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新刊 | 王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星河岁月 2023-01-22 发布于江苏
编者按.

王路的哲学研究之路很大程度上与亚里士多德有关,《形而上学》是其非常重视的一部著作,四十多年时间过去,他的兴趣依旧未减。此番借他翻译的罗斯所著《亚里士多德》再版之机,老话重提,既以通俗明了的语言讲清楚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贡献,也叙述了个人的学术追求之路。


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文 | 王路
(《读书》2022年12期新刊)

我读亚里士多德著作,至今已经四十多年。最初读亚里士多德著作,读的是罗斯(W. Ross)主编的英译本《工具论》,随后又读了他翻译的《形而上学》和他写的《亚里士多德〈前后分析篇〉注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注释》。当时二十五六岁,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还读了《修辞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有些觉得读懂了,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有些没有读懂,觉得高深莫测,几多惆怅。

研究逻辑与哲学多年,也研究亚里士多德多年,如今我觉得与亚里士多德非常熟悉,他就像我的老师一样。我熟悉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甚至觉得好像熟悉他的思考方式。今天我可以谈一谈对他的认识,就像一个学生谈论自己的老师。不同的是,我对他的生平轶事了解不多,只能谈论他的学术,而且只能谈一谈他的逻辑与哲学。

图片
《亚里士多德》,罗斯著,王路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来源:douban.com)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很多,最大的一个贡献,也是最具普遍性的一个贡献是学科分类。柏拉图的学园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几何学者莫入。这说明柏拉图那里就已经有了学科分类。但是他留下的对话没有分类,它们成为哲学、文学、政治学、思想史等不同领域共同的思想财富和资源,不同学科的人研究时需要做一些学科分类工作。亚里士多德不是这样的。他留下的著作本身就是分门别类的,这就说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学科分类意识,他在具体研究中也因循了学科分类。这一工作是重要的,它对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根本倾向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导向性的作用。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情,却是学科分类的产物,其来源无疑与亚里士多德相关。

亚里士多德留下许多著作。人们各取所需,按照自己的学科研究都会追溯到它们,称其为开创性、奠基性的研究。所以,亚里士多德被称为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其相关著作也被称为其学科最初的重要的思想来源。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学科的分类直接影响到他的哲学工作,影响到他对哲学做出的重大和开创性的贡献。

图片

亚里士多德(来源:wikipedia.org)


亚里士多德留下一部哲学著作,大概也是唯一一部哲学著作,这就是《形而上学》。我问过许多人,他们也是这样看的。所以谈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谈论他对哲学的贡献,一定要谈论他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一书我不知读过多少遍,最初却是读不懂的。我读不懂其中所说的那个being,它和我以前所学的哲学,什么唯物唯心、主观客观、辩证法形而上学,都不相同。请教一些老先生,他们说这个being是“存在”。“存在”的意思当然好懂,但是再去读,依然不懂:“存在”的意思很明确,怎么亚里士多德却说being有多种含义呢?特别是,他的逻辑中没有“存在”一词,其中所说的being也不是“存在”,与“存在”没有什么关系啊?所以,最初我对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分类有认识,但是读不懂他的形而上学,对形而上学的学科分类认识得并不是特别清楚。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有一门科学,它研究是本身”(being qua being)。单看这句话似乎很难理解,什么叫“是本身”?中文的通常翻译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存在之为存在”。虽然也很难理解,但是联系人们通常所说的物质存在,思维与存在,认识是存在的反映等等,似乎多少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似乎指向最根本的东西。这样来看似乎就可以理解,哲学要研究最根本的东西,因此包括像第一原因、第一原理这样的东西。此外,我们中国人谈论“有”(“无”),“有”和“存在”字面上有相同含义,因此似乎可以认为,西方哲学所谈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和我们中国人谈的东西差不多,所以也有人用“有”翻译being,并认为being也有这个意思。以上认识纠结我很多年,也让我困惑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亚里士多德说的being不是“存在”,而是“是”,我才读懂了他的形而上学。随着这一认识的进步,我还发现,亚里士多德与“是”相关的论述也与学科分类相关,由此我认识到,亚里士多德关于“是”的认识和论述不仅是对学科分类做出的贡献,而且也是对哲学做出的贡献。我非常高兴,我觉得,读懂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我的哲学研究才真正地登堂入室。

