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Rabbit Culture 崇拜在我国历史悠久,人们认为,兔有六德:敏、勤、智、和、仁、勇。“敏“指的是反应机敏、行动敏捷,“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勤”指的是勤劳、为生活不停奔忙,“茕茕白兔,东走西顾”(《乐府诗《古艳歌》);“智”指的是风险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狡兔三窟,得免其死”(《战国策》);“和”指的是友善和睦;“仁”指的是处事温顺、待人良善;“勇”指的是有胆量,“有气敢往”(《史记》)。 今年适逢癸卯年,让我们一同看看我国兔文化,欣赏传世文物,喜迎吉祥兔年。 兔不仅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赋予丰富的寓意和内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兔象征祥瑞:兔被认为是瑞兽,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虎及鹿、兔皆寿千岁。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能寿五百岁者,则能变化。”因此白兔的出现往往被视为祥瑞之兆,如南朝沈约《宋书·符瑞志》“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宋史》“王者德盛则赤兔现,王者敬耋则白兔现”。那时,白兔十分罕见,各地发现白兔之后,多要载歌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四海升平的景象。因此,兔作为祥瑞的寓意被延续至今。 “兔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抱朴子》 兔象征多子多福:兔因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在古代被视为生育的象征。《尔雅·释》记载:“兔子曰娩”。兔纹样的运用有生殖崇拜的意涵和对多子多福的祈愿。 明代兔纹织锦 兔象征月亮:在嫦娥奔月、白兔捣药的传说中,兔与月关系紧密,有时玉兔即指代月亮,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谓。李白《把酒问月》中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李商隐《月夕》中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等词句。同时,因兔是月的象征,因此兔也象征爱情。 清 黄玉镂雕金乌玉兔牌 兔象征黎明:《论衡》曰:“卯,兔也。”《说文解字》阐释:“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卯”的本字描绘的是草木萌芽的形象。卯属木,汉字会意为“柳”。卯兔代表着春意,于是有“春风杨柳”之喻。在十二时辰中,卯时为清晨五时至七时,亦称“兔时”,此时为黎明时分,月之余辉尚未隐退,太阳徐徐东升,充满着无限生机。因此,卯兔代表着黎明和勃勃生机。 ![]() ![]() 玉兔 新石器时代 玉兔 中国人喜玉,视玉石为温润祥瑞之物,我们的华夏祖先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识别和雕琢玉石,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识别和使用玉石的国家之一。文人墨客会将“美玉”与“君子”联系在一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之君子必佩玉”等古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 明代 双兔形玉佩 湖北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 清代 青玉嵌宝石卧兔 首饰 兔柔美聪颖且吉祥,常常指代女性的形象。在历代皇家贵族的首饰中,常常可见兔的身影。 明代 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 北京昌平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内出土有一对明代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兔子以站立的姿态双手抱着药杵,呈现正在捣药的姿态,身体上的毛发也通过阴刻手法细致地展现了出来。兔子的眼睛用宝石镶嵌,脚下是玛瑙和玉石装饰的祥云。耳坠根据玉兔捣药的传说设计,玉兔象征的月亮,而月亮又指代皇后,耳坠凸显了设计者的巧思。 明代 银鎏金如意云镶蓝宝石双兔嵌白玉万字簪明代 金累丝镶红蓝宝石珍珠白玉望月兔簪首 明代 玉兔步摇金饰 兔子的造型多以侧面示人,以突出其长耳、红眼、短位、长腿等形体特征,灵动活泼,线条流畅,样貌喜人。 铜镜 兔与月的关系特别紧密,兔、尤其是月兔的形象,时常出现在铜镜的装饰上。月圆人团圆,以圆形为主的铜镜,则是贵族女性室内一个象征爱情、家庭圆满的一轮圆月。 铜镜的用途展示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兔舂金臼药,幻出广寒宫。 时听数声响,皆归一转功。 何独沙为戏,人间万事同。 宋人顾逢《月宫沙戏》,尽道浩繁廓大与人间情趣。“云霄大境界,几案小屏风”是为镜,载以廓大远渺之大境界,亦怀世间之风俗情蕴。在铜镜上刻画神话故事题材,是铜镜艺术进入盛唐之后其装饰题材上的一大突破。 唐代 月宫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 嫦娥奔月的传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说的是羿从西王母那里得来不死之药,其妻盗食后成仙奔入月宫。嫦娥飞向月宫后,有的诗文说她化为蟾蜍,成为月精,在月中捣药。但是唐代月宫镜中,表现的多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桂树,仪容美丽的嫦娥飞升向上,振袖曼舞,衬托着飘荡的彩带和流云,还有白兔握杵捣药及一只跳跃的蟾蜍。 ![]() 瓷盘 ![]() ![]() ![]() 明代 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明代 青花兔纹菱花口盘 明代 青花兔纹大盘 ![]() 瓷枕 ![]() 唐代 三彩卧兔枕 唐代 白釉卧兔枕 图源:望野博物馆 宋代 三彩剔花兔纹枕 宋代 磁州窑兔纹枕 金 白地黑花兔纹八角形枕 在现存的古代织物中,可见兔纹的身影。作为祥瑞的图案,常出现在贵族服饰的补子、胸背部装饰处。在清代皇帝的龙袍上,还出现了月兔和月宫的形象,可见古人对兔的喜爱之切。 ![]() ![]() ![]() 四世纪左右,中国出现了一个代表性的以兔型为元素的标志,并沿着丝绸之路流传开来。这个标志刻画了三只兔围绕着一个圆圈奔跑。每两只兔子共用一只耳朵,因此在标志中一共出现了三只耳朵,中央构成一个三角形。三兔共耳图有着三重旋转对称性,起初与佛教密切相关,代表着平静与祥和。至少有十七个隋唐时期(581–907)石窟的天花板中央绘有三兔共耳图。一般而言,成圈排列的兔子四周有八大片莲花瓣围绕著,成为绘满壁画的石窟华盖中的视觉焦点。 隋代 敦煌莫高窟407窟藻井 三兔共耳图 唐代 敦煌莫高窟205窟藻井 三兔共耳图 ![]() ![]() 图源 I 网络 编辑 I 王薇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