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化疫内涵辨析-王国为

 假如明天来临_ 2023-01-25 发布于上海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肆虐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理论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辨析三年化疫的具体内涵有助于进一步彰显其学术价值通过对素问遗篇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三年化疫以刚柔失守为前提四时不节即生大核心原则  三年化疫中的三年当指刚柔失守后的三年之中而不是限于刚柔失守的三年之后 以三年化疫理论为基础素问遗篇分疫病为五疫五疠其症状及防治方法相似可参照原文以归纳阐发三年化疫理论源于经典与实践的结合重在示人以圆机活法历代贤哲对三年化疫理论的体悟与运用使其成为中医理论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一种体现值     得当代学者重视与合理应用

关键词 素问遗篇三年化疫 刚柔失守 五疫 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   25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250   2021   03-0374-05

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03.002

三年化疫是中医疫病学理论的一朵奇葩素问遗篇有详细论述1素问遗篇包括法论本病论王冰整理次注素问时仅存篇名而未见其文宋代林亿等新校正素问时见有 传本但认为是托名王冰为注辞理鄙陋无足取2遂不予补入之后宋代医家刘温舒编撰问入式运气论奥素问遗篇于书后成为今  人所见之传本素问遗篇用大量篇幅论述三年化疫理论受到后世不少医家重视如明代医家马莳言 不能治疫疠者以其不知二篇退位迁正柔失守之义也但不知始自何代将此二篇窃出私  ……愚意后之太医其募此当不啻千金也惜乎寥寥无闻3认为素问遗篇私传秘本三年化疫等内容弥足珍贵近年来随着新发突发传染 病的肆虐不少学者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角度特别  是基于三年化疫理论阐释疫病之源引发学界关  4-9但目前关于三年化疫的具体内涵尚缺乏系  统研究一定程度局限了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借此本文考释黄帝内经及历代经典注释旁参玄珠  密语》《瘟疫发源》《吴医汇讲等文献试从三年化

基金项目 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J2018-34 -基于多学科学术-基层服务模式的北京五运六气学术资源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  ZZ13-YQ-112  -基于历代中医古

籍的五运六气图像研究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YZ-202001 -新冠肺炎的中医理论认知研究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Z-202002 - 五运六气理论应用的基础研究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Z-1707 -李俊龙主任医师五运六气临床经验研究

作者简介 王国为 1985- 福建宁德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医家学术思想与五运六气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 杨 威 1968- 北京人研究员从事中医论研究与临床研究Tel  010-64089058E-mail  yunqiyang@

126 com


疫理论的总纲三年之期五疫五疠基本症状防治方法及现代启示等方面对三年化疫理论的具体内涵予以辨析

1      三年化疫理论的总纲

三年化理论的总纲见素问遗黄帝岐伯的段对话素问·刺法论帝问岐 刚柔二失守其使天运之气乎                 民为可得平乎   岐伯 深乎哉问        明其奥天地迭三年化是谓根之可必有逃1205  素问遗·本病论 余闻天地二甲十干十二下经数有迭失守可得昭乎   岐伯 之迭位谓虽得岁未得正位之即四时不生大1214  两段问答相点明三年化疫之总刚柔失为三年化疫的前时不即生大为核心原

刚柔失守中的刚柔刚柔二干代指十天干中的阴干阳干即甲壬五阳干为刚癸五阴干为柔刚柔二干基础  素问遗篇又加入天地二甲子的概念即以年干支对应司天之气称为天甲子上位甲 以与该年干相合的天干为干 甲己合化土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该年支向后推三位的地支为支构成相应的地甲又称为下位甲子对应在泉之气如庚子年天甲子为庚子地甲子则为乙卯 庚与乙相子向后推三位为卯

刚柔失守的失守是指新旧岁交司时司天或在泉之气出现不迁正不退位的情况使其年运气格迭移错位天地二甲子无法按正常的刚柔属性在常规运气格局中每年六气客气按三阴三 阳顺序排布司天位于三之气二之气为司天右间四之气为司天左间 在泉位于终之气初之气为在泉

左间五之气为在泉右间每逢新旧岁交司时旧岁司天左间移位为新岁司天旧岁在泉左间移位为新岁在泉皆谓迁正而旧岁司天退移为新岁司天右旧岁在泉退移为新岁在泉右间皆谓退位”。旧岁在泉右间上升为新岁司天左间谓天右间下降为在泉左间谓”。所以六气客气逐年按迁正退位升降的交接方式有序循环其中任一环节出现异常即根据其具体情况称为不迁正退位不升不降 见图 1






