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行渐远的年味

 智者1111 2023-01-2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小时候盼着过年。一进腊月门就有了年的气息,最早的应该是集市上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我小时候喜欢放鞭炮,当成宝贝一样。依稀记得腊月二十三,小脚奶奶带着我徒步8里地,到牛齐埠集上花8分钱买了巴掌大的一串小鞭,拿回家拆着燃放,一直放到初二送年。初二傍晚送年,各家都到大街上放鞭炮,放完后我跟小朋友们就去抢捡没有燃放的鞭炮,找个袋子装好,变着花样玩儿。小学二年级寒假(1985年),我把没有燃放的鞭炮扒出银色的鞭药(当时是土鞭炮),放上芯子,用香点上,瞬间呲出漂亮的火花,还不过瘾,用脚一跺,“嘭”的一声,脚痛了好几天,这个情节跟当年寒假作业封底的安全教育插画《大勇放鞭炮》差不多。

印象中过年最忙的应该是我父亲了。父亲1972年即墨八中高中毕业,当过民办教师,写的一笔好字,村里三分之一的对联都是我父亲写的,从腊月十五开始,写到腊月二十八,村里的写完了还要给亲戚们写,印象特深的是骑自行车到我姥爷家写对联,对联在炕上写,父亲站在炕下挥毫,我在炕上协助,按住整平对联纸的角,当镇纸用。土炕这一间的墙上,姥爷已经贴上了年画:一个小胖孩,周围有两只可爱的兔子。那年是1987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爷爷上过私塾,2001年去世的。听爷爷说,家里有好几木箱古书籍,文革时破四旧基本都烧了,80年代初没有电灯的时候,就用古籍书纸卷一长条,当煤油灯芯用,因为是宣纸的,吸油性较好。我家祖上在清代是有功名的,当过登仕佐郎,堂号是“云书堂”。过年的对联是当时的文人一起撰写的,我家有专用对联:

云有色,书生香;
云纪瑞,书同文;
云山桃李开如笑,书室芝兰秀益香;
云色呈祥增国瑞,书香不断延家声;
云日有祥家国庆,书田无税子孙耕;
云龙在壁画工巧,书凤于门良友来;
云霭春种几顷地,书风秋收万担粮;
云龙凤虎成嘉会,书府墨林启文明。
        

爷爷私塾时练过毛笔字,地道的欧体,四书五经也能背上一些。每年过年的神仙牌位、元旦文疏都是爷爷用小楷虔诚的写的,过年时经常说的一句俗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1993年我上师范了,这些任务就交给我了,元旦文疏的内容我背不过,爷爷就坐在炕沿上抽着自制的旱烟,他说一句我写一句。写完自家的,还要给家族、邻居写写。

在即墨城住了多年,城区鞭炮禁放,我就买了鞭炮请年时到老家去放。对联现在我自己写,除夕前一天回老家贴上。元旦文疏、神仙牌位我也会虔诚的写好。
       

我觉得这就是年味。这年味是情结,也是文化。
        

作者:刘永,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大学国学社指导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