图片
莎士比亚著作中的哈姆雷特说: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来源:prepscholar.com)

亚里士多德说,一门科学研究“是”的一部分,比如数学研究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医学研究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疗效,而形而上学研究“是本身”。又比如,人们可以在多种意义上说“是”,可以在“是什么”的意义上,也可以在质、量、关系等等的意义上。他明确地说,我们只有认识一事物是什么,才能真正把握一事物。我终于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说明是清楚的啊:比如数学不研究“是本身”,但是它关于什么是偶数的研究中暗含着关于“是”的认识啊!其他学科也是同样。哲学研究“是本身”,就是研究所有学科所共同具有的东西,这不是具体的认识,而是认识的方式。人的认识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是什么”是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既是提问的方式,也是回答的方式。亚里士多德强调“说'是’”,凸显了语言表达和借助语言来表达认识,也体现了他对语言表达认识的方式的认识。明白了他的意思,表达也就容易了。所以我说,一门科学是关于一类事物的认识,而哲学是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这个表达和说明是我的,意思却是亚里士多德的,或从他那里来的。我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说明是有益的,我借助他的方式把他的思想阐述得更加清楚,也是有益的。最近我看到有学者在研究亚里士多德时说,“要从'通常’对世界的理解走向理解这个理解本身”,大体上也是这个意思。

以上认识是有益的,它可以使哲学与科学明确地区别开来,也可以将哲学与加字哲学区别开来。中国哲学显然是与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东西相关的,比如与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相关,因而不会是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然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东西,比如与改变世界相关,因而也不会是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今天谈起这些似乎轻车熟路,获得这样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涉及对逻辑的学习和把握,对哲学的学习和把握,对逻辑与哲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与学习亚里士多德密不可分。

图片
亚里士多德和四种逻辑(来源:iep.utm.edu)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他的逻辑思想是这样形成的。一个句子的基本句式是“S是P”,S是主词,表示要说明的东西,P是谓词,表示对主词所表达东西的说明,“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形成句子,表达认识。这既是我们的认识,也是我们表达认识的方式。亚里士多德发现希腊文的表达是不清楚的,因为其中表示联系的being一词有多种表达方式: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在句中,比如“S是P”,可以在句首,比如“是SP”,也可以省略,比如“SP”,因此为了达到确定性,首先就要明确谓词的表达。此外,“S是P”加上否定词“不”,就会形成真假的区别,若是再加上量词“所有”和“有的”,表达方式和意思还会更复杂一些。亚里士多德基于“必然地得出”的观念,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分析研究,先是建立起四谓词理论,说明“S是P”中的“P”可以表示定义、固有属性、属和偶性,然后确立了“所有S是P”和“所有S不是P”等四种命题,建立起对当方阵,再以这些命题为基础,最终建立起著名的三段论理论,从而创建了逻辑这门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是清晰的,明确的。最初读亚里士多德,虽然不懂他的形而上学,逻辑总还是读懂了的。人们说,西方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逻辑分析。也许正因为读懂了逻辑,我越发不明白,形而上学中所说的being为什么会是“存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为什么在他的哲学著作中就体现不出来呢?直到我明白了being不是“存在”,而是“是”以后,我才终于明白,亚里士多德说得很清楚啊!being一词是在多种意义上说出的:它可以表达“是什么”(“是人”),也可以表达质(“是白的”),量(“是三肘长”)等等。有了这些认识,我也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是”既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核心概念,也是他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因而他的逻辑和形而上学字面上就是相通的。

站在学科分类的高度,我们可以认为逻辑是一个学科,形而上学是一个学科,它们与其他学科是不同的。但是,逻辑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哲学研究之中,这样,这两个学科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它们相互联系,与其他学科并不联系,即使联系,也不是那样密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会把认识区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和生产的,为什么他称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为什么他会说伦理学附属于政治学。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整个西方哲学联系起来,我越来越领会到,为什么人们说西方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逻辑分析,为什么分析哲学家说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为什么罗素说逻辑是哲学的本质,为什么人们称分析哲学是当代形而上学。以前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说是一通百通。

图片

梁秀存先生,别名梁志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与研究(来源:cp.com.cn)

