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经典‖重读《给教师的建议》(21—25)

 滕大卫 2023-01-22 发布于河南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既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的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及渠道的知识的体系里去。

2023.01.22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勃蓬勃。这种竞赛是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整整一个领域。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只有当学生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

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

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试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

请你努力地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就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科目上取得优秀五分而不安。应当是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2023.01.22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十分精细的问题之一。怎样能使学生为了自己好好学习而感到自豪呢?怎样才能使学生从自己取得进步和学到知识中体验到自尊感呢?

我坚定地相信:通往这一目的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

我在教第一年级学生的时候,力求实施这样一条原则:每一个学生都要对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儿童们对这种创作活动的兴趣之大,真是难以形容。每一个人都感到善于思考和讲述是一种道德的尊严。

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造就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2023.01.22

24.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学生的智力生活——这是一个和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有联系的问题。如果教师只考虑怎样迫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坐在那里抠教科书,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活动中都吸引过来,那么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和分数以外,对别的任何事情都不考虑,这种人的命运是不值得羡慕的。

请你千万别让这种学究气把你的学生卷进去,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如果你被指定担任5年级的班主任,那你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

如果少年青年没有自己心爱的书和喜爱的作家,那么他们的完满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不可设想的。

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听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不应该把学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个人的狭窄的小天地。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

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可以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和晚会。对这些学生来说,负担过重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小组里,那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而对他们来说,阅读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2023.01.22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个提法初看起来有些荒谬: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但是,这并不荒谬,而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思考与学习之间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由时间的问题不仅是涉及教学,而且是涉及智育、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其所以必不可少,乃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不让他经常感到有学业落后的威胁。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

学生的自由时间来自课堂: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学生本身也是赢得自由时间的重要助手。知识处于何种状态——是处于能动的、积极的状态,还是处于僵化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此外,还有一个条件决定着有没有自由时间,这就是作息制度。

每天10到12个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讲、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将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淡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一个人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

经验证明,可以这样来安排学生的脑力劳动,让他的下半天自由支配,而不坐在那里读书和做练习。下半天应当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学生可以读课外书,参加科学——学科校组的活动,在野外劳动,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人们的劳动。换句话说,下半天进行的脑力劳活动应当是知识的扩充和转化。

学校生活中的许多事实告诉我,即使是最宝贵的经验也往往无法搬用。因为他被“移栽”到一种不利于生长的环境中去了。

2023.01.22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