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应用之百合地黄汤医案

 东北人yhi4ef4x 2023-01-18 发布于辽宁
导读
百合病的正治法。百合病发病后虽然经过一段时间,但没有误治,其临床表现和发病初期一样,如同本篇首条所述,病机仍属心肺阴虚内热,故用百合地黄汤养心润肺,益阴清热。方中百合甘寒,清气分之热;地黄汁甘润,泻血分之热。如同陈灵石所说:“皆取阴柔之品,以化阳刚,为泄热救阴法也。”泉水下热气,利小便,用以煎百合,增强其清热之效。
组成
百合地黄方: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萍,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方义
方中百合色白入肺,养阴而清气分邪热;生地黄色黑入肾,益营而清血分邪热;泉水寒凉清热利小便。三味相伍,以使气血得治,热退阴复,百脉因之调和,病自愈矣。
临证要领
(1)临床病证千差万别,最主要的就是抓住辨证论治这一基本原则。原文所讲“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讲的就是这一治疗原则。换言之,虽经吐、下、发汗,但病形仍如初者,也应使用百合地黄汤,即“有是证,用是药”。
(2)临床治病应根据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时间的长短。原文在服百合地黄汤后提到“中病,勿更服”,旨在告诫医者中病即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当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为防止病情反复,中病后适当守方,也是需要的。
(3)服生地黄后易引起泄泻,且大便色黑。临床医生应该把这种情况事先告诉患者,使患者有思想准备,配合治疗。
医案举例
01
百合病
患者,男,50岁。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一月来时寒战,时发烧,时昏睡,时惊叫,时而能食,时而汤水不能下咽,大便硬,尿如血水,涓滴作疼,经县医院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及慢性肾盂炎。作者认为本例患者证候颇与“百合病”相似,用百合地黄汤治疗,日服一剂,十天后病情好转,再用瓜萎牡蛎散加减出入,服药30余剂后,诸症消失,至今六个月,一切情况良好。(《中医杂志》1965;11:21)
02
植物神经失调
杨xx,女,54岁。头目眩胀,夜寐不宁,常感面部火升烘热,汗泄,一日数发,日久以为苦,口干不欲饮,便干,舌质赤,苔少,脉细数,阴虚火扰。拟用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百合15克生地黄15克知母9克甘草6克生小麦30克大枣5枚,桑叶10克连服六剂,诸证悉除。(《经方应用》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03
梅核气
己已邻人王友生以贩京货为业,畜一婢,患伤寒,热八、九日,予为治之,得汗而愈。未数日生自病,身热头重不欲举,眼生花,召予视之。予日是必伤寒初愈妇人交接得之,即令阴头上必肿,少腹绞痛,然是阴阳易也。生曰,前患者婢子,竟谓已安,遂与之交,翌日得此疾,良苦。予曰,失所治,必吐舌数寸而死。予作猥鼠粪,烧裈散等,以利其毒气,旬日安。[伤寒九十论.上海:大东书局,1937]
现代临证
百合地黄汤常用于治疗各种神经官能症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亦可用作热性病的善后调理。本方与酸枣仁汤合用,可治瘙病;与甘麦大枣汤、生龙牡、琥珀、磁石等合用,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麦冬、沙参、贝母、甘草等,可治肺燥或肺热咳嗽;加太子参、滑石、牡蛎、夜交藤、炒枣仁等,可用于热病后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