1 六气客气升降迁正退位图

综上三年化疫理论的总纲指出在新旧岁交司如出现旧岁司天当退位而不退位新岁司天当迁正而不迁正或旧岁在泉不退位新岁在泉不迁正的情况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刚柔失守四季物候等与应有运气格局不相符后三年可出现 疫病流行对这种规律的把握是提早预防疫病的关基于三年化疫理论素问遗篇对疫病进行疫疠分类即司天不迁正不退位引起的刚柔失守引发而在泉不迁正不退位引起的刚柔失守引发

2      三年化疫理论的三年辨析

在三年化疫理论中三年的具体所指直接影响到其理论的指导作用需先予辨析

2. 1      现代多认为三年指刚柔失守两到三年后

素问遗篇的三年化疫理论现代学界多认为其三年是指出现刚柔失守后快则两年后则三年后出现疫病流行也因此对现代疫情的化疫分析多基于疫情发生三年前的运气格局刚柔失守来阐发其依据是对素问遗篇原文的解读素问遗篇·刺法论假令甲子阳年……甲已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土疫至也1205 甲子年的三年后为丁卯两年后则为丙寅故据原文可解读为丁卯年或丙寅年发生疫病是因为甲子年刚柔失守至于其发病时间延 后的原因未见具体阐释笔者试先从运气理论分析


甲子年为岁土太过而三年后的丁卯年为岁木不及如甲子年刚柔失守本应太过的岁土受抑成郁到丁卯年不及之岁木又来克土则久郁之土郁极乃激而发为土疫又从年支上分析甲子年是少阴司天阳明在泉丁卯年则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两  年的司天在泉互相呼应故而刚柔失守之郁气应时 而而丙寅年发病则可理解为甲子年久郁之岁 到丙寅年恰逢其所胜之岁运丙水因势克之而发病

2. 2 素问遗篇及历代文献所述三年当指三年之中

以上关于三年之期是指刚柔失守两到三年后的运气解读看似合理却与素问遗篇及历代相关文献记载亦不尽相符细思素问遗篇单论不升不降不迁正不退位等运气交接失常情况时均直陈其相应病证未言  三年之期而刚柔失守作为更为复杂的交接失常情况已然导致四时失序为何不是总纲中所言的四时不节即生大疫却要等两到三年后才发病似乎于理不符又考素问遗篇·刺法论篇言戊申年刚柔失守则三年之中火疫至矣明言是年之中而非三年之后发生火疫1206素问遗·本病论言壬午年刚柔失守甚即速微即徐水疫至也1215 未言三年之期 可能有阙文   张景岳10注言 其速其徐总不出三年之外指壬午年刚柔失守后三年之中会发生疫病

又参马莳3 注庚辰年刚柔失守三年变为金速则一二年迟则三年而至高士宗11508-511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更直言甲子年刚柔失守则甲乙丙三年当变大疫丙寅年刚柔失守则其后丙丁戊三年民变疫病庚辰年刚柔失守庚辛壬三年变大疫矣壬午年刚柔失守三年之内当大疫矣三年壬癸甲也戊申年刚柔失守三年之中大疫至三年戊己庚也清末唐大烈12编撰吴医汇   讲收载薛雪日讲杂记言  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医者绝无把握方药杂投夭枉不少要得其  总决当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气候之相乖者在何 处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药虽不中远矣亦是指三年三年之中唐大烈12121 又在吴医汇讲·卷九中补充  四时不节谓之失之迭位生大疫……不必郁至三年始发疫疠也可见诸家皆是认为刚柔失守后的三年之中可出现 疫病流行

