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是指哪两年?怎么才能跨过?

 LDS551 2023-01-25 发布于浙江

有那么一句歌词唱出了大部分国人的心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歌词虽然说很简单,但是这其中所蕴含着的人们的愿望还是很真实的。华夏文明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曾经历过无数次的磨难,正因为有了这些磨难才令华夏文明更加神秘与深沉。

历史周期会告诉世人一个道理,那便是哪怕国家再昌盛,综合国力也打败过一众强悍的国家,但是在时间面前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必须经历同样的兴与衰。

1、人老两道坎

多福多寿一直以来都是每一个人的追求,追求长寿亦可以会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刻在了骨子里的愿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先辈们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了关于长寿的一条结论。

那就是“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这里将两个年龄比作了两道门槛,只要能迈过这两道门坎就证明长寿与你有缘,也将成为一名长寿之人。

2、问题来了

这两道坎究竟是哪两道,换句话说究竟是哪两个年龄呢?这两个年龄分别是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就会有疑问了,这两个岁数到底哪里不好,为什么偏偏是这两个年龄呢?

3、大有来由的

之所以会是这两个时间节点,是因为这两个时间节点正好是两位圣人的享年,两位圣人分别是孔子以及孟子。由此我们便明白了,作为圣人的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如果你能比孔子的生命都久的话就说明你也是一个福寿之人。

八十四岁这个门坎也与儒家代表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人正是孔子的继承人孟子,作为孔子学说的传承者孟子在战国时期靠着自己的活跃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成为了历史上继孔子以来的另一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

孟子被后人尊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存在,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福寿能比孟子高的话,就更加说明了你是一个福寿之人,这就是俗语的由来。

4、这一句俗语科学与否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不把这两个年岁与历史人物之间相互绑定,单单拎出来讨论的话一个问题就产生在了我们的眼前,古人的俗语真的就不科学吗?

其实不然,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战争和天灾等多方面的影响,人们的寿命普遍都很低,能达到四五十岁的朝代都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一般古人的寿命在三四十岁之间,因此才会有六十不惑、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古代很少有人能活到六十岁或是七十岁的,而能影响人寿命的因素太多了,其中最致命的便是疾病因素。

5、现在

七十古来稀的情况已经不算什么稀奇事件了,所谓的长寿俩门坎的俗语在当下失去了它的作用,尽管俗语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它之上承载着的感情确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更像是一种比喻,代表着古人想要获得长寿,不论任何时代人们追求福寿、追逐幸福的想法都是值得尊重与肯定的。

如何跨过这两道坎坷,一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二就是向孔孟一样胸怀宽广,如此才能自得其乐万事如意。

6、总结

人这一生固有一死只看离开人世间的方式有何不同,更要看个人的选择,所以每个人离开人世的时间以及方式都不同。这里面更加包含着对人生的态度,生老病死是人人都必须尊重的规律,生命是公平的时间更是。

唯有学会敬重生命与自然规律,才能够再谈与命运和谐生存,或许这句俗语表现上传达的理念并不符合科学观点,但是向着更深层次探寻后便会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