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首春节(除夕)古诗词

 摘文缘 2023-01-19 发布于山西

1、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赏 析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赏 析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



 3、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 析

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4、除 夜 雪

 宋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赏 析

新年的雪总是带给人们喜悦。四更天刚到,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是上天赐下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诗人等不及将剩下的半盏屠苏酒喝完,便欣然提笔写桃符(春联),那副春联应该有雪、有酒意、有诗情吧。





5、玉楼春-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赏 析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6、 除 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赏 析

诗中我们认识了一种美酒。椒,就是用椒浸制的酒。“颂椒”就是赞美这种酒。此诗有十分生动的除旧迎新的画面感。聊借此诗祝福所有喜欢古诗文的人们在新的一年诗意常驻,生活如诗,美满幸福。





 7、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赏 析

这首诗的头两联,可以直接当春联。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节日高兴喝多了屠苏酒,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8、 拜 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 析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9、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赏 析

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



 
 

 10、迎   春

清·卢道悦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赏 析

这是一年中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时节,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气去迎接新春。其实迎春不需要去东郊,春天就在千门万户之中。

这是一首描绘春节喜庆气氛的佳作,这首诗写得热情洋溢,作者像一个饱经世事的老人,含笑看着别人去东郊迎春,他告诉人们,春不在东郊,春在千门万户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