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破“听课时激动、下课时感动、回去后不动”的教师培训怪圈?丨智识案例

 懒虫妹儿 2023-01-20 发布于重庆

“上课听听激动,下课想想感动,回去后一动不动”。这是教师培训中容易陷入的一个“怪圈”。

会出现如此现象,背后往往有这些原因:

(1)从“知道”走向“做到”,对人的素养要求是不一样的。“知道”往往比较容易,而实践时却常常会遇到“复杂”的情况,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去探索和尝试。所以我们往往“乐于知”而“惰于行”。

(2)单兵作战,缺乏共同体的研修氛围。个体的创新性尝试往往很难得到认可,也更难有坚持实践的勇气;

(3缺乏跟进。要改变“已经固化的教学行为”,需要个人反思、同伴反馈和持续性的专业指导。如果新尝试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以及专业指导,人就会像“橡皮筋”一样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区,不再有迭代和改进。

因此,在接到四川省兴文县香山民族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专业培训委托时,我们想办法重构了学习流程,以期望给老师们营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图片

把老师变成我们的“培训合伙人”

教师工作繁忙,因此面对培训安排,很多人容易将其当成一项任务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以这种状态走进学习现场,很难期待老师身上能产生积极的培训效果。因此,我们做的第一步是转化学习视角,让教师心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接到培训委托后,项目组就前往学校,通过问卷、观察、访谈,共情教师的真实工作环境,洞察他们的真实学习需求。

项目组听了家常课,同时为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都做了视频实录。同时也邀请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参与到访谈中来。

访谈问题不是从问题诊断开始的,而是从“绘制学校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开始的。

我们请教师先畅想三年之后的学科教学样态,包括他们希望学生在三年后达到怎样的英语能力,又一起探讨了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目前的障碍是什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通过这样的层层追问,学科团队慢慢清晰团队愿景和改进方向——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激发教师团队的活力和专业潜力,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同时,我们邀请所有教师以不记名形式填写问卷,无顾虑地分享教学工作上的痛点和难点,帮助他们进一步发现专业成长上的短板。这样,学习的需求就是从教师内部生长出来的,而非外部强行施加的,学习的主动性才有了保证。

接下来,我们把香山教育集团的英语教师卷入到课程设计的全流程中——通过导师、香山中学英语教研组、智识教育三方共创,定制了最贴近香山老师需求的学习流程。

课程设计流程:


导师根据调研结果和学校常态课录像,设计第一版课程。

课程提交学校英语学科组,教师深度研讨,出具修改意见。

课程做出针对性调整,再次提交学科组研讨。

导师再次调整课程,形成课程的初始设置。

作为培训的主体,香山中学英语教研组全程参与到课程设计中,保证他们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多轮互动下来,导师、学科团队、项目组也形成了课程共同体,为后续培训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家达成共识:不寻求一次培训即完全改变,要系统设计,梯次发展。基于这样的共识,最终确定了多个阶段的集中研修+校本研修的梯次培训模式。

图片

跨越知行鸿沟

打通学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10月23日,香山中学教育集团52名英语教师抵达重庆,开启第一阶段的7天集中研修。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场,研修开始前,老师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学习共同体。通过认知工具,对这次研修的主议题进行梳理,同时厘清本次的学习目标、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形成共同体的研修文化。

这次研修的核心主题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变革,重点提升听说课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逻辑为“讲给老师听——做给老师看——带着老师做”:通过专家解读、专家视角来帮助老师完成理论建构;通过名师课堂观摩让学员对照出自己与名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差距,反观自身要补足的能力;通过“一课多磨”将所有人卷入实操演练,学以致用,以他山之石实现自身造血,让学习成果真正带得走、用得上。

同时,培训实行双导师制。学术导师负责课程设计、专业引领和教学点评,实践导师则负责带领学员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并在学员实操过程中给与及时性反馈和纠偏。同时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都会根据学员在实作中的问题,进行“生成性的微讲座”。这样,在课程内容上有专家引领高度,在实践落地上,则有实践导师一对一帮扶,让学员能够跨越知行鸿沟,打通学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课多磨”是本次培训最浓墨重彩的模块,也是学员们反馈收获最丰富的环节。不管是导师,还是学员,都在其中投入了完全的精力和热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习者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因此,第一次备课实行独立备课,学员要先自己把对于理论学习的理解转化为个体的教学实践,再进入到第二轮的集体备课,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和问题进入到集体备课中,而且组内有详细分工,人人都有任务,才有可能实现人人都有收获。

