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用药心得51则之临床实例25案

 zll49 2023-01-21 发布于湖北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图片
干货,我的临床用药心得51则
附:用药实例:作者小树林

1、五灵脂是寒号鸟的便便,与蝙蝠较像,但效果还是不错的.还有蚕砂,蝙蝠的便便叫夜明沙等,不告诉患者不就行了。

2、小儿咳喘可加适量石膏,因其含Ca,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这是一位老中医的经验,值得学习!         

3、但胃病患者常常是病程较久,往往是气滞兼瘀,血瘀者夹有气滞。

我常常用我们这里的民间验方枳实,白芨各等份加二分之一量的三七研面用蜂蜜调拌空腹温开水冲服。效果也不错。       

一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枳实加白芨各一份碎粉每次冲服6g每天2次目前我发现还没其他药物可以代替这两味要,包括西药!      

4、肝炎黄疸病人我用赤芍30-50克配合茵陈 黄芩 黄柏 陈皮 丹皮 白花蛇舌草 紫草 甘草 退黄降酶效果较好,屡屡凑效        

5、慢性肝炎对肾的用药也是很重要的,肾水不足肝就得不到滋养,旱莲草它的归经就是肝肾。大量的黄芪往往会导致患者胸下涨满,消除涨满可加入枳实10g而肝硬化病人最好用血鳖甲如果再加山甲片会效果更好!   

6、顽固性头痛就得用全蝎,白僵蚕,白附子,蜈蚣。

7、腮腺炎外用仙人掌,新鲜的仙人掌切薄片外敷 ,内服多取解毒活血加夏枯草 僵蚕等!    

8、带状疱疹外用方:冰片,氧化锌,甘油,炉甘石,青黛,消炎痛片,上药加70%酒精。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9、患某, 男,47岁,2008-3-3初诊。

患者有时发作性眩晕,如坐舟车,血压偏高,有服降压药,查血压:150/95MMHG,劳累觉得眩晕更重,怕摔倒,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舒服,脉弦小,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时有咳嗽无痰。小便有时会黄,大便正常。     

辨证:肝阳上亢、脾虚湿盛。     
治疗:平肝熄风,健脾化湿     
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半夏10、天麻3(冲)、橘红10、云苓15、党参10、炒苍白术各15、炙甘草6、生姜15、炒苡米30、淮牛膝12克、红丹参15。     

水煎服.每日一剂.5剂。再5剂。效果不错,睡眠正常,不眩晕;在3月26日查血压:140/90mmHg。     

按: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但也不可全责于肝。本病为肝阳上亢,兼夹脾虚湿盛而上扰也。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平肝熄风而治眩晕,四君子汤健脾化湿,加淮牛膝、红丹参活血而引血下行,炒苍术、炒苡米健脾化湿,用药对证而效如桴鼓。 (也可用苓桂术甘加味)    

10、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子    
金钱草50g 海金砂20g 鸡内金20g 威灵仙30g
茯苓15g 泽泻10g 石韦10g 车前子15g 
冬葵子10g 白芍10g 白茅根10g    
藕节10g 甘草10g     

本方疗效很好,但如用请辨证加减。(上方用于淋症,石淋。为石韦散加减。用于有热证,带血尿的患者。)     

如从现代的研究上讲,石韦散的功用就不用说了,前三味药,“三金”排石的效果是大家公认的,威灵仙有确切的解痉挛功能。其它的也就是随证加减了。     

11、治疗烫伤秘方    

这是我用了四、五年的烫伤油秘方,在此公开供大家使用,欢迎各位有高招的拿来比试一番吧,共同学习提高。

地榆20g 白芷50g 
黄连20g 黄柏20g 黄芩20g 
紫草60g 红花10 虎杖30 
米壳15蜂蜡5冰片5 

制法:先将麻油烧至八成熟,将前8入油炸至黄柏呈深褐色时,再放入紫草,约10分钟后即灭火滤渣放入蜂蜡、冰片,贮油备用。 

用法:患处有水泡的勿撕破皮,宜用无菌针刺破放水,然后用无菌纱布浸药油贴敷患处,一日一换。

适应各种烧烫伤,至多7日痊愈。曾治多位3度烫伤患者,敷此药油仅4日即告痊愈,诚奇效也!(米壳是因素壳就是鸦片那个,蜂蜡是蜂产生的蜡 )        

