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41年松锦之战:明军本来胜利在望,却被崇祯皇帝给送上了绝路

 茂林之家 2023-01-20 发布于湖南

(一)

由辽西走廊构成的明朝关宁锦防线,对于清军来说,是非常难以逾越的天堑。这条防线的存在,让清军徘徊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无法取得突破。相应的,明朝也因为这条防线而续命了二十年之久。

关宁锦防线的厉害之处还不在于其有利的地势,关键在于清军想要进攻这里,后勤补给问题无法解决。

文章图片1

清军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军队一样,后勤补给完全靠抢。他们从来都是一路进攻一路抢掠,靠着抢掠解决吃喝问题。

但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清军在辽宁一带作战,还有沈阳辽阳广宁等较大的城市可以抢掠,到了辽西走廊一带就不同了。这里本来就没什么像样的城市,同时由于战乱的影响,当地的百姓几乎都逃亡一空,清军没有什么可抢的。如此一来,清军想要在这里作战,就只能是短促突击一下,想要长期作战没有可能。

袁崇焕和孙承宗等人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辽西走廊筑起坚城堡垒,凭借着红衣大炮这种利器,构成了关宁锦防线,牢牢地挡住了清军的进攻。

清军对于这条防线早期的进攻,基本都是由于无法解决后勤问题而被迫撤退。

1626年的宁锦之战,皇太极指挥清军主力同时进攻宁远、锦州两地,但是两地的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坚守不出,只是凭借红衣大炮杀伤清军。皇太极徘徊良久,最终无计可施,只好悻悻而去。

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明军自己没有组织好,祖大寿在大凌河没有储备粮草,结果被清军包围后,只好无奈地投降。但是,在祖大寿欺骗了皇太极,返回到锦州继续与清军为敌时,清军就没有办法了。因为锦州粮食很多,清军反而缺粮,最终只好再次退兵。

为了解决后勤供应问题,清军方面想了很多的办法。他们除了挖掘自身潜力,想办法向前线输送粮草之外,还强迫朝鲜支援,要求朝鲜提供后勤补给。但是这些办法也都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东北地区的农田只能一年一熟,产量有限,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粮食就会大幅度减产,无法提供足够的军粮。朝鲜则实际上心向大明,对于满清的要求,总是推诿敷衍,寻找各种借口不肯出力。清军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勤问题。

到了1640年,皇太极最终决定采用屯田之法来解决后勤问题。他派郑亲王济尔哈朗与豫亲王多铎到锦州附近建筑义州城,以堡垒对堡垒,同时派人到锦州四周屯田种地,打算以这种方法来解决后勤问题。

文章图片2

清太宗皇太极

屯田之法实际上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却产生了意外的效果。把守锦州外城的明朝蒙古籍部队见清军要采用长围久困的方法来包围锦州,感到十分恐惧,所以就主动向清军投降。1641年三月,清军在蒙古人的配合下,一举攻克了锦州的外城,将祖大寿包围在了锦州内城里面。锦州内城的存粮是有限的。这样一来,清军彻底攻克锦州就变得可能了。因此,解救锦州就成为了明朝必须要采取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八总兵、十三万人马前去为锦州解围。明朝与清朝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

洪承畴在1639年接任了蓟辽总督一职后,就打定了以静制动的念头,和当年的袁崇焕一样,决心依靠着坚城大炮挡住清军的进攻,绝不会主动出击。

1640年,清军开始在锦州外围筑城屯田,试图长围久困。洪承畴也没有惊慌,他命令锦州、松山、杏山三城互为犄角,彼此支援,关键是把粮草想办法送进城里去。

洪承畴命令明军不断出击骚扰清军,并且让明军在出击时注意把锦州附近的草地都放火烧掉,时间一长,清军反而难以坚持了。负责在前线指挥的多尔衮与豪格两人,不得不命令清军撤离锦州三十里扎营,而且还让每个牛录的甲士都轮班回到盛京休整。