2. 3     马印麟记载疫病史料佐证三年指三年之中

再考马印麟13瘟疫发源记载的史料至十二年戊寅亦是刚柔失守……十三年己卯亦是阴阳不得升降饥荒岁年饿死者瘟病死者无数记录了明崇祯戊寅年间 公元 1638 年 刚柔失守次年即出现饥荒瘟疫流行又言 康熙七年岁次戊亦是刚柔失守之年……至八年己酉九年庚戌此二年民患瘟疫热症人多暴死记载康熙七年刚柔失守其后两年持续出现瘟疫流行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亦是刚柔失守……亦是此年民患大疫疠热症记载了康熙二十五年刚柔失守当年即发生疫病康熙四十一年岁次壬午为刚柔失……三年化疫四十二年癸未四十三年甲申十四年其年稍平山东六府瘟疫盛行太甚其人死者遍地尸骸记载了康熙四十一年刚柔失守山东出现持续三年大疫流行的惨状马印麟对 明崇祯末年及清康熙年间发生的多次疫情从刚柔失 守角度阐发其所记载之疫病发生时间皆是在刚柔 失守当年或次年甚至是刚柔失守后持续两到三年 出现大疫流行这也佐证了三年化疫的三年是指 三年之中而非三年之后

2. 4     三年化疫的具体发病时间与刚柔失守程度有关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的原意当指出现刚柔失守后从刚柔失守之年至其 后三年均可能出现疫病流行其具体发病时间根据  刚柔失守的程度及其发生年份等因素而有所波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言郁极乃发待时而作1169 刚柔失守情况越轻微则疫病发生时间可能越迟缓疫情越轻微 刚柔失守情况越严重疫病发

生可能越早越严重甚至可以出现疫病跨年 度持续流行的情况另外又可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述 帝曰 邪之中也奈何     岐伯 中执法其病速而行令 病徐 中贵人 病暴1135 符为执岁会为行太乙天符为若疫病发生的年份恰逢在天符其病可能迅速蔓延而危 在岁会年发可能就比较徐在太乙天符发生则可能十分暴天符太乙天符年与三年化疫是否存在此对应关得进一步研究探

3      三年化五疫五疠

3. 1     据刚柔失守年份的岁运属性分五疫五疠

素问遗篇以甲子丙寅庚辰壬午戊申 5 年为例论述三年化疫按上文所述天地二甲子原理5 年的年干支作为天甲子其对应的甲子依次为己卯辛巳乙未丁酉癸亥天甲子皆属刚地甲子皆属柔素问遗篇又据此 5 年的岁运属性把三年所化之分为五疫五疠

素问遗篇认为甲子年的岁运为土运太其年甲己刚柔失守则三年化土疫土疠。《素问遗篇·刺法论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孤而有亏……如此三年变大疫也……又有下位已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1205素问遗篇·本病论篇更详言 假令甲子阳年……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 如此则甲己失后三年化成土疫……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应交司而治天即下己卯未迁正…… 即反邪化1214 两篇相参即言若甲子年岁时已至而旧岁癸亥年的司天之气不退位致使甲子年新司天不得 迁正这种情况下虽然甲子年的在泉之气 对应地甲子己卯 正常迁正也是甲己未合而致刚柔失守后三年可引发土疫 与此相应若甲子年司天已正常迁正而在泉却因旧岁在泉不退位而不得迁正亦出现甲己不合而刚柔失守后三年可发生土疠

同理丙寅年岁运为水运太过其年如出现丙辛刚柔失守则三年化水疫水疠庚辰年 岁运金运太过 乙庚刚柔失守则三年化金疫金疠 壬午年 岁运木运太过 丁壬刚柔失守则三年化木疫木疠申年 岁运火运太过 戊癸刚柔失守则三年化火疫火疠

素问遗篇论述中疫与疠并无明显差异治法也相同如言水疠其状如水疫治法如前金疠其状如金疫也治法如前马莳3言   盖疫自天来疠从地至……然疠之大小善恶其法与天   疫无异高士宗11508   亦言   天气病则为疫地气病则为疠疫病气而疠病形也其所谓疫病气和    病形也是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在天化地成形1128  而言未言疫与疠的具体差异因此五疫与五疠根据刚柔失守的具体情况可有轻  重之分但基本症状表现则大致相同

3. 2     五疫五疠的基本症状

关于五疫五疠的基本症状虽素问遗篇论述三年化疫时未明言但其论不升不降不迁正不退位而致病时有部分症状描述可参

素问遗篇·本病论篇巳亥之岁君火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日久成郁即暴热乃     赤风朣翳化疫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烦而燥渴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1210211 言君火  升日久成郁可化为火疫又言  丑未之年少阳   升主窒天蓬胜之不前……以久成郁即暴热乃     生赤风气肿翳化成疫疠乃化作伏热内烦痹而生则血溢言相火不升久而郁化疫疠又言 寅申之岁少阴降地……久而不降伏之化郁寒    胜复热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气彰而温病欲作也即君火不降久而郁化为疫又言  戌之岁少阳降地…… 久而不降伏之化   郁冰气复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赤气彰而热病欲作也言相火不降久而郁化为以上四节条文所述症状相似归纳有烦躁口渴、  面目红赤痛目眩甚则溢血昏厥等似皆可作火    疫火疠基本症状的注脚如张景岳101935 注言火郁之发故暴热至而民为疫疠温瘴等病。”