12、梅核气的有效药方        

梅核气多为痰气郁结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多数患者主诉咽喉不利、干咳,如有一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感觉,病程长,且多见于青年女性。    

治疗宜行气解郁,清热化湿,活血利咽,下方可治:

香附15克、川芎12克、栀子10克、神曲6克、苍术9克、威灵仙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射干15克、马勃10克、甘草9克、枳壳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13、急性乳腺炎挂药立消    
 
鲜坤草(益母草)、鲜一见消(白花丹)各等量捣烂,用布包隔衣挂前胸或挂在所呆的椅脚上、床头上,使之近身即可,勿融及皮肤,在未发脓以前用药,十几分钟开始痛减,二到五小时全消,有些病人吃药打针几天无效后,改用此法神奇无比。我用本方治此病无不应手取效,名传百里,争相求索。

14、带状疱疹一蘸即愈  

水韩信草鲜品适量洗净捣烂取汁蘸患处,一至三次痊愈,而且无任何后遗症。临床应用一般一次治愈,目前我所看到的任何书籍尚没有如此佳效的报道。

15、腮腺炎屡试屡效   

板蓝根、生石膏各30克,柴胡、蚤休(七叶一枝花)、葛根各15克,牛蒡子、天花粉、升麻、黄芩、连翘、桔梗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服本方时,配合灯火灸角孙穴,有特效。

热毒壅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各(后下);
热毒较重,见壮热、局部肿胀热痛较甚者加大青叶15克,金银花10克,石膏可加大用量;
睾丸肿痛者加龙胆草、荔枝核、桔核各10克;
腮部坚硬漫肿加昆布、海藻各10克;
腮腺硬结或合并颌下淋巴结炎加浙贝10克。

本病流行期间或接触过病人,可采用板蓝根、金银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天,有预防作用。

16、病毒性心肌炎单药可愈

每日取黄芪30——50克水煎服,连服三至五个月痊愈。为特效专方,已救人无数,万勿轻视。

17、慢性咽炎

毕业三四年了,学方剂时老师兴起而增加的经验方现在用起来才知道好,下面是一个他治慢性咽炎的经验方,我这几年的使用,病人都反应不错,视作珍藏。现贡献给大家,用的好了请感谢我老师!
黄芩15  郁金10    麦冬15    射干10    浙贝10    海浮石10    桔梗10

18、案,胸痹
2008年9月13日陈某男63岁气短6天,加重1天。6天前无明显诱因气短胸憋闷,活动后加重,到某医院诊断为心肌缺血治疗效不佳加重,故前来中医治疗。

病人现症:气短胸憋闷,活动后加重,
血压:135mmHg/110mmHg,
鼻不塞,咽不疼,不咳嗽咳痰,无端坐呼吸,无水肿,不畏寒,不头疼头晕,四肢不麻木,平时大便软而排便困难,饮食睡眠可,有高血压史,右腿感觉热,左腿感觉凉,舌质暗,苔白,脉沉细涩。

诊断:胸痹
辨证:气滞血瘀,营卫不和
治疗法则:理气活血化瘀,调和营卫

方药:通瘀煎合桂枝桃仁秦皮汤。
通瘀煎散6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秦皮30克,桃仁1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两剂。

2008年9月15日复诊:气短胸憋闷,右腿热左腿凉大减轻,大便比前容易,效不更方又抓两剂。 和他同来的是他的17岁孙子,额头长了一窝痤疮,老汉要求给孙子治疗痤疮,取了两天忍冬甘草汤。

