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中的怪模样“惠比特犬”坦克

 胡侃杂史 2023-01-26 发布于黑龙江

怪模样坦克保存于加拿大博登基地博物馆,馆方从未运行过该坦克。当时,英国愿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每辆5000英镑的价格出售这些坦克,原因是不再需要这些坦克。

故事要回到一战:1916年9月15日,英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坦克I号投入对德战斗,但英国战争部很快发现I号并不完美,它虽然能够有效地突破德军阵地但却在突破中在战线上留下很多空缺,不能做到彻底消灭敌军残余实力。在坎布雷战役中,Mk IV坦克对随行的步兵来说速度太快,但对骑兵来说速度还不够快。英国前线需要另一种新型坦克。

事实证明,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坦克。1916年12月,Mk A完成了测试,1917年2月成功通过了所有测试,6月订购了200辆,3月,第一批坦克完成了测试。很明显,他们没有立即进入军队。然后,他们花了一些时间来训练他们的乘员,简而言之,积累一定数量的完全准备好的车辆需要时间。

2周后的10月3日,I号的发明人之一威廉-特里顿(William Tritton)向英国坦克供应部提出制造一种造价更低、重量更轻、速度更快且行动更加灵活的坦克,可以像传统骑兵那样去清理I号留下的战场空缺并可用于追击残敌。11月25日英国战争部正式批准了特里顿的建议,并将该坦克的研制计划命名为“特里顿2号轻机器”或者“特里顿追猎手(Tritton Chaser)”,这实际上是个有点侮辱性的称呼,因为它被认为是给I号打下手而设计的。而特里顿则将该坦克称为“惠比特(Whippet)”,一种英国产的赛犬。

坦克有很多创新。首先,它有两个发动机,而不是一个,每个发动机都驱动它的履带。通过改变一条轨道相对于另一条轨道的转速,可以实现正常的汽车方向盘控制。但对于急转弯,可以使用制动机制。然而,吊架仍然很硬,履带链的可靠性很低,这限制了坦克的战术机动性。但它的速度是12公里/小时,装甲厚度为12毫米。由于其独特的外形,它无法突破反坦克壕沟,但这种任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第一波进攻是Mk IV坦克,屋顶上有束柴(fascines:尤指战争中加固战壕、填沟等用的),用链条捆绑的树干。他们必须把护城河填满,然后“惠比特犬”有机会冲向敌人的后方。

原型车建造于12月21日开始,并于1917年3月3日进行了测试。惠比特的表现令在场的英美军高官很是欣喜,尤其是其时速竟然达到了11.5公里,而I号的时速只有5公里。第二天在法国作战的英军总司令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就派人订购了200辆,并要求第一批在7月31日前就送到他的法国前线,也就是他谋划中第三次伊普斯战役(The 3rd Battle of Ypres,即帕斯尚代尔战役(Battle of Passchendaele)开始之日。

特里顿所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威利(Little Willie)”原本是顶部带炮塔的(不可转动),但之后发现炮塔让坦克重心太高,于是在小威利基础上研制的I号坦克就没有安装炮塔。而特里顿不死心,把小威利的设计拿出来做了一定改进就成了惠比特。

在坦克后部有一个大号的固定盒状炮塔,供乘员在其中工作。为增加动力而特别配备的双引擎则放在坦克前部,两个引擎各驱动一侧的履带。惠比特转向必须由驾驶员熟练操作两个引擎的油门和刹车,稍不留神就会熄火。而原地专项通常是让一侧的引擎停转,另一侧引擎正常工作,但在松软地面上容易导致一侧的履带脱落,这在战场上可是十分危险的。惠比特有一个独特的设计,就是在履带架体侧面为斜坡状,淤泥被履带粘带到履带架体上部并脱落后,会顺着斜坡滑向地面,不会落垂直落下而粘在履带和负重轮上。

汽油箱竟然也被放在车体前部,尽管外面有装甲但也实在是危险,在战场上油箱哪怕被单片击穿也容易打出火花造成油箱爆炸进而把坦克变成火球。而油箱容量太小而导致续航距离只有大约40英里,于是坦克乘员就习惯在车体外面挂上油桶,这就更加危险了。在坦克原型车最早安装了一个从一辆奥斯汀(Austin)装甲汽车上卸来的可转动炮塔,但后来为了简化生产工艺而取消了。

武器为4挺哈奇开斯(Hotchkiss).303口径1号(Mk. 1)机枪,车载最优秀的机枪。机枪口,位于坦克四面。但乘员只有3人,除了车长和驾驶员外,只剩下1名机枪手。打起仗来机枪手需要在坦克内跑来跑去一人操作4挺机枪。当然车长也可以在做指挥的同时临时充当机枪手,或者在增加一名机枪手。

