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注

 猪王小屋 2023-01-26 发布于北京

(此篇主要言君主明察是非,屈身事民之德;设官分职,分权理事之政也。旧注皆谓此章乃言柔弱退守的处身之道,大谬也。)

[通行王弼本]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欲也。雌雄以言阴阳。雌者阴精,雄者阳气。知其雄,欲人阳气充满,即指人生命力旺盛。谿,水入川之通道。《尔雅·释水》:“水注川曰谿。” 为天下谿者,喻也,指让人体成为天地之间以窍呼吸的通道。以窍呼吸,即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吐纳之息绵长而鍾聚,气通涌泉也。欲使人生命力旺盛,必守其阴精,让人体成为天地之间以窍呼吸的通道。)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德,得也。离,散也。复,返也。婴儿,指胎息之态也。若人体成为天地之间以窍呼吸的通道,则气常得而不散,返归于胎息之状态。《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可参详。)

以上两句,言修真吐纳之道,与下文不谐,当自为一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守,视也。《释名》:“视,是也,察是非也。”式,《广韵》敬也。黑白者,是非也。白者是,黑者非也。欲其是,察其非,为天下人所敬。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 忒,《说文》更也。常德不忒,指常怀美善之心而不更改。无极,道之本也。《第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可相参。)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借为,古书“荣辱”字皆“宠辱”之皆。宠,《说文》尊居也,指居君王之位也。辱,屈也,指屈身事民也。谷,《广韵》养也。欲其享君王之位之尊荣,必屈身事民,而为天下养也。《第十三章》:“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可参详。)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德,《玉篇》惠也。足,益也。常德乃足,指常惠则民益也。朴,《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复归于朴,指民益则民不流,民返归于乡从事农业也。《尚书·盘庚》:“施实德于民。”此之谓也。)朴散则为器,(朴,凡器未成者,皆谓之樸。《说文》作檏,木素也。徐锴曰:“木曰檏。” 朴散则为器者,剖木制器而能为之用也。)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之,指“木散而为器用”的道理。为官长,指设官分职。君王设官分职而用之以治理国家也。此处以“木散而为器用”的道理说明:君王的权力必须分散,设官分职各行其事,方得治国理政之用。故大不割。(大,即一人,指君也。《二十五章》云:“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制,《说文》裁也。割通害,言患之也。故君主裁制政事而不患无人可用也。

[帛书]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溪,《韵会》牵奚切,𠀤与谿同。)为天下溪,恒德不难。(难,患也。不难,犹无患。)恒德不难,复归婴儿。知其日,守其辱,为天下浴。(日,《博雅》君象也。其义与荣(宠)同,居君王之位而有君象也。知其日,指欲有君象。浴,养也。参《第六章》“谷神不死”河上本注。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貣即貸,通忒。)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楃散则为器,(楃,《说文》木帐也。他本皆作朴。义近。)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