文章图片3

洪承畴

洪承畴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向着锦州城内运送了大批的粮草,到了年底时分,锦州城已经聚集起了可以支撑一年的粮食。

皇太极得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当即下令把多尔衮和豪格从亲王降为郡王,还夺去了他们每人两个牛录,改派济尔哈朗负责围困锦州。

到了1641年三月,锦州城里的明军蒙古部队叛变,锦州外城失守,祖大寿被迫退居内城,锦州面临着失守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方面不得不考虑出兵援救锦州的问题。

兵部与洪承畴之间经过一番研究,最终决定抽调驻守三协(也就是长城防线)的兵力,与关宁锦前线的明军合兵一处,总共拼凑了八位总兵十三万人马的部队由洪承畴统一指挥,前去解救锦州。这个作战计划当然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批准。

八位总兵里面,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是关宁前线原有的人马。其余的五位总兵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都是从三协防线上调来的。明朝方面可以说倾其所有,拼上了血本。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洪承畴十分的谨慎,不敢轻易出击。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一仗的胜负关键还是在于后勤。清军调往锦州的兵力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如果能够把清军主力都吸引到锦州前线,同时明军继续深沟高垒不与之野战,慢慢地拖下去,那么最终顶不住的一定是清军。

文章图片4

于是,在1641年三月,洪承畴并没有大举出动,只是派了少量兵力进驻松山、杏山两城,大部主力依旧驻扎在宁远没有前进。

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清军最有力的助攻者出现了,他便是明朝的最高统治者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开始接连命令洪承畴迅速进军,尽快打破锦州之围。

(三)

崇祯皇帝在催促洪承畴迅速进军的诏旨中,总是强调粮饷筹措不易,因此,要求洪承畴速战速决。这样的理由不免让后人感到难以理解:这可是一场赌国运的战略大决战啊,在这样的时刻,还要算计粮饷之类的小钱,实在是蠢到家了吧?

实际上,崇祯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算账。他主要担心的是:此次作战,抽调的都是防卫长城防线的部队,现在长城防线异常空虚。如果清军乘虚而入,北京城就又要危险了。清军已经多次突破长城防线威胁京师了,崇祯实在是害怕呀!

然而,这位崇祯皇帝又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他心里害怕北京有失,嘴上却不肯说出来,以免有损于他的光辉形象,所以只是在不断强调粮饷问题。这就让后世的人们感到滑稽可笑,同时也觉得不可理喻了。

文章图片5

崇祯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明朝只有一副家当,却要应付两个方向,确实难以抉择。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在锦州与清军展开战略大决战,那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的本钱都押上赌桌,拼死也要赌赢这一把。三协防线与北京城的防御问题,只能是另想办法,不能患得患失、首鼠两端,既想要在锦州打退清军,又想守住长城防线,确保北京安全。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美事?

对于崇祯来说,他也未必是幻想着洪承畴能毕其功于一役,在锦州打垮清军。他的想法大概是:你洪承畴最起码也要做出个打仗的样子,想办法把清军主力都吸引到锦州才好。这样北京岂不就安全了?所以,他才会急着催促洪承畴进军。

洪承畴是否猜到了崇祯的真实意图,这个无从得知,不过,对于洪承畴来说,皇帝既然下旨要他进军了,他就别无选择,只能照办。

1641年四月中旬,洪承畴指挥援锦大军的部分主力从宁远出发,经塔山、高桥抵达杏山、松山一带驻扎,摆出了一副进攻的架势。从四月底开始,明军在锦州的外围与清军有了一些小规模的交火,双方互有杀伤,未见高下。洪承畴还是不敢大举出击,态度依然十分的谨慎。

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也派人与洪承畴联系,对他说:“城中的粮食还可以支撑半年,只是缺乏柴草。”还建议洪承畴“宜以车营逼之,毋轻战。”

