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姑父是父亲的父,而姨夫是丈夫的夫?过节走亲戚用得上

 广州玉 2023-01-22 发布于广东

1

新的一年来临,和长辈们一起走亲访友应该是家家户户的“必备节目”。

平日里就算不经常见面的亲戚,在过年聚餐的时候也难免是要打个招呼的。

而亲戚之间应该怎么称呼,相信也是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文章图片1

或许在长辈的“教导”下能够知道如何称呼对方,但却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系。

比如“姑父”和“姨夫”,虽然他们的尾音是相同的,但是所使用的汉字却不一样。

为什么一个是“父亲”的“父”,另一个却是“丈夫”的“夫”呢?

2

在古代,亲戚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存在。

古时候人们的交通和联系方式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要出远门也多半是因为考取功名或者外出经商。

再加上环境比较恶劣,如果说有灾祸或者疾病,要是通过信件往来,等家里人知道也多半是一年半载之后了。

所以古人们常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在一起,并且绝大部分还都是“亲戚”。

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供奉祖先的牌位,毕竟是“百善孝为先”。

文章图片2

再说回“亲戚”这个词语,它是一个组合词,分为“亲”和“戚”两部分。

老人们常说“亲戚里外的”,就恰好向我们证明了“亲戚”是分内外亲疏的。

“亲”这一边往往都有血亲关系,在古人看来同姓的亲人,血缘关系是更近一些的,也就算是“宗亲”。

母亲那边的亲戚与自己不同姓,所以就被称为“外亲”。

“亲”是父亲、丈夫这一边的,像是“叔、伯、姑”;而“戚”则是由婚姻得来的,是指的母亲和妻子的亲属,比如“舅、姨”。

古代是“父系”社会,以此来看的话“父”除了父亲本意之外,还有对有才德的年长男子尊称的意思。

“姑父”是姑姑的配偶,与自己家离得更近一些,也是长辈,所以多尊称为“父”。

而“姨妈”跟自己不同姓,可能相对“疏远”了一些,为了区分,就只能用“夫”了。

像是在《红楼梦》之中,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就是“宗亲”的关系。

文章图片3

当时贾宝玉去到了薛宝钗处玩耍,林黛玉得知之后赌气了许久。

“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吗?”

林黛玉的母亲与宝玉的父亲是兄妹,但宝钗的母亲是宝玉母亲的妹妹,所以她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更加“亲近”一些的。

虽然“宗亲”在血缘上更加亲近,但还有这样一句话是“亲者多为仇”。

古代多实行一夫多妻制,在一个家族之中可能会出现同父异母的情况。

但是家族的财产、权力的继承权,又是在亲族之前流转的,往往女孩子和外姓人都是没有资格去争夺的。

文章图片4

所以常常会有人说,“背靠外戚好乘凉”。

他们原本就与权力没有任何关系,和当事人之间更是不会产生正面的利益冲突,可是又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在“危急时刻”还能够帮得上忙。

秦国曾经有一位王,在他的带领之下,秦国被治理的井井有条,为日后秦国能够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他在年幼的时候,却深陷亲族之间的利益争斗。

他从小就被送到燕国当人质,当时的秦武王自诩英勇,却在当众举鼎的时候把自己砸死了。

“内亲”之间的斗争立马开始了,此时舅舅魏冉就站了出来。

文章图片5

他凭借着自己手中掌握着秦国绝大多数的兵权,就以强硬的手段将自己的外甥推上了王位。

之后司马迁还在《史记》之中,对魏冉有这样一段评价:

“魏冉,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魏冉之功也。”

赢稷虽然继承了王位,但是年纪尚小,很多皇亲国戚甚至都要密谋造反。


这个时候也是舅舅魏冉出面帮他平定的叛乱,等到他坐稳王位之后,还帮秦国开拓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一看,魏冉这个“外戚”又要比很多“内亲”靠谱的多了。

文章图片6

不过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剧中也常常会说“外戚不得干政”,这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比如赢稷跟舅舅的关系很好,可是也不见得他的孩子和魏冉就能够关系好。