素问遗篇·本病论篇又言 子午之岁太阴升天主窒天冲胜之不前……久而伏郁即黄埃化 疫也民病夭亡脸肢胕黄疸满闭1210 所谓黄埃化高士宗11520  注曰  土疫病也据此可将其描述作为土疫基本症状的注脚素问遗篇·本病论篇辰戌之岁木气升之主逢天柱胜而不前……民病瘟疫早发咽嗌   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厥阴不退位……民病温   疵废风生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   引饮1209213 此两节一言厥阴风木不升而发疫病一言厥阴不退位而发疫病其症状描述似皆可为木 疫参考素问遗篇·本病论篇言  太阳不退位……民病痹厥阴痿失溺腰膝皆痛温疠晚发1213    述太阳寒水不退位引起的诸种症状不过其言疠晚发这些症状可能是疫病发作前即已出现的症状类似于前驱症状似可作为水疫发生之征兆素问遗篇·本病论篇太阳不迁正则冬清反寒易令于春杀霜在前寒冰于后……民病温 疠至喉闭嗌干烦燥而渴喘息而有音也1213 太阳寒水不迁正即表现出阳明燥金不退位的气候与疾病特点据此似可作为金疫基本症状的注脚通过以上条文分析亦可发现关于少阳相火阴君火失常引起火疫的描述最多这也与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篇论述疫病易发之时集中于客气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时相呼应14 1

1 参照素问遗篇原文五疫五疠基本症状汇总

注 字体加粗的症状为出现 2 次以上的症状

张景岳101423-1428 类经中对五疫五疠又有如其言土疫土疠即后世所谓湿温之类水疠即后世寒疫阴证之类金疫金疠为 杀疫杀疠木疫木疠为风温之类火疫火疠温疫热病之类其中杀疫杀疠之说未明无择1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料简诸疫证治春合温而有清凉之气则夏必患燥疫即言燥金 杀疠之气加临为患可参另马印麟瘟疫发源对五疫的症状也有论述可进一步参考以丰富五疫五疠的论治体系

3. 3     五疫五疠的防治方法

在五疫五疠的防治方法上素问遗篇·刺法论篇首先主张应用针刺方法在指导法则上重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应用在穴位选择上重视结合五行生克理论选用相应的背俞穴五输穴配穴在针刺手法上主张补泻兼施

如土疫土疠易伤肾水  土克水 故先针刺肾俞穴以补之  后再刺足太阴脾经之输穴太白以泻土土疠之邪气土疫至者其肾必虚当先补肾3其余如水疫水疠先补刺心俞后再泻肾经合穴阴谷  金疫金疠先补刺肝俞再泻肺经之经穴经渠  木疫木疠先补刺脾俞再泻肝经之井穴大敦  火疫火疠则先补刺肺俞防火之克肺金但未言泻法张景岳101420类经认为是有阙文其注言此下当云'次三日可刺手厥阴之所流必脱失主张补肺俞后再泻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劳宫如此则五疫之刺正合为补五脏俞穴而泻五脏之井 荥输经合五腧穴 心包代心受邪 其说可参

此外,《素问遗篇针刺后附调摄法涉及饮食起居情志环境等各方面也是优先顾护易伤之脏其中可窥见疫情期间的主动隔离法16言木疫刺后当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1206 土疫 刺后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净斋戒1205 水疫刺后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1206 金疫刺后  神七日慎勿大怒1206 火疫刺后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其气复散也1207 

除针刺法外,《素问遗篇还提到数种防治疫病五脏五气护体防疫法 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  林木  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  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   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   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 煌然后可入于疫室1207 该法运用中医气化理论张入疫室前先存想五脏五气护体积极调动周身阳气以助安神定志提升正气其指导思想即素 问遗篇· 刺法论篇所 言  气出于脑即 不邪1207