2008年9月22日三诊,患者比前精神,气短胸憋闷消失,大便改善,左右腿感觉一样。血压135mmHg/100mmHg。

实际上患者同时还存在胸阳不振,心血管弹性差。这次方剂:通瘀煎散60克,桂枝30克,桃仁15克,甘草10克,制附子8克 捣碎同煎,两剂。

患者说孙子的痤疮也下去了不少,给孙子又取了四天忍冬甘草汤。

19、案,乳

2008年10月8日王某女42岁,两乳胀疼两个月胃胀,纳差,头晕乏力,长叹息则胸中舒,心急气短,总想往外跑,血压偏低脉细涩,舌淡。服用六剂通於煎合四逆散后诸证大减轻,继续服用。

这次的方为:通於煎散60克,柴胡15克,白芍12克,枳实12克,甘草8克,香附子12克,郁金12克,水煎温服。

20案,膝关节肿疼

2008年10月8日郭敏菊女53岁,西城子人,左膝关节疼,内侧肿一月多,在他处封闭等治疗效不佳。患者平时肯牙疼,这次除膝疼外,还有舌头烂疼,小便涩疼而黄,舌红,脉细数。针刺太溪,照海,委中,阴凌泉,中药生地80克,甘草15克,灯芯3克,水煎温服。两剂。针刺后感觉膝疼减轻。

21案,风寒入理化热麻黄汤加秦皮

孙某男8个月大,哮喘十多天在他处输液治疗七天效不佳,早上哮喘重,夜间轻;流清涕痰多,饮食精神睡眠体温正常。舌淡红,苔白。

麻黄3克,甘草8克,杏仁8克,桂枝8克,秦皮20克,水煎一次分一天温服完。

22案,淋巴结肿大

2008年11月28日张茂男7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如出生婴儿拳头三天,压疼,不发热,头耳后面部没有外伤疖肿,口腔咽喉没有溃疡,其他部位淋巴结正常。

自行服用消炎抗菌药三天,加重而来诊治。
处治:针刺曲池,合谷穴,网友东北说仙人掌砸烂外贴淋巴结肿大效果好,用其法,同时内服解毒活血汤,由于肿的厉害,恐用以上方法难以降病,又输液青霉素两天。

29日电话回访肿已消疼减。
今日来复诊淋巴肿疼全消如常。

我做过对比有一男7岁也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如乒兵球大,外用独角膏在县医院输液青霉素10天无效,有一女孩7岁颈部左右两掣淋巴结肿大如乒兵球大,每日用新鲜仙人掌要去皮刺,整块砸烂(用木器砸)随用随砸烂早晚2次包口服严滴一天痛减,三天消失。

23案、徐海霞,女,8岁,
2008.1.10患者因“反复皮肤淤点淤斑2月半”,于2007.12.24在省儿童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输血、激素等治疗。但PLT及HB反复降低,依赖每周两次的输血小板及红细胞,才能维持生命。因已经花费近40万元医疗费用,还需要不断的大量费用,今天前来求经济援助。

奈何本人经济也是拮据,无法给以无休止、我认为无意义(治疗方法的原因)的经济支援,叫他带女儿来检查。

2008.1.19昨天刚去杭州输PLT和RBC,今来院复查:PLT:11000,WBC 4900,RBC 2610000,HB8.8G。现仍有乏力,不愿活动,纳可,两便克,检查:满月脸,胖,脸色苍白,四肢和躯干有点片状淤斑,闷之不易褪,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软杳。

证属气虚精亏。
处方:生地30克,元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仙鹤草30克,阿胶8克(烊服)、黄柏10克,生石膏10克川续断8克、补骨脂15克、白茅根8克、茯苓12克,大枣12枚*擘),红小豆60克,蜂蜜适量  五剂。

2008.5.25患者直到两月前刚服用,以前仍以每周一次以上的频率,输注血小板,近两月以后未再输,血小板在2万上下,下肢还有淤斑,纳可,喜欢吃肉,红小豆加至150克,红枣增加到50枚。

2008.6.6患者已未输PLT两月余,5.28血常规血小板3.5万,血红蛋白11.8,白细胞4200,一般尚可,着春秋衣,汗出,两手掌斑块样鲜红,按之退,复色迅速,舌质淡红,苔白湿厚,脉尺部沉,余脉可。

生地30克,元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黄柏10克、生石膏8克、川续断8克、补骨脂15克、仙鹤草30克,白茅根8克、茯苓12克,阿胶8克(烊服)、生姜6片,大枣20枚(擘),红小豆150克,蜂蜜适量    五剂。

2009.1.5患者父亲电话告之,现患者的PLT9万,HB11,无不适。

2009.8.27复查,WBC5100,PLT11万,HB11.9。无不适,全身未再见淤斑。共用中药25剂.