等到下一任皇帝上位的时候,和“外戚”之间的关系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像是西汉时期的吕太后,皇帝在位的时候帮了很多的忙,并且很多其他的外戚也受到了重用,但是到下一任皇帝上来的时候,就立马将他们取代了。

这不仅是害怕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也怕会占据他人的“工作机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满。

甚至还曾经有过几个朝代,明确做过外戚不得干政的规定。

文章图片7

其实“内亲”和“外戚”,更多也是看与自己的关系亲疏。

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乡土中国》里这样写道: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了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都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这个理论就是阐述了人际格局的亲疏远近,在亲戚关系上更是如此,以自己为中心延伸出去,按照与中心距离的远近来划分。

那么在亲族之中,形成这样内外亲疏、上下尊卑又有什么别的原因?

3

即使在现代社会,小孩的启蒙读物都还是《弟子规》或者《论语》。

文章图片8

而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是:“圣人训:首孝悌、此谨信。”

在儒家看来,孝是放在首位的,悌和女有别也同样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道德标准,而社会关系主要是分为三类:上下辈关系、同辈关系、男女关系。

“孝”是教育人们要对长辈孝敬,“悌”是在告诉人们对待同辈的兄弟姊妹要和睦。

儒家伦理在古代基本上是从儿童启蒙时期就开始灌输了,更不要说这种家庭关系中的尊卑有序,长幼有别。

《礼记》里写道:“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不失其伦。”

三纲五常作为当时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体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人到家,再从家到国,没有一环可以逃脱出这个框架。

文章图片9

按照“三纲五常”的理论来看,虽然“姑父”和“姨夫”都是我们近亲的配偶。

但是以“夫为妻纲”为基准,自然是父亲的亲戚更为主要,所以姑姑配偶的地位就要更靠前一些。

而作为母亲这边亲戚的配偶,地位就稍微逊色了一些。

这样一来,姑姑的配偶是要用父亲的“父”,姨妈的配偶就是用丈夫的“夫”。

很多人都说,从“姑父”跟“姨夫”之间,就能够看出“男尊女卑”的思想。

甚至也有人觉得这一思想就是儒家文化之中的糟粕,应该被及时摒弃掉。

文章图片10

但最初的“男尊女卑”是来源于《易经》:“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经典之作,在研究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领域,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男子被称为“天”,是指希望男子能够像天一般自强不息,能够顶得住事;同理,将女子比作“地”,则是希望她们能够像大地一般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在“男尊女卑”中,男人和女人在社会上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和分工,提倡的更是家庭和睦、各司其职。

“卑”在古代的含义是使人感到亲切,所以“女卑”也是指希望女子能够在生活中包容、谦和、使人感受到亲近。

在儒家伦理的道德体系之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有着“各司其职”的意味。

文章图片11

陈忠实有一个小说,叫做《白鹿原》,虽然讲述的是乡土之中的故事,但是却是一个社会体系的缩影。

村子分为白和鹿两个姓氏,但在亲属关系之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联接,形成了一个有“尊卑”的群族。

主人公白嘉轩继承了父亲族长的位置,和其他的“元老”共同治理着这个村子。

通过宗祠、宗法,管理着这个村子日常的生活,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

文章图片12

每个人都要有每个人所在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妇女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一些旧时代的产物正在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父亲和母亲的亲戚在地位上也不再有“尊卑”之分,大家作为亲戚,更是不分“宗亲”、“外亲”了,所以在叫法方面也多半不在意了。

现在在《辞海》中,不管是“姨父”或是“姨夫”,“姑父”还是“姑夫”都是被认同的。

文章图片13

这种看似很平常的亲戚称谓,其中却蕴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庞大的“亲缘称谓”也给血缘归类赋予了更多的亲情价值,让亲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但是现在过年,经常会听到老人们感叹:“不如之前有年味了”、“现在过年都不热闹了”。

其实并不是人情变得冷漠,也不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不在意了,而是现在独生子女偏多,并且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平等的意识更加凸显。

甚至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走亲戚”正在慢慢变成一种“负担”,所以“称谓”就更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正好是过年,在走亲访友的时候,还是应该亲切的喊一声:“新年快乐呀!”

在“称呼”方面,你还知道有什么特殊的叫法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