从1917年秋到1919年3月14日,惠比特共制造了200辆。1918年3月惠比特投入战斗。当时英军刚刚在德军的春季攻势中损失惨重,全军情绪低落,惠比特的表现为提高士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据载一个惠比特坦克连曾经将德军两个步兵营全部歼灭。在4月24日,惠比特遭遇德军A7V坦克,一辆惠比特被毁。这是是世界上第二次坦克间战斗,也是参加的惠比特唯一一次的坦克间战斗。

1918年8月8日,英军第3和第6坦克营的96辆惠比特与众多IV号和V号(均为I号的改进型)坦克共同参与了导致德军惨败的亚眠战役(Battle of Amiens)。当时两个旅分别归两个骑兵师指挥,计划是坦克在前为其后的骑兵开路。但战斗一打响这个阵型就全乱套,先是慢吞吞地坦克被骑兵甩在后面,而当德军子弹炮弹飞来时,骑兵却自顾不暇地丢下坦克四处东躲西藏。尽管如此,此次骑坦协同作战的结果是突破德军防线,摧毁防线前部的炮兵阵地,将德军防御打残。当晚坦克部队集结时却发现第6坦克旅编号344的被称为“音乐盒(Music Box)”的惠比特坦克失踪了。

其实,在亚眠战役的第一天,坦克表现还是相当出色。德国军称当天为“黑日”。这辆坦克在德军后方停留了10个小时,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更不用说造成了恐慌。这辆坦克属于第6坦克营的B连。阿诺德中尉指挥着这辆坦克,另外还有两名士兵,里班斯(枪手)和卡尼(司机)。

原来是战斗打响初期当音乐盒发现几辆V号坦克和澳大利亚军地60步兵旅受到德军炮击时,就高速冲向德军炮兵阵地,先是从其前面驶过接着又绕到其后,打死30名德国兵,摧毁了炮兵阵地,但也导致自己和其它坦克走失。在接下来的长达9个小时的时间里,音乐盒孤军深入德军后方横冲直撞,摧毁了一个侦查气球、把正在宿营的的整整一个营的德军步兵打垮、重创了德第225师的一支马车运输队、还不止一次的营救了英军骑兵。最后音乐盒被德军炮弹击中起火,乘员逃出坦克,驾驶员被打死而车长和机枪手被俘。

落入德军手中的惠比特不到15辆,其中2辆仍可开动(注:也有称只有10多辆)。德军将其命名为Beautepanzer A(抢来的坦克A),但并未将其再次投入一战战场,而是送回后方做研究。但在1918年到1919年德国内部革命中,其中一辆投入战斗。德国人对惠比特的设计很是欣赏,很快就造出了自己的克隆品,而相对于原品最大的改进就是安装了带57mm炮的可转动炮塔。德国投降后,瑞典买走了克隆品并在其基础之上造出了M-21坦克。

1919年惠比特曾被运往爱尔兰用于镇压爱尔兰共和军的起义。在西方各国干预俄国内战期间,17辆惠比特随干涉军去支援俄国白军势力。有12辆被布尔什维克部队缴获,并被留用到1930年代。

一战结束后,绝大部分惠比特被当作废铁处理。经过百年之后,目前仅有5辆惠比特幸存,分别保存在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Bovington Tank Museum)、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家武装力量和军事历史博物馆(Koninklijk Museum van het Leger en de Krijgsgeschiedenis)、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登基地军事博物馆(Base Borden Military Museum)、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市陆军武器博物馆(United States Army Ordinance Museum)和南非比勒陀利亚市陆军学院。南非那台是英国派到当地执行任务的,此后就再也没能回国。

在1919年中期,日军从英国购买了6辆惠比特,并在其下属步兵及骑兵学校对其做了大量试验。骑兵军官认为这款坦克太笨重,但步兵军官则对其虽重达14吨而时速却能开到每小时13公里的能力很满意,而对其原地转向的功能印象深刻。在进行了一系列战术试验后,日军最后决定正式装备这6辆惠比特,并计划在未来十年中购买或自制一定数量的坦克,自此日军坦克部队正式诞生。而同时将坦克的职能定为步兵支援。依靠使用惠比特犬中型坦克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日军坦克部队的雏形。后来的日本豆战车虽然同欧美强国的坦克没法比,但却在东亚地区耀武扬威,很是猖狂一段时间。但是,梦想直到1942年与美军展开太平洋岛屿争夺战时才被打破。

在1920年,这些坦克在陆军步兵学校做训练之用。2辆被运到朝鲜北部,加入到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的多国部队中,而这支部队的组建目的是将溃退的沙俄白军缴械并抵御布尔什维克军队进攻。在这次行动中,日军试图实施其多年以来暗藏在心中的侵占俄国领土的野心,但在1921末多国部队被击溃,至1922年布尔什维克军队将被占领土全部收回。这是日军第一次将坦克用于军事行动,并为今后日军坦克战术发展积累了经验。在1922年装备了法制雷诺FT坦克后不久这些惠比特被当作废铁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