文章图片6

得到了祖大寿的消息,洪承畴更加坚定了步步为营的决心,他继续稳扎稳打,丝毫没有大举进攻的打算。援锦大军的主力依然滞留宁远,并没有全部压到锦州附近。

洪承畴的这种做法,让北京城里的崇祯皇帝焦躁不安,他显然还是放心不下长城防线。在他看来,只有听到清军主力出现在锦州一带的消息才能让他安定下来。洪承畴现在的小打小闹并没有把清军主力吸引过去,因此,崇祯又开始了他的神操作。

(四)

五月的一天,崇祯把兵部尚书陈新甲召到宫中,君臣二人一同研究锦州前线的作战方略。

陈新甲作为兵部尚书,对于长城防线的安危是负有责任的。一旦清军真的再次突破长城,兵临北京城下,那么以崇祯那刻薄寡恩的性格,陈新甲是非常有可能成为替罪羊而遭到惩处的。所以,尽管陈新甲知道锦州前线的清军已经艰难到“炒米吃水度日”的程度,而“祖帅在锦州,粮米不乏,尚可支持。”明军实际上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再坚持一段时间,清军就会被迫撤退。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新甲还是主张速战。他建议明军全线出击,从三面包围锦州的清军,一举将其击溃。这样的计划显然是超出了明军的实际能力。

不过,这个计划却很符合崇祯的胃口。他虽然没有明确批准陈新甲的建议,但显然是赞同大举进攻的。他批准陈新甲提供的监军人选,派了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为监军,督促洪承畴进军。陈新甲又额外增派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为前敌赞画(相当于高参),让他们两个一起到前线去。

张若麒和马绍愉到了前线,正好赶上明军打了两个小胜仗。于是,他们两个就一致认为“我兵可战”,不仅向兵部做了汇报,而且还一再建议洪承畴速下决心,全面决战。

洪承畴当然不会为这两个低级官员的话所动,他依然坚持“且战且守”的方略,认为“锦守颇固,未易撼动。若敌再越今秋,不但敌穷,即朝鲜亦穷,此可守而后可战之策也。”

洪承畴认为清军肯定无法坚持到秋后,到那时清军自然会撤退,锦州就自然解围了。

当然了,在这里洪承畴并没有考虑到长城防线的情况,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不过,从事后的结局来看,洪承畴的想法还是正确的,即便清军真的去突破长城防线,明军也应该坚定地咬住锦州不放。关宁锦防线守住了,清军就无法真正地威胁到明朝的生存。

然而,到了七月,崇祯和陈新甲都耐不住性子了。崇祯下旨,明确要求洪承畴“刻期进兵”。他只是要求洪承畴尽快出兵,并没有明确规定出兵的时间,按理说洪承畴还能磨蹭几天,但是陈新甲给洪承畴写了一封信,大大刺激了洪承畴,让他不得不断然决定出兵。

陈新甲在信中写道:“近接三协之报,云敌又欲入犯。果尔则内外交困,势莫可支。一年以来,台臺(指洪承畴)麾兵援锦,费饷数十万而锦围未解,内陆又困。斯时台臺滞兵松锦,徘徊顾望,不进山海则三协虚单,若往辽西则宝山空返,何以副圣明而谢朝中文武诸臣之望乎?主忧臣辱,台臺谅亦清夜有所不安也!”

陈新甲的话说得非常重,已经是很不客气,完全撕破面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洪承畴除了大举进兵之外,已经别无选择。他再不动,要么崇祯会撤他的职,要么陈新甲会弹劾他。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了。

(五)

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出征,率领八总兵全部主力向着锦州前线进发,二十九日抵达松山、杏山一带。

二十九日当天,明军就挨了当头一棒。八总兵之一的杨国柱率军作为先锋部队,行至松山附近时,遭遇清军埋伏。明军大败,杨国柱阵亡。刚一开战,八总兵就少了一人。

不过,洪承畴并没有因此事而胆怯。他迅速任命李辅明接替杨国柱的职务,同时指挥着明军主力继续前进,一切按照原定计划执行。明军主力抵达松山,全部兵力从塔山一直逶迤到锦州附近,势如长蛇。

