在撤退中的蜀军不慌不忙。军中擂鼓震天,旗帜林立。丞相行营长史杨仪麾动兵马,向魏军发动了逆袭,魏军顿时就被蜀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从蜀军的这种表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诸葛亮的军事思想。

文章图片17

诸葛亮在其所著《兵要》里这样说道:“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意思为:制度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就算大将能力差一些,也不会打败仗。

因为制度严,训练充足、装备精良的军队,能够做到仗怎么打,平时兵就怎么练。

每临阵战斗时,遇上什么情况,就有什么预案应对,一切照预案制度执行,基层各级指挥员职责明确,战技娴熟,就算统军大将能力稍差,也自能按照平时所练投入作战,应对各种意外。

反之,组织制度混乱,号令不严,训练不善的军队,就称为无制之兵。

这样的军队,严重依赖大将的威望。万一大将有失,就全军崩溃。就算是白起、韩信等名将,去统领这样的军队,也打不了胜仗的。

诸葛亮这种治军思维是超越时代的,简直就如同是近现代军队的组织体制。

由诸葛亮亲自训练出来的蜀军,显然是达到了“有制之兵”的要求。没有了诸葛亮,蜀军照样能按部署投入作战。

而司马懿观看蜀军阵形,只见旌帜井然,号角旗鼓不乱。立即就产生了怀疑:这是诸葛亮以诈之死计而诱敌。

于是,司马懿下令全军停止追击,美其名曰:“兵法云,归师勿遏。”

由此,魏军诸营从攻击状态又继续转为防守,为了严加戒备蜀军的突袭,竟然坐视蜀军各部队交替而撤,一个又一个的退回了蜀中。

直到蜀军终于远去。司马懿才率诸将出动,前往巡视蜀军遗弃的众多营地,

观察废营地,这是为了以此推测敌军的部署虚实详杂。

文章图片18

当司马懿看到了蜀军废营地里遗弃了大量的军册文书,以及粮草甲杖等等时。便良久不语,忽然长叹曰:

“诸葛亮,真天下奇才也!”

然后才对左右说道,诸葛亮己必死无疑矣!

辛毗等人以为,尚未可知。

司马懿解释道:“兵家所持者,唯有军书秘册、以及军械粮草,此如同人之五脏也。今蜀军尽弃之,岂有人失五脏而能独活乎?

所以,诸葛亮确定已死,魏军终于全军展开了追击。

然而蜀军在撤退时,于沿途路面布设了大量的铁蒺藜,用以阻滞追兵。

魏军被迫出动军士二千人为先锋,人人皆穿平底木屐,趟地前行,以清除蒺藜。待蒺藜扫清,魏军步骑终于得全面急进时,却己追之不及,蜀军早己退入境内。

《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后马步俱进。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文章图片19

事不久后,民间便有了“死诸葛惊走生仲达”的笑谈。

而司马懿听到这句话后,也笑着说道:“吾统军作战,只能预料活人行事,岂能料人之死也!”

而有意思的是,司马懿总是讥讽诸葛亮谨慎过了头。而实际诸葛亮死后,还能让司马懿疑神疑鬼,犹豫不决。如此看来,司马懿岂不同样谨慎过了头?

但是对统率十万众的大将来说,谨慎过头却是对的,因为这才名将该有的样子。

大将者,万人生死皆由自己一言可决,该谨慎时,那就得谨慎,做决策又岂能不谨慎?

如曹操所言“为大将者当有知怯之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史书评诸葛亮:治军练兵天下无双,而用兵失之于唯谨唯慎。然而,欲以一地之力吞天下者,谨慎那是必须的!而以魏国之强,亦不敢当诸葛亮之锋,真当得是天下奇才也。

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谨慎,才能以临终遗策,惊走生仲达,保证了十万大军在主帅身亡时还能不慌不忙的从敌国安全回师,这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史上奇迹,最完美的撤退行动!

反之,如果诸葛亮不做安排,那么蜀军一夜间一窝蜂的后撤,结局必定是撤退变成大溃退,然后伏尸千里,溃不成军。

文章图片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