又如药浴泄汗祛邪法 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1207 又如吐法 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1207 注文 用远志去心以水煎之饮二盏不疫者也17玄珠密语·观象应天纪篇又火在天有温疫星见……而赤见之而天下大人死之半如见之只春分日用药吐吐之不患又火在天之年有天郁星见……见之天下疵疫皆相染易见之用药于春分前汗之三解也18合星象论述此两种防疫法其文可互参

4      三年化疫理论示人以圆机活法

中医理论源自实践其生命力在于能指导实践并可从实践中不断验证与完善五运六气理论亦是 如此如果说素问运气七篇关于疫病的论述是常法不妨把素问遗篇的三年化疫理论看作是一种变法其核心原则四时不节即生大素问运气七篇是一致的三年化疫理论基于实践而来如王玉川先生所言素问遗篇的作者大概是在实践中发现素问运气七篇推演格局 与实际气候变迁时常不符认识到气候变化规律不 能完全依靠干支纪年机械推算故而在司天中运  岁运  在泉三者构成的演示格局基础上增加天地二甲子构建新格局从而实现理论的突破创19

三年化疫理论的出现是希冀后人在疫情防治 中能结合具体观察所得的客观情况更灵活更合理  地应用运气理论如张轩等结合三年化疫理论用前期气象因素建立乙脑高发的预测模型就发现 其中贡献度最大的气象因素包括当年初之气的平均 风速1 年前三之气的平均相对湿度2 年前初之气的平均风速和 3 年前二之气的平均风速20可见单从气候上分析疫病的影响因素就已十分复杂若 直接把某年大疫的发生归因于三年前的气候异常则不仅局限于三年化疫理论的灵活性和预测价值亦或有损素问遗篇作者之原意

马印麟是灵活应用三年化疫理论的代表医家他结合多年研习类经临证和实际观察瘟疫发源一书中不仅用三年化疫理论解释明末清初的 数次疫病情况更在理论上转从六气客气升降失常的角度阐发三年化疫之原理试图融合运气七篇的旧格局素问遗篇新格局并据此配以瘟丹竹叶导赤散等方药验之临床自述三十余  屡验屡效薛雪参大疫发生之年及前三年的司天在泉之气推演气候相乖之处以论治疫病亦是 其多年临证灵活应用运气理论之明鉴张从正21更直言 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气运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诸家所言皆是告诫后人对五运六气理论的运用需圆机活法一切从 实际出发不可机械拘泥

正如俞震22古今医案按·卷二·大头瘟中所言 疫疠之行必由运气内经原有刚柔失守三年化疫之说……窃意此义太浅未必能验王肯堂曰 运气之说内经几居其半盖泥其常不通其变则以为无验……震思此等推测实有至理明者精心探索能得疫疠之所由来即得所以治之之道……以是知病无板方医无呆法总贵乎神而明之耳历代先贤基于实践对中医理论不断补充完善乃至革新创造形成灿然可观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中医理论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特点这都深值后人思考借鉴若能从中领悟知常达变融通的道理积极架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能达到俞震所言神而明之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M 田代华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03-217

2   黄帝内经M 影印本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61

3   马莳 黄帝内经素问注解发微M 孙国中方向红点校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7  804-848

4   顾植山三年化疫说非典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9   12     1-3

5吕英宫凤英李爱武黄帝内经三年化疫与 2019冠状病毒病的理论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   3     1104- 1107

6杨威余丞浩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新型肺炎防治分析与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   3     285-292

7张维骏刘润兰张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五运六气解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   3     10-12

8 史光伟梁永林苏颖杂气致疫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J 中医学报202035   6     1137-1140

9   顾植山 五运六气看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J 世界中医药202015   2     144-149

10   张介宾 类经    M 孙国中方向红点校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5  1427

11   高士宗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 孙国中方向红点校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  507

12   唐笠山 吴医汇讲M 丁光迪点校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4

13   马印麟 瘟疫发源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2-4

14   杨威白卫国 五运六气研究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248-252

15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92

16王国为杨威徐世杰素问遗篇对主动隔离法的启示

N 中国中医药报2020-03-04   3  

17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下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67

18   王冰医学全书M 张登本孙理军主编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478

19   王玉川 运气探秘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3  170-178

20张轩贺娟基于中医运气理论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与前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   1     8-13

21   张子和 儒门事亲M 邓铁涛赖畴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48

22   余震 古今医案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3

收稿日期 2020-04-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