24案、某女64岁
头晕恶心牙疼,动则加甚,血压160mmHg/120mmHg,心慌气短,劳动则甚,有糖尿病,舌淡红,脉滑数。

处治:姜黄30克,蒲黄20
克,黄连6克,栀子10克三剂水煎服。 ( 小柴胡汤加味 )

25案,耳鸣心悸案
李某,女,43岁,农民,耳鸣,心悸史。查:舌红,苔腻而少,脉寸尺沉弱。心肾虚耳鸣心悸。

处方:首乌30 枸杞20 茯苓20 党参20 
川芎20 菖蒲15 当归20 五味子12 
白芍15 苍术10  丹皮5 三剂,病人两天服一剂。

二诊,症状改善,上方三剂(两天一剂)续服,药完症除。

病人心肾两虚,心主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开窍在耳,肾的精气充裕,则耳有所养,听觉灵敏,肾中精气虚衰,则耳失所养,故耳鸣;肾主水,肾气虚影响其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上泛,故而苔腻,湿邪不退,反伤其阴,故而苔少。

心主血藏神,血为神的物质基础,病人精血俱虚,影响其藏神,所以心悸。我用首乌当归白芍补其心血,使其养神,用其党参两组药物一气一血,使其血药得气药而加速其化生血液;

首乌枸杞填补肾精,配一五味子补心肾,使精血得以相互化生;茯苓菖蒲苍术退上泛之水湿;川芎 丹皮理滞而升清。全方两天一剂共服用六剂,病得以除。

初学中医的你,也许你的思路还不清晰,重点还不明确,我的发帖愿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和想法,这是我写来的出发点。写得不好还请同道朋友指导,愿能抛砖引玉,为我们的初学中医的朋友献计献策。

谨以此帖献给初学中医的朋友 :

这帖我要向初学中医的朋友说的是掌握好药物性能的好处,我先讲了解中药,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你只要了解了各药物的性能,你才能去认识理解汤头,否则你便成了无根之木。

直接相关的就是可以轻松的识别各种药方和汤头,对各种药物在方中的作用有个理解。

对一个陌生的处方,看每一部分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性能在一起的比例,你就基本可以判断适应什么症状的病了。

举个例,大家都熟悉的四君子汤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我们来分析它:党参。炙甘草,补气;白术补气归脾,茯苓补脾,你看结果不就出来了吗,四个药有三个都是补气的,两个直补脾的,用方当是补气健脾,再对上病人的症状就一拍即合了。

我再来说说田间山区的草药,可不要轻视它,在关键时候它们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举个例:有一次我去乡下亲戚家,遇到一个跌伤膝关节的患者,发肿青紫。来找到我,身边有没有现成的中药。怎么办呢,我来了个就地取材,不正好山上有橄榄吗,我去摘了几枚,再弄了点韭菜根,酸浆草,加酒拌在一起敷上,第二天肿就消了很多,也不那么痛了,我就告诉他她,叫她继续这么用就可以了,后来见到说照我的方法,敷上几次再也没留痕迹。所以,我认为熟悉药物的性能是关键也是基础。

脉诊的地位及学习方法

我个人认为脉诊是每一位中医生都要掌握的一门功课,不然它对你的诊疗可能大打折扣。

我举个例吧,我接诊一位老头疼患者,每遇吃了某种食物如病猪肉(动风)呀,与人生气心情不好呀,那一痛起来就没完没了,几年的老毛病了,初诊时听说这次痛起来也有好几天了,大小医院看了不少,每天中西药加起来都在100元以上,年龄在50岁左右,诉其头疼如裂,像是被人念了咒。

