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是指哪两年?怎样才能跨过

 数字人生6688 2022-09-13 发布于山东

虽然人人都向往长命百岁,甚至是长生不老,古往今来,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但事实是,没有人能够越过生死,甚至连自己死亡的时间,都没有办法选择。帝王权贵不行,平民草芥也无奈。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希望把如蜉蝣一般的生活,过洒脱精彩一些。只不过人生数十年,没有谁能够活一帆风顺和自在如意。既然人生是有限的,那么在追求人生美妙的时候,如果能延长这份快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长寿相对于长生,算是人们一个不太过分的要求。然而,寿命的影响因子何其多,又岂能自作主张?老祖宗有个俗话:“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这关键的两年,指的是哪两年呢?怎么做才能平安跨过这两道坎呢?

01人们对寿命延长的期望

其实,从某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譬如牛顿来说,都在晚年对长生不老有着无尽欲望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人类对于长寿的欲望。从古至今,关于这一话题的故事数不胜数。

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远万里派人到各处寻访,就是为了求得一个长生不老药,哪怕是长寿药也可以。神话故事中,就连寿命远长于人类的鬼神,都为了一口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打死去活来。

而各个文明中至高至伟的象征,也是长生不老。人类为何会有此追求?其实,这和我们本身的缺憾有着很大的关系。自人类集群社会生活开始,我们就以种族和家庭为单位在自然界生存。

不管是原始时期,还是如今的高度发达时代,人类永远是报团取暖。原因就是我们太过渺小和脆弱了,在外界的原始条件中,可能连一天都活不下去,我们的免疫力、体力都不适合独自生存。

尤其是在早期社会,人类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科技和卫生条件低下。仅古代的天花,就可以导致大片的人员死亡,这就是很好的例证。短命的人类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有了对于长寿的追求。

此外,古代的连年征战,光战斗减员就使得一个国家鼓励生育都无法满足,有效劳动力和战斗人员的需求。再加之其他条件,如主流文化对权力继承和延续的追求,使得这一部分人对于长寿有着疯狂的追求。他们的思想,自然会自上而下地影响到很多人。

02人上了年纪的“两道坎”

除此之外,我们的祖先对于寿命阶段的划分,也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古代中国对于男女年龄的雅称:弱冠之年、耄耋之年、及笄之年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人们对年龄的简单划分,更是人们对不同生命状态的认知。

此外,还有一句俗语“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我们先来看第一句,显然指的是,人在进入晚年之后会有两道坎。这听上去不是什么好事,预示着人们可能遭受到的祸患。

这句话的起源,是主流文化的创始人孔孟等人,“坎”与他们的年龄和成就相关。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并非显贵出身,但是他之后依然是满身才华。游说列国的孔子,真的有那么平庸吗?

其实动脑子想想,不可能有这么简单。中国的国土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庞大的,又有谁能够随随便便就“环游世界”呢?再者,孔子门生众多,生活条件自然也不会太差。舟车劳顿的他,还能活到古稀之年后,已经是奇迹了。

再来看另一个人孟子,和早期的大家一样,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因此,他走的路和孔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即便如此,这位思想家也是八十多岁高龄才去世,这在如今也是很高的年纪了。

正是因为他们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力之大,这二人的年龄,也成了我们最为重视的因素。因而七十岁和八十岁,就分别成了我们人在晚年之后,要经历的两道坎。

03两道年龄坎与人类的福寿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很好理解的,当时人们的寿命最高也就五十岁左右。然而,孔孟却能够达到七八十岁,加之这两人的影响力之大,出现这种说法,也是在情理之中。

人们开始有了“迈过得福寿”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活过七八十岁,就是“安享晚年”的境界了。毕竟,古人对于长寿本身更加追求,可能会忽略人生本身的乐趣。光是达到那一年龄,就足够他们兴奋了。

只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都达不到“得福寿”的年纪。不管是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还是压力巨大的工作,都导致大多数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血管疾病,这才是我们健康和寿命的最大杀手。

只不过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生活、医疗和卫生条件相比古代,高出很多倍的现代,依然有很多人早早去世,这才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事情。

尽管生活压力太大,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用刷视频,或者狂吃快餐来解决内心的焦虑,这对寿命的延长百害而无一利。现代人的运动量是远远不足的,甚至比不上古代的达官贵人。这样的缺憾,是无法用高营养的补品和各种食物能够弥补的。我们需要明白,寿命无论如何是有限的。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文明发展中,我们还无法找到行之有效的延长寿命的方法。

04结语

对于这句俗语,我们可以用继承的眼光去看待,其中包含的意义非常直白,也很容易理解。我们需要做的是延伸其内涵,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或许这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