梁存秀、叶秀山、王树人诸位先生对我多有教诲,令我终身受益。一个教诲是,你不应该只研究逻辑,还是要研究西方哲学。有意思的是,西方哲学读得越多,研究越深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形而上学的意义及重要性就越发明显。亚里士多德说,矛盾律是一切证明的出发点,如果要求对矛盾论进行证明,这就说明欠教育。这是《形而上学》的论述,显然涉及逻辑与哲学。康德称矛盾律是逻辑和哲学研究中必须要遵守的东西,并借助矛盾律来说明认识的普遍的真之标准。洛克称矛盾律是先天原则,认为其中的观念是先天观念,但是认为即便是像矛盾律这样的先天原则和观念也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不同学派会有不同的认识,认识的不同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流派。无论认识如何不同,人们不是同样要讨论矛盾律这样的东西吗?人们在讨论中不同样是借助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吗?不同的学派和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难道不是联系在一起的吗?这样去阅读和理解,西方哲学与亚里士多德不就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了吗?反过来,学习和研究了亚里士多德,不是正好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并且在学习和研究中获得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吗?

叶先生和王先生后来还对我说,你不要只研究西方哲学,也要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我一直是学习的,早先还写过关于中国哲学的文章。遵从老先生们的教诲,我试图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结果发现,中国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像逻辑和形而上学这样的东西,中国哲学中是非常少的。同样涉及矛盾,中国哲学讨论的不是“一事物不能既是又不是”,而是谈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显然不是在讨论矛盾律,而是在说矛盾现象。与其说这样的论述会与矛盾律相关,不如说借助矛盾律的认识,人们发现这样的描述和说明中含有一些关于矛盾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还发现,所谓中国哲学,重点是在“哲学”前加“中国”二字所体现的东西,即更多的是探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并将其称为哲学。哲学与加字哲学是有区别的,形而上学与中国哲学也是有区别的。亚里士多德的书读多了,自然也就有了一个学科的意识,并且建立起与学科相应的知识结构。无论是不是有意识,都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从学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图片
《语言与世界》,王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来源:douban.com)

读亚里士多德以前,我一直在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来读得少了,也还是在读。对加字哲学有了认识之后,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有相似之处,也是加字哲学,因而其最主要的内容在其加字“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东西上。这与逻辑和形而上学显然是不同的。搞马哲的人喜欢谈辩证法,有人把辩证法与逻辑进行比较,有人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进行对照。这样的谈论原因很多,最主要一点大概是比较容易凸显辩证法的优点和长处,更容易说明辩证法的特征。在我看来,之所以可以这样谈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有逻辑,有形而上学,因而才可以比照;二是因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最主要的东西,因而比照才有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己的论述方式也说明了逻辑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性。有了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我对“逻辑”和“形而上学”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这两个词在研究马哲的文献中频繁出现,有的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有的沾点边,有的则根本就不是。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许多学科的开创者。我跟着亚里士多德主要是学习逻辑和形而上学。今天人们认为,近代以来,哲学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康德。这样的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我还想问,康德的问题,特别是他的思想方法又是从哪里来的?现代逻辑产生之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逻辑提出批评,甚至比较轻视。我却想问:现代逻辑借助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它的观念是哪里来的?我重视亚里士多德,但是在课堂上讲亚里士多德却不多,我更多讲的还是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奎因,以及他们所开创和探讨的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我希望学生们可以更快地学到比较新的东西。但是我在讲课中会经常提到亚里士多德,提到他的逻辑和形而上学,这样就使我的教学保留了一种可能性:如果愿意,学生们随时而且很容易可以走向亚里士多德,走向他的逻辑和形而上学,从而把逻辑和形而上学不仅可以作为理论和方法本身来学习和研究,而且可以放到哲学史中,联系哲学的发展过程去学习和研究。国人喜欢说,正如西方有古希腊逻辑一样,中国古代也有逻辑,同样,一如西方有哲学,中国同样也有哲学,而且不可能没有哲学;中国和古希腊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不可能没有逻辑和哲学。我也希望是这样。但是经过学习和研究亚里士多德,我觉得,这样说一说是容易的,但也仅仅是说一说而已。

图片

Aristotle the Philosopher

Aristotle the Philosopher , J. L. Ackr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来源:amazo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