我看了她的舌像,有点红,有热像外,其他的也不很清晰呀,你再一伸手把他的脉,左关有力的跳着,与其他脉相比那感觉太出众了。

你看,你就直接可以确定了,肝阳上亢,上犯清空,方药中给他投以大剂量的镇肝药,一剂痛就大减,六剂下去他就再也没犯过,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吧,当时由于忙也没有留下病例记录,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所以脉法是要学的,有时你懂一点脉法,还可以让你在患者群中增加许多的神秘感和光环,当然我现在还没有享受到那甜甜的感觉,我想这一天会有的吧。

对脉法,我认为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一般只要能够帮助判断病症就可以了,追求独取脉法而知病那是另一种境界,须经年累月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悟性才能收水到渠成之功。

学脉法,如果没有老师教导,那就直接去书本上要知识吧,上面写得很清楚了,什么脉在指下是什么状况,主什么病,你把它弄熟悉了,不要怕,英雄是有用武之地的。

下一步就是实践了,你可以先从正常人的脉把起,你对正常的脉熟悉了,把病脉才有所参照,有条件的你可以对每一种病人来印证你学到的知识,慢慢的你就会对你的书本知识有所体会,有所强化。

发一病例上来,因为是在基础版,
所以我用我的看法写详细一点。

患者,金某某,男,27岁,胸满不舒,咳吐痰多而来治之,问其饮食正常,二便调。

查:胎厚腻,脉右沉细滑,左弦象。

看法与治法:湿邪困脾而生痰湿,痰湿阻肺之气机而致胸满不舒,脾功能显弱,肝必乘之,因患者27岁年龄段 的身体做 支持,有较好的抗病能力,所以痰虽厚湿重,但饮食二便调,说明脾胃的功能还能支持运化,治疗上只要祛其痰湿,调其气机,则病邪当就此止步,重新回到各脏腑各司其职的功能上来。

处方如下:
苍术25 麻黄10 桔梗12 
枳壳10 郁金12 炒莱菔子15
上方服5剂,痰闷得除。

上方的苍术25 克在方中的量是最大的,作为主用药,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苍术建脾而燥湿,对湿邪困脾的功效是显著的,作用有二,1是重祛湿邪,湿邪去则脾气复。2它的另一功效是建脾,脾健则可杜其痰源。

麻黄10,桔梗 12,开其肺气,导其痰湿下走。
再有枳壳10,郁金12,炒莱菔子15,这些药是调气机的药物,
而 枳壳10,炒莱菔子15   则还有祛肺之痰涎的作用。

多备医学书籍与资料,广交医学界的朋友。

我们对医学都不是生而知之的,所以在任何时候对我们需要的知识做到常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一个中医人来说,学会独立是很重要的,这样很容易让我们建立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中医人应该是能够很健全的发展的,当然这个想法是我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代表别人的想法。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说我的想法吧,记得我以前在琢磨附子用量的时候,我问我的长辈,出于对我的关心,他们对我的回答都是很慎重的,再三叮嘱用量在10克左右,泡酒不要过6克。我为了多多丰富对这药的认识,遍阅大量的药性书籍和医案资料,最后由陌生到熟悉,走过了一个心理过程。

后来我第一次用附子是在一个月子病患者上,该患一年四季双手发冷,冬天更害怕,热天即使手皮肤是热的,但手指骨都是冷的,舌质淡,双尺沉弱,我诊为阳虚寒。

第一印象就是非大量附子不能取效,在方药中我投以30克附子,那效果可用立杆见影来形容,下午用药,晚上手就暖和了,病人那个高兴夸奖话,会让你很有满足感。所以常备丰富的资料会对你是很有帮助的。

人与人之间经历和经验的不同,这样广交(医学界)朋友 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源,有一位患颈痈的患者做了手术,患处又肿了,请我视之,我由于对这样的术后肿物没经验,所以就没敢下药。