文章图片8

八月二日,明清两军在锦州外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交锋。明军上万人逼近清军阵地。清军主动出击,双方展开了激战。明军利用战车布成稳固的阵势,使用各种火器杀伤冲上来的清军骑兵。此时,锦州城里的祖大寿也派兵分三路出击,配合明军夹击清军部队。但是清军在锦州城外挖好了壕沟,祖大寿的部队难以突破清军防线,只能牵制一下清军。

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各自收兵,清军损失数百人。张若麒忙不迭地向北京报告“大捷”,朝鲜方面的记载也证实清军损失很大。

此后的几天,双方继续激烈交锋,互有杀伤。

八月八日,清军大举出击,试图从西侧迂回包抄明军,但是遭到明军顽强抵抗,被迫撤退。八月九日,明军王朴所部向着西石门发起猛攻,清军也再次出击,试图包抄明军。经过激战,王朴战败退兵。

八月十日,明军又一次发起进攻,但还是未能突破清军的防线。

文章图片9

接连数日的激战,让清军方面感到十分震惊。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豪格等人都对明军的战斗力表示惊讶,认为多少年都没有看到这么强悍的明军了。英亲王阿济格甚至建议:“与其劳苦如此,不如遁走。”多尔衮后来也对洪承畴说:“昔年大兵攻锦州之时,洪军门由南山向北放炮,祖大寿由城头向南放炮,我兵存身无地,实为凶险……松山之役,我颇劳心焦思……我之体弱精疲,实由于此。”

清军已经产生了动摇,如果局面照这样发展下去,清军的失败就会成为必然,但是,在此关键时刻,皇太极率领清军主力大举来援,使得整个战场的形势一下子就被逆转了。

(六)

八月六日,皇太极得到了明军向锦州大举进攻的消息。于是,他立即下令调集八旗主力赶赴前线。他本人也御驾亲征。不过,八月十一日,皇太极忽然发生了流鼻血的症状,而且一连三天都止不住。这本来是一种轻度中风的表现,但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办法来医治,皇太极只能是找来萨满巫医跳一跳大神而已。三天过后,鼻血还是断断续续地流,但是皇太极已经等不及了,他决定带病出征。八月十五日,皇太极从沈阳出发,八月十九日,他到达了锦州前线。

文章图片10

皇太极为什么不早点到锦州前线呢?当然还是后勤的问题。清军主力到了锦州前线,后勤的压力就更大了,反而更难坚持下去。因此,皇太极只能等到明军大举出击的时候才能出动八旗主力。他这一次带来的八旗主力部队大约有四万多人,再加上锦州外围原有的八旗军两万多,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七万。这可以说已经是当时清朝兵力的极限了。皇太极也为此战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他还是更希望能够一战歼灭明朝的这支主力部队,而不是趁机越过长城防线到明朝内陆去抢掠。崇祯对于长城防线的担心很大程度上都是没有必要的。

八月十九日,皇太极到达锦州之后,立即就到锦州城北的戚家堡,登高察看明军的阵型。他发现明军的主力大多在松山一带驻扎,阵型头重脚轻,有明显的缺陷,于是当即决定,派出三千精骑,直插松山杏山背后的高桥,切断明军的退路。

多尔衮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高桥距离锦州太远,搞不好会出问题,还是直插松山与杏山之间为好。皇太极接受了他的建议,当天晚上,就有三千八旗铁骑直扑松山与杏山之间的地域。

清军出现在明军背后,明军当然不会不知道。十九日晚,清军占据长岭山。二十日,明军后队的王朴所部与清军展开交锋,双方难分胜负。二十一日,双方继续激战。

二十日、二十一日两天,清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跟了上来,继续执行切断明军后路的策略,而且开始挖掘壕沟,试图把明军主力彻底包围在松山一带。

