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西服业(一)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18 发布于北京

与咱们中式服装相对的可能就要算是西服了,西服又称作“西装”、“洋装”。西服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

关于西服的来历据说是源于西欧的渔民,他们终年与海洋为伴,在海里谋生、着装散领、少扣、捕起鱼来才会方便。它以人体活动和体形等特点的结构分离组合为原则,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体的服装缝制方法,并以此确立了日后流行的服装结构模式。也有资料认为,西服源自英国王室的传统服装。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装,由上衣、背心和裤子组成。在造型上延续了男士礼服的基本形式,属于日常服中的正统装束,使用场合甚为广泛,并从欧洲影响到国际社会,成为世界指导性服装,即国际服。

还有一种说法西服是源自于法国贵族菲利普的改进,据说有一年秋天,天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满山的红叶像红地毯那样与湛蓝的天空比美相映。这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绎尔。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菲利普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鱼一旦上钓,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

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而又美观的服装来。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的,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现代的西服基本上相似。

现代的西服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从其构成特点和穿着习惯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十七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和比其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一起登上历史舞台,构成现代三件套西服的组成形式和许多穿着习惯。究斯特科尔前门襟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围线上下的几粒,这就是现代的单排扣西服一般不扣扣子不为失礼,两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习惯的由来。

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服传入中国,当时留学的中国人多穿西服。宁波市服装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经过半年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开的第一家西服店是由宁波人李来义于1879年在苏州创办的李顺昌西服店,而非国内服装界公认的1896年由奉化人江辅臣在上海开的“和昌号”,这将宁波“红帮”史和中国西服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7年。 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服列为礼服之一。1919年后,西服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中国西服业得以发展,逐渐形成一大批以浙江奉化人为主体的“奉帮”裁缝专门制作西服。

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西服加工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上海、哈尔滨等城市出现一些专做高级西服和礼服的西服店,如上海的培罗蒙、亨生等西服店,以其精湛工艺闻名国内外。此外,中国西服制作形成各种流派,较为流行的有罗(俄国)派和海派。罗派以哈尔滨为代表,制作的西服隆胸收腰,具有俄国特色;海派以上海为代表,制作的西服柔软、合体,具有欧美特色。1936年,留学日本归来的顾天云,首次出版了《西服裁剪入门》一书,并创办西服裁剪培训班,培育了一批制作西服的专业人才,为传播西服制作技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至于说老北京的西服究自何时,这就需要老人们的口述了。还是让我们听听董金甫老所讲述的老北京西服史吧。

北京开始有西式服装行业,是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东交民巷一带成为使馆区之后。当时,大批外侨、外商和外国军队涌入北京。为适应他们生活的需要,有些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曾经从为外侨修补西服中学到加工西式服装手艺的裁缝(当时称“江浙帮裁缝”,又称“红帮裁缝”),也纷纷来到北京,或在外商开设的服装店做工,或自己开设西服加工的小作坊,承做外侨男女西服的修补、裁剪等加工活。在北京靠近东交民巷、北京饭店的东单牌楼、苏州胡同和王府井霞公府,就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西服加工作坊。

进入民国以后,留洋学生逐渐增多,人们的观念开始更新。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在提倡新道德、新文化的口号下,青年男女穿着西服、中山服的日渐增多,于是西式服装商店应运而生。那些“红帮裁缝”们,便先后在王府井地区设店,如新记西服行、鑫昌祥西服店、陈振昌西服店、陈森泰西服店、源太兴西服店、东方洋服行和东光西服行等。东安市场内有荣发祥、华圣、华宝、文信成。米市大街、东单一带有华茂女子服装店、应元泰西服店、徐顺昌西服店和发昌样西服店。这些店基本上形成了东城,特别是王府井地区的西式服装行业的基础。

上述各服装店,自开业以后生意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兴旺。其主要原因是它们在全优质量为生命线的主导经营思想下,能根据本身条件,不断开拓新品种、新款式,创造出不但在式样上,而且在经营方式、作风上都区别于它店的独特风格,因而受到不同层次的中外顾客的欢迎。这里仅就在1920年—1956年的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服装店,以及它们对服装行业的发展与影响,分别介绍如下。

新记西服行——经理李秉德。民国初年,李秉德和他父亲(一位有较高裁剪技术的裁缝),从上海迁来北京,在霞公府街开设一个裁缝铺,为外侨加工定做西式服装。由于李秉德能讲英语,便于和外国顾客打交道,同时他父亲又掌握一套较高的手艺,因而颇受外侨信赖,生意自然兴旺。20年代,为扩展营业,便移至王府井大街南头,(现在北京饭店的东北角)的一栋三层楼房的铺面房,占地面积160平方米。一二两层为营业用房,三楼为宿舍,工厂设在地下室。

一层营业室陈列各种商品,布置得既美观又整洁,二楼除陈列部分高档呢绒面料(均为英、美、意、法等国所产)外,还设有顾客休息厅,地毯、沙发非常讲究,并设有试衣室两大间,专为接待高层次外侨和国内豪门富户的阔老、阔少、小姐、太太们。店内服务人员,无事不准上楼。经常来这里的顾客,多为各国使馆人员、传教土、教授,以及协和医院、德国医院的医生,也有部分富商和阔少。新记是王府井大街服装业的首户。

该店自民国初年开业至解放后1956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先后经历了李氏三代人经营。第一代自然是李秉德和他的老父亲。1923年李秉德因病回上海就医,由乃兄李秉生接替。李秉生原是北京电报局的职员,高中文化程度,也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虽然他对业务不熟悉,但肯于学习,并且善于团结各位老师傅和店员,因此很快掌握了一套业务知识。为了了解行情,他订阅了不少外国服装杂志。他还在店内建立了业务、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店员上岗必须衣履整洁;顾客来去,必须有礼貌的迎送;店中有顾客在,店员一律不准坐着。每年招收徒工二三名,先行试工,在店堂内学习业务半年,凡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头脑聪颖,口齿伶俐,品貌端庄者,留作店员。各方面稍差者,分配车间学习缝纫。

该店工资待遇优于当时同行业各店,年终根据对员工的考勤、考绩,给予不同奖励。生产车间除徒工外,老师傅一律实行计件工资。对于徒工中表现突出者,提拔为车间组长,负责安排生产和验收。为保证质量,他们在验收方面有一套严格的把关制度。验收人员必须查验对面料是否做到推、归、拔、烫等工序,衣服里、衬必须下水,机缝不能断线,手缝针码细密。在查验各项工序中,必须认真细致,不准有丝毫疏忽。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