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绿皮火车 (202301019) - 1

 天目湖茶吧 2023-01-20 发布于江苏

再见,绿皮火车!记忆中的蚌埠-浦口483/484次慢车和那年那月我坐过的火车(1)

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每个中国人对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他犹如父亲、母亲一般,承载着每一位外出求学、谋生、历练、游子们珍贵的记忆。当2011年肖崴导演(编导)的5集记录片《再见,蒸汽机车》、202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悬崖之上》也已留在记忆中时,想查阅一些老火车的资料,介绍蒸汽机、绿皮车的资料比比皆是,但除了看到缪守广先生美文《远去的石门山车站》讲述到蚌埠-浦口483/484次慢车;抖音上昵称为战神的兄弟留下过只言片语,昵称Artist檸对交通车两段视频介绍外,很难再找到相关资料。或许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在为生计奔波而无暇关注,或许是因为乘座这些火车的人员范围太小的原因吧。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比绿皮车还要慢、还要老的火车,早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的慢车,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自己对上世纪八十年对老火车的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闵晓萍)

https://pics5.baidu.com/feed/10dfa9ec8a1363274df2d9fec3e5dce409fac756.jpeg@f_auto?token=782f05d091de1041a6b2786f6f199b87

我对火车最初的记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秀美的小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个苏浙皖交界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因为我的父亲是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公安处押运队民警,如果不是铁路职工子弟,或许我要等到将来外出求学时才能看到、接触到火车!大约在1980年冬季,母亲休探亲假,父亲早早的带着我们从小镇茶亭辗转来到南京尧化门,这大概是我除画报以外第一次真真切切见到火车,近处的蒸汽机车,巨大威猛,货车长的一眼望不到头,机车带着铿锵呼呼声飞驰而过,货车车厢咔嗒声节奏感强劲延绵不绝,这种视觉、声觉冲击给人以强烈的震憾。那次搭乘的是守车,父亲告诉我,守车是挂在货运列车尾部、运转车长乘坐的工作车。运转车长是一位体型偏瘦、高大的男子,穿着蓝色制服,红绿两面小旗卷好执于手中。踏着积雪,模着冰凉的扶手,登上这节老旧斑驳的守车,缺一侧窗玻璃,两侧小窗边上只剩下铁椅子架,中央是个火烧的旺旺小火炉,火炉铁板的铝饭盒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铁皮烟囱通向车顶,车顶外部的烟囱像个大写的H,火炉边上是一小堆煤块,除此之外并无他物。不知道过了多久,随着咣铛一响,身体像被人猛的推了一下,火车开动了,外面的风随之更大了,母亲用父亲的大衣裹着我偎依在小火炉边席地座下,在咔嗒声中雪越下越大,当天色渐渐昏暗,咔嗒声节奏放缓,火车在一个前后不靠的地方停下了,外面已是漆黑一片,运转车长手中的小旗也换成可切换红、绿、蓝色的手提电筒了。父亲告诉我要等客车通过后货车再走,到达蚌埠东站已是午夜时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

http://www./images/gallery/screenshots129.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守车的转向架、行走部分,车轮中央两个方盒子内装轴承润滑油,曾看到着蓝色工作服,拎长柄小铁锤的工人打开方盖对其维修保养加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守车内部,中间铁筐位置就是放小煤炉的地方)

https://5b0988e595225.cdn./images/20180509/62164ecbf9644296a9e364cd8abe8770.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运转车长工作图)

https://img0.baidu.com/it/u=589425703,377244504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383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运转车长工作图)