第三次是小组说课,每个小组要把自己集体备课成果进行现场说课,学术导师根据每个组的表现进行反馈,并指出修改方向。

图片

学员说课

第四次是现场改课:实践导师就开始深度介入,对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意见,引导各组完成独具本组特色的听说课教学设计修改稿。然后根据修改稿暴露出来的问题,导师团队会给予针对性点评和修改建议,小组再进行优化……如此循环往复。

图片

导师指导教学设计优化

每一轮磨课和修改都是长达半天的深度研讨,对脑力和体力是很大考验,但“好的学习总是让人坐立不安”,学员们不仅在课堂中积极碰撞想法,即使当天的集体学习时间结束了,也能随时在食堂、宿舍甚至酒店的休息区看到小组专注研讨的情景。学习群中常常有老师凌晨还在分享突然迸发的灵感。学员们的勤奋好学也深深打动了导师团队,虽然每天的授课在下午5点就结束了,但他们常常会陪伴答疑到晚上。

图片

学员深度研讨

第五次是同课异构:班内确定两个学员,与重庆本地老师以及实践导师代表进行同课异构。其余学员也要深度卷入,借助课堂观察点,参与议课环节。课后,学术导师就每节课的观察情况进行提问,各组代表进行了深度交流和质疑问难,促进更全面的课堂评价生成。 

图片

香山中学老师进行同课异构

通过这样的实作任务,老师们完成了一次从“知道”到“行动”的转换,同时也通过同伴互助、导师辅导,完成了学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冲刺。

返回学校以后,他们将带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到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同时也通过亲历“备课——磨课——观课——优课”的全流程,建立起了共同体的研修文化,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大家再次有动力、有自信去通过教研上的不断精深和创新,改善自己英语课堂的面貌,带给孩子们更好美好的英语学习体验。而这,正是此次培训最想带给老师们的思维上的破局。 

图片

行为改变,学习无限

7天研修结束,回到学校,老师们有走出“培训怪圈”,持续行动吗?

学校教师发展负责人李润梅老师反馈,这次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感知到了自身与优秀英语老师的口语差距,萌生了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意愿。回去后大家形成了口语学习小组,利用“流利说”“趣配音”等APP进行口语练习,天天在群中打卡,彼此提醒,相互监督。而且大家经常在群中分享英语学习的工具和教学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而且基于此次集中培训的启发,学校也在优化学校教研制度设计。李老师说,现在,学校教研已经从比较传统的、粗糙的形式,变得更加精细,比如强化了“备课说明”的要求,而且实行按单元、按人员轮流备课负责制,让每个人都深度参与。

学科组长熊健老师还传来一个好消息:为了巩固培训效果,返校后,在教学副校长朱大中的牵头下,教研组长、教务组长一起策划了分年级、分小组的教学设计展示活动,并且全员卷入,把每个年级的老师组成若干个“三人教研共同体”,一起备课、磨课、改课,并且轮流展示。大家有着相同的学习背景,遇到实践障碍时,可以彼此赋能,实现“他人即教师”。在学校,可以随时随地随处看见老师们相互讨论,相互教研,彼此听课,相互反馈的场景。

图片

老师们在学校进行共同体研修

图片

老师参加校级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课堂的变化也很明显,在重庆集体研修中参与同课异构展示的刘紫君老师分享了她的成长:注重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和孩子共同的学习目标,课堂更加关注文本的解读和真实语境的创设,会设计更具开放性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强化表达能力,还启动积分制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课后会向学生做调查反馈,了解孩子们的真实学习感受。

刘老师也提到了在后续实践中的一些困惑,比如由于孩子们的基础和地区的差异,培训当中学到的一些理念和技能还需要进行一些在地性的转化,推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困难。针对这些困惑,智识教育也将继续提供专业服务,定期组织“云教研”,邀请导师进行答疑和教研指导,帮助老师们打通实践“卡点”,为他们的持续学习扫清障碍。

我们希望并努力推动每一场教师培训都深入到学科内部,落实到课堂实践,从转变观念发出,提供有效路径,直至影响行动。因为只有老师的行为真正改变,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教育才能更加美好。

图片

本文为智识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申请授权。

鸣谢丨感谢香山中学教育集团学校教师发展负责人李润梅老师、学科组长熊健老师、英语教师刘紫君老师的培训反馈

排版丨Ti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