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年来早

 古磨盘州人 2023-01-22 发布于北京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东北参加培训。
讲课的是个老行长,也是全国先进党务工作者,那个行长非常有水平,他的开场白是,他来东北就理解了“毛主席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的歌词的真实意思。东北大地上太阳最先照到,因此,东北率先全国得到解放。这么一个比喻,瞬间就得老行长的党课产生了兴趣。
老行长给我们讲的是党史,自那以后,我开始关注东北的作息时间,东北辽宁跟北京相比,每天日出、日落时间要早一个小时,假如再往东北,每天的作息时间差异会更大。
记得有年国庆节去吉林的图们去旅游,按照时间计算,我大概在4点钟左右能到达图们口岸,当时为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意不已。可车子往东北边跑着,感觉太阳下降的出奇的快,正常情况下六点多才会天黑,可图们的天差不多4点10分就黑下来了,以至于我们差点都无法完成拍照。那次行程,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东北白天与其他地区的时差。
这样的时差决定东北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差异,最典型的是,全国几乎一致的年夜饭,东北人的年饭是中午吃,在新旧交接的时候,仅仅是饺子来辞旧迎新。我没有认真分析过,东北人中年吃年饭的缘起,我感觉这与时间作息应该有内在的关系。
大年三十早晨,家里人就起床准备简易的早餐,以便快速地进入过年状态。
过年需要的美食差不多都准备妥当了,前几天就准备的卤菜,先前都是直接切碎装盘,现在条件好了,得变换一些新的吃法,除了特产皮冻和猪脚,别的尽量做成热盘。顺带说明一下,猪脚是过年必须有的一道菜,东北人叫“挠头”,意思是说,多吃等于多挠。其实,这样的习俗在广东也有,广东人叫猪脚为“招手”,以前过年必须有一道菜——猪脚炖发菜,取名为“发财招手”。
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鱼有“年年有余”的寓意。以前东北人嫌河鱼有土腥味,他们一般都是吃海鱼,油炸带鱼、清蒸多宝鱼之类的是很多人家的首选,我还是喜欢吃河鱼,红烧是我的擅长,这也是他们期待的一道菜。
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海鲜自然也会有几样,具体的看家里人的习惯和经济条件。因为海鲜特别考验大厨的手艺,普通人家的海鲜都是最朴素和简单的做法,主要是图一点新鲜意思。
还有一道菜,全国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在年夜饭上,那就是炖鸡。南方人喜欢炖整只鸡汤,广东有无鸡不成席的说法,东北人大多要拿出他们的看家菜——小鸡炖蘑菇。为什么要有鸡,可能也是取谐音,鸡代表吉利、吉祥。
东北人实惠,以前过年饭桌上差不多都是硬菜——大鱼大肉,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东北人也开始讲究合理膳食,绿色和蔬菜开始出现在餐桌上,让年夜饭的菜品和味道更加丰富。
差不多12点开始,外面就传来长串的鞭炮声,说明有人家已经开始年饭了。厨房里加快了做饭的节奏,明明说好不着急的年饭,烧制的节奏更加快了。不一会儿工夫,桌子上就摆满了冒着香气的菜品。
时光回到几十年前,那时候,大人做好年夜饭的菜,轻易地不敢端到桌上,因为饥肠辘辘的孩子,看见平时见不到的菜肴,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指尖,趁着大人不注意,一定会偷偷地用手在碗里偷吃一块。现在的孩子天天见到这些不稀罕的菜品,再也没有人提前偷腥。他们会按照大人的吩咐,提前在桌子上码好菜品,摆放整齐碗筷杯具,等着大人召唤一声拿着鞭炮到门外点燃。
年开始了。觥筹交错,祝福声声。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对着明媚的阳光,东北人在温暖的家里开始了辞旧迎新之旅。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和发表3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