https://inews./news_bt/O90ltBz8RCAPt-0etHL_Fcx8ksxTe0-BVSrE9CnF7SaSMAA/1000

记忆中的蚌埠东站夜间灯火辉煌,一片繁忙,蒸汽机车来回穿梭,编组各式货。交织密布和多的数不清的轨道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母亲这辈子总共休过两次探亲假,第一次上文已表,另一次是在1987年,而我在小学时代在寒暑假多次跟随父亲往返于津浦线,分别从丹阳、镇江、浦口上车,乘座的是优先级别高于货车的2XX次或3XX次直快列车,这就是当时最常见的YZ22硬座车绿皮车,虽然拥挤嘈杂,但与守车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1985年暑假,父亲在嘉山县(明光市)卞庄车站派出所工作 。卞庄站在四等站中规模相对比较大,有供上行下行的蒸汽机车加煤加水设备,常有货车停留。1986年暑假,父亲在金张站工作,金张站规模很小,四幢单体大小不一的独立单层建筑购成车站主体部分,据说是日伪时期建造。金张站张站长个子高高,平易近人,上大学的儿子和大我1岁的女儿优良的学习成绩常常令他引以为豪,我曾去过住在嘉山县县城张站长家小院吃过饭。金张站只有上下行共两道,但每3分钟左右就有火车通过,有一次我穿行轨道,被正在接站的张站长拉了过来,劈头盖脑的批评了一通。之后只要是穿行轨道,总要先停下来,看看有没有车站值班员正在接发列车、看一看信号灯、再看一看远处是否有列车进站,确认安全后再通行。从小事和细节做起,安全无小事这个好习惯一直陪伴至今!

卞庄、金张这两个车站直快列车一般不停靠,蚌埠(连云港)-浦口的405/406次和蚌埠-浦口483/484次普客列车成为随父亲归乡、去(嘉山)县(蚌埠)市公干最好的出行交通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吾城记)(上世纪八十年代蚌埠东站)

https://pics4.baidu.com/feed/3812b31bb051f819a80f4dd41040d2eb2f73e705.jpeg@f_auto?token=bc9225c95b669c2ceaff06674c391cfa

(图片来源:蚌埠新闻网,感谢照片作者)(蚌埠东站)

http://res./a/10001/202110/07ba588e47d9621e78378f7348f73a32.jpeg

405次/406次、483次/484次这两对普客列车由大同厂前进蒸汽机车或罗马尼亚进口ND2内燃机车牵引,蒸汽机标“上局蚌段”、内燃机标“上局沪段”,挂行李车、硬座车共11节。对于牵引机车来说, ND2鸣笛悠扬,没有煤灰落会在身上,和汽车、蒸汽机车不一样两边都是车头,更喜欢ND2内燃机车。寒暑假我常常伴父同行,有幸乘座中国铁路第一代主型客车YZ21古董级的绿皮车,这10节硬座车厢均为YZ21,定员有88人和108人两种,而大家熟知的YZ22硬座车定员一般为118人,与YZ22外观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车门是凹进去的,车窗上下方黄色带涂装带是平面的,转向架行走部分看着比守车还要老的弹簧钢片,车内部配木椅,铺木地板,古香古色圆型吸顶灯,夜晚或经过山洞时就会点亮发出昏暗柔和的黄光。夏天停站时车顶的摇头风扇就(自动、手动?)开启,木椅边车窗下有暖气片,冬天有时会供暧。483次/484次普客开起来速度与普通绿皮车一样,只是逢站必停,偶尔要停车给特快、直快让行。但永远不那么拥挤是我的最爱,每次都可以选一个靠窗的位置,与父亲面对面的坐着,摸摸铝制烟灰盒、试试暖气是否已开、让父亲打开或关闭双层窗,看看外面吃草的牛羊、起伏的电线,经过龙子湖时看看荒芜破败的碉堡。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照片作者安庆安谈历史)(0035ND2内燃机车)

https://pics2.baidu.com/feed/728da9773912b31bcc6fdbfb7ede4471dbb4e137.jpeg@f_auto?token=a39c4c880459e156bc13986105791c4e

(图片来源:发现美丽成都,感谢照片作者)(0221ND2内燃机车重联)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BbVM92z1GRRW0yAi8NGhfulSKb8%3Da9T3iCXazwaazAfEu1552877240176compressfla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