文章图片11

二十日这一天,清军还攻克了笔架山。笔架山是明军的粮库,这里靠近大海,涨潮时是一个孤岛,退潮时与陆地相连。二十日,清军趁着退潮之际,一举攻克笔架山,获得了这里的“积粮十二堆”。明军失掉了军粮,从上到下都开始恐慌了起来。

二十一日晚,洪承畴召集军官们开会商议对策。各位总兵都一致认为应该突围退回宁远。洪承畴也只好顺从了大家的意见,决定突围。他在会上做出了布置:王朴、白广恩、唐通三总兵的部队为左翼,吴三桂、马科、李辅明三总兵的部队为右翼,六位总兵首先突围至杏山,然后退往宁远。洪承畴自己则与辽东巡抚邱民仰、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坚守松山城。六总兵退往宁远补充完毕后,要杀回松山,与洪承畴内外夹击清军,挽回战场的败局。

可以说到此时明军还没有失败,如果一切按照计划执行,至少还能打成个两分的局面。然而,二十一日深夜,一个突然的变故让一切都化为泡影。

(七)

二十一日夜里,大同总兵王朴不顾事先的布置,率领自己的部队夺路先逃。

在三年前,王朴曾经在卢象升的指挥下迎战入塞的清兵。当时王朴也是不听指挥,率领部队自行逃走,结果导致卢象升最终败亡。王朴当时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充分说明明军内部赏罚不明、法纪紊乱。如今恶果再现,王朴又来坑了洪承畴一把。当然,这一次王朴未能逃脱严惩,事后他被朝廷判处了死刑。

王朴的逃走,让其他几位总兵都乱了阵脚,大家纷纷自行逃命,明军彻底地放羊了。这件事充分说明,明军的素质实在是够低的,完全打不了逆风仗,稍有挫败,整个队伍都会垮掉,正是因为如此,洪承畴才会一直坚持固守不战的策略。

皇太极事先已经料定明军会突围而走,他及时地做出了安排,派出了各路人马到杏山、塔山、高桥和小凌河口一带截击明军。当天夜里,明军自行溃逃,乱作一团,毫无战斗力。清军分路截杀,大获全胜。

文章图片12

二十二日,吴三桂、王朴、唐通、马科四人逃入了杏山城。清军随即将杏山包围。跟随而来的李辅明无法进入杏山,只好一路逃往宁远,人马丧失殆尽。白广恩遭到清军截击,无法前往杏山,只好掉头跑回松山。

二十六日,吴三桂等人在杏山再次突围,逃往宁远,在高桥遭到清军的伏击,最后吴三桂等人“仅以身免”,变成了几个光杆司令。张若麒和马绍愉也乘船从海路逃离了战场。

从二十二日到二十九日,按照清军的统计,被斩杀的明军官兵就有53783人之多。明军可谓彻底溃败,只剩下洪承畴的督标营以及曹变蛟和王廷臣两位总兵的部队坚守在松山了。

洪承畴此时已经绝望,他知道自己即使逃回北京,也难逃被崇祯处死的下场,于是就坚守松山,只求一死。不过,八月二十二日夜晚,战机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皇太极当时得意忘形,以为明军已经毫无战斗力,所以率领着自己的御营来到松山城外驻扎。御营的位置距离松山过近,而且缺少防护。洪承畴抓住这个时机,当晚派出曹变蛟率数千精锐劫营。曹变蛟出其不意地杀入清营,一鼓作气杀到了皇太极的御帐前。幸亏皇太极的侍卫拼命放箭,曹变蛟中箭受伤。皇太极这才逃过了一劫。

文章图片13

此后,洪承畴就被困在了松山城内。明朝方面再也无力派兵救援了。到了1642年三月,城内的副将夏成德暗降清军,打开城门放清军进入。明军彻底覆没,洪承畴被俘,后来投降。祖大寿也打开锦州城门投降了。就这样,松锦之战以明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明军的主力部队丧失殆尽,明朝的灭亡也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