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是哪两年?怎么才能跨过

 bulaolindtsg 2022-08-26 发布于辽宁

放眼望去,从古至今,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世界,无论是平民还是达官贵族,都想要获得一份长寿。

而在神话体系中,寿命几乎无穷无尽的神仙更是饱含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长寿呢?我国一直有“人老两道坎,迈过得福寿”的说法,意味着只要跨过这两道坎,就算是长寿之人,为何会有如此的说法呢,长寿过程中的两道坎分别是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

人老两道坎,迈过得福寿到说法,主要是指73岁和84岁这两个分界线。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年龄点并不具备成为长寿分界线的理由,那么古人为何会将这两个年龄节点单独拿出来呢?

对于年龄,我国一直有一个通俗的划分,那便是 而这种关于年纪的划分,正是来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

作为我国古代思想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很多人的心中是圣人的形象,在一些特殊年代,孔子在民间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皇帝。

和很多人印象中有所不同,作为思想家的孔子身体非常的壮硕,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来看,孔子孔武有力,身高达到了两米,不仅虎背熊腰,而且力量非常强。

优秀的身体素质让孔子具备了更多的能力,除了拳脚功夫和兵器外,驾车射箭更是手到擒来,据传闻,孔子甚至可以举起重达几百斤的城门,由此可见他的身体多么强壮。

身体强壮,思想优异的孔子自然也是一个长寿之人,根据记载,孔子活到了73岁,无论是放眼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长寿之人

所以,古人便把孔子的寿命节点比做长寿的第一个坎,能够活到73岁意味着能够和圣人比肩,获得福寿。

但事实上,民国以前能够活到73岁以后的人屈指可数,历朝历代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而已。

孟子

除了73岁被当作第一道寿命坎以外,84岁则是人生长寿的第二个坎。

而84岁的年龄同样来自于儒家学派,他来自于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哲学家孟子。

和孔子相比,孟子更符合传统人心目中的文人形象,他并没有孔子那么强壮,但是为人宽厚,最后活到了84岁的年纪,比孔子还要年长。

同样作为圣人,所以古人便把孟子的84岁比做长寿的第二道坎。

难道古人这样去划分长寿标准,真的是因为圣人之名吗?其实,这背后还有古代信息不发达的原因。

古人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当中,大家学习知识、了解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少年时期的学校会学习一些众所周知的知识。

例如常识,基本的语文数学知识等。其次便是在日后生活中口述和网络学习等社会传递方式,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可以让人掌握大量的知识,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每一个人的知识储备。

但是在古代,这两种方式都不具备,就拿性质和学校类似的私塾来说,虽然古代到私塾还算普及,但私塾内学习的内容大多以实用主义为主。

例如皇室成员的私塾,学习的是治国之道,富贵人家的私塾从小会传授经商之道,至于普通人,唯一学习的只能是谋生的技术,而这意味着他们有很多知识层面缺乏的系统的认知,能够上学的人依旧如此,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在古代社会当中,平民的知识储备十分有限,除了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他们能知道的只有那些传播都非常广的历史信息,这还要依赖于说书先生的口述。

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那就是信息偏差,比如居住很近的两个村子,他们在沟通的时候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信息偏差,而这种信息偏差影响的不仅仅是普通生活,还有大家共同的认知。

就拿长寿来说,究竟如何才能算作长寿呢,有的地区可以把四十岁比做长寿,例如苦寒之地,那里不仅生存环境恶劣,而且医疗资源十分匮乏,能够无病无灾活到四十岁的人非常少。

而在一些居住环境好的地方,例如成都等地,大家的年纪普遍较长,在他们那里可能活到六十岁都不能算作长寿,而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家就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来进行沟通。

这个标准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知名度,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于是大家就会拿来历史中十分出门的孔子和孟子当作长寿的标准,也就是长寿的两道坎。

能够活到与孔子同岁,那么证明你已经算是长寿之人,毕竟孔子子已经是在历史中少见的长寿之人,而能够活过孟子则更是少见。

将孔子与孟子当作长寿的两道坎,充分说明了古人的智慧,因为这两个人不仅是公认的圣人,而且传播度非常广,即使是文盲也知道这两位长寿的圣人。

不过类似的说法大概还是在唐朝之后才开始流行,在唐朝以前,大家的平均寿命并不长。

就拿汉朝来说,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以老夫字句,说明在那个时期,四十岁左右的人已经不多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平均年龄自然水涨船高,并且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更改。

在2000年以前,四十岁的人就会被称为“大爷”,但是到了现在,很多四十岁的人还会被叫作“小哥哥”,这就是时代的改变。

近些年,大家除了生活水平提高,对于身体的管理也在加强,很多人通过健身等运动方式,延缓了自己的衰老,他们虽然年纪不小,但和长寿已经完全不沾边。

例如我国的“健美常青树”杨新民老师,如今接近七十岁的他,整体状态和常人到四十岁相差无几,甚至在力量方面还碾压很多年轻人,对于他来说,长寿的两道坎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