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画家赵元和他的传世名作《合溪草堂图》

 泊木沐 2023-01-20 发布于辽宁

《合溪草堂图》是元代画家赵元的代表作,是赵元仅有的几件流传于世作品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为出自赵元本人之手的作品。画作为挂轴形式,纸本水墨设色,纵八十四点三厘米,横四十点八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整件作品描绘了赵元好友顾瑛所居住的合溪草堂之景,既是一幅『写景』的作品,也具有写实意味。《合溪草堂图》的背后寓意着元末文人雅集的兴盛,复杂的社会背景使艺术交流在此时极为频繁。

元 赵元 合溪草堂图 局部 40.8cm×84.3cm 上海博物馆藏

赵元,字善长,号丹林,元末明初画家,善山水。因史料匮乏,无从得知他的确切生卒年份。现有关于他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元至正十年(一三五○)七月,在昆山顾仲英的玉山草堂的雅集中;而关于他的最晚记载则是在明洪武九年(一三七六)。因而,可判断他的生年早于一三五○年,而卒年晚于一三七六年。

元 赵元 合溪草堂图 局部

其『画山水师董源』,『妙于绘事,以荆关法为逊,学周君画《天香深处图》』,曾作《剡溪云树图》,且在毗陵寓斋画《水墨山水》一幅。整合画史记载得:赵元以师法董源为主,兼及荆、关、右丞、高彦敬等诸家笔法。而从其传世作品,如《晴川送客图》《陆羽烹茶图》《溪亭秋色图》看出,赵元画技除了部分吸收了李、郭派的方法外,更多还是受到倪瓒和王蒙的影响,这也很可能与他们在玉山雅集中的频繁交流有关。

元 赵元 合溪草堂图 局部

从当时众多名流,如张雨、杨维桢、郑元祐、倪瓒、王逢等纷纷题诗留跋的行为来看,赵元在当时名声颇佳。其画作中常见『巨嶂山水』构图,如《晴川送客图》和《溪亭秋色图》,两者构图相似,而山势走向相反,但均以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为蓝本,而赵元在作画时也作了些许改变,将主峰后移,并在前景中绘以人物楼阁,体现文人画风范。另一传世代表作《陆羽烹茶图》和此件《合溪草堂图》,或山势重峦,或幽远静谧,但都表现为典型的南派山水,而烹茶、雅集等题材也颇具文人气息。

宋 郭熙 早春图

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

从《元代画家史料》和《明画录》中可知,赵元又擅画墨竹,尝与王冕合作《三友图》,明代李日华云:『赵善长山水雄丽,可雁行叔明,其墨竹尤得简贵一法。』此外,倪瓒还与赵元合作《狮子林图》。而赵元本人也参与了狮子林的造园活动:『狮子林在吴郡齐女门内潘树巷,今画禅寺法堂后墙外。元至正间僧天如,惟则延朱德润、赵善长、倪元镇、徐幼文,共商叠而成,而元镇为之图,取佛画狮子座而名之。』

王冕《墨梅图》

画史中对赵元的名字有两种记载,一作『赵元』,另一为『赵原』。按明人记述,并结合赵元本人有纪年的作品款识比较发现,赵元改『元』为『原』是入明以后,避朱元璋名讳。因记录较少,后世一度对赵元的字号产生混淆,将赵元和赵丹林分作两人记录。后经过考证,才确定『丹林』为赵元的字。最早关于赵元较准确完整的记载来自朱谋垔的《画史会要》:『赵原,字善长,号丹林。画师董源甚得其骨格。国初召天下书士至京,图历代功臣,原以应对不称旨死。《宝鉴》云,丹林善作龙角、凤尾、金错刀竹。』

赵元在明初一度为宫廷画家,后由于文字狱的牵涉,成为江浙一带死于此祸的十数位画家之一,究其缘由,因他曾是张士诚门下客,故而始终被朱元璋猜忌。而在『文字狱』后,其相关文献多被销毁,获罪原因也是几字带过,因此为后人的研究增加了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