后来我问一位资深的医学界朋友,他说这类患者十花九死,里面花开不是血也不是脓,按中医来说就是散毒了吧。这个病例还真印证了他的说法,花了半个月后由于肿满全颈,水食不进,离开了人世。作为现代的中医人,要胆大心细,错误是犯不起的,所以呀,我们要尽量做到广开信息源,为我们的医路多点保障。

写完又一篇了,不论对朋友们有没帮助,就当我自己的心里话写在论坛上吧,有时很想静下心来写点知识含量的帖子,可能是时间少,缺乏思考,知识量的原因吧,总不一定能如愿,愿大家将就吧,争取为大家送上好帖,但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下一篇笔记。

中医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一说,我理解的大概意思是,用有大毒的药治病,10分的病,治到6分上就要停换成药性缓和的药物了,其他以此类推。

关于附子的问题,我先谈谈附子熬的问题,附子我是亲自尝过的,亲自为病人熬过的,我的经验告诉如下:

最好是先熬两小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附子制都是大量一起,谁也保证不了有漏网不透的,还有火候不够的话服后病人头晕明显,熬的过程中汤少了要加开水,不能用冷水,这是关键。火候不到,附子的副作用是很多的,所以,能加最好加点姜进去解他的毒性。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都很强,错误是少犯为好。

用附子的问题,中医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说,附子,大热,补肾阳,肾分肾阴与肾阳,是人生长发育的根本。两者缺一不可,一者衰就会出现问题,具体大家去书上看下,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理解的是单用此大热药去补肾阳(单用肾不衰情况下,去寒邪那是另一回事),补阳的同时,多次服用他可能就会像火一样去伤到阴液,而配上阴性的生地类,一可以制其热性,二可以化生阴液来协助附子,当然这又是处方用药量上要把握的问题了,这是我用过了的方法,希望有帮助,我对附子的毒性是有深刻体会的。

记得那是28岁在部队的时候,每吃一点凉东西胃就疼,有时还会大便次数增多。自己给自己辨证为脾胃虚寒,包了3付附子理中汤,记得很清,附子用的是黑附子10g,吃第一付的时候是自己熬的,熬开半个小时喝下,第二次喝后也没什么事,胃也挺舒服的。

第二天该熬第二付的时候我有事,就叫卫生员去熬,怪我没交待清楚,他刚把药熬开就把药汁滤了出来,端到我跟前,我也没问就喝了下去了,喝后大约半个小时感觉嘴唇发麻,知道是附子中毒了,急忙端起别人刚泡的浓茶喝下,用手指抠咽喉部,呕出胃里的东西,折腾了10多分钟又觉四肢末梢也开始发麻,急忙叫人再熬绿豆汤,再喝再呕,四肢麻的难受,心想这下完了,彻底交待了,心里真有一种濒死感,再叫卫生员给量血压,血压正常,心率也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之后,我被送到解放军152医院又进行了洗胃,也没洗出什么东西,观察了一晚,没什么事。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152医院住院的那天晚上又体会了一次低血钾,住进去后估计输的只有葡萄糖,没加钾,到了后半夜起来解大便,回到床边,浑身一软,失去知觉,瘫在床上,停了一会,睁开了双眼,我对卫生员说:去给他们说马上换上复方氯化钠。一瓶500ml的复方氯化钠输完,立即觉得浑身有劲,精神倍增 。

附子我用到80克,病人诉为阴雨天关节酸痛十年,因临床经历大少,前三付用到30克,中三付60克,后三付80,现在下雨天已无症状。当然得要求先煎2小时,学了妙手老师的中途加热水的方法。

有效的有二个方面因素:
1、病号信任。给了我学习附子这味药的机会。不相信三付无效就不吃了。
2、守方不疑。辨证正确的情况下要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没办法,因为无老师指导)。

当然也有15克附子中毒的,也是一个胳膊疼的。也要求病人先煎。第一付就出现口麻,头晕现象。病号及时反馈,自己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不敢做偿试,只好嘱病号去附子不用。

附子用量宜逐渐加大,开药时一定要求病号先煎。这是我用附